
老羅,想通了?
“想聽相聲的可以出去了,我們是來賣貨的。"
老羅,回來了。
4月1日晚,那個從前只願體面賺錢,做生意只為“交個朋友”的羅永浩,在抖音再次創業。
場面熱鬧,除了售罄、售罄、還是售罄:7.8萬支小米“巨能寫”中性筆秒售,4.5萬張奈雪的茶定製心意卡全部售罄,10餘萬盒信良記小龍蝦搶售一空……
3小時直播,累計觀看人數4800萬,1.1億交易額創下抖音最高帶貨紀錄。第一次直播,成績似乎還不賴。
這個夜晚,註定充滿戲劇性,製造了無數話題。

老羅也拼了。
過往曾吐槽小米“我們不做屌絲機”的他,為小米帶貨。
在直播中把極米口誤說成自己曾經的品牌堅果,鞠躬道歉:“看在禿頂的份上原諒我吧。”
有人感慨,連羅永浩這個倔強的理想主義者,都向錢低頭了。
“這個世界真的變了。”不少首次圍觀直播賣貨的網友說到。
昨夜,“淘寶一姐”薇婭與羅永浩同時直播,賣出4500萬元的火箭。
2020年中國電商史,魔幻開局。這注定是中國直播界“腥風血雨”的一夜。
直播帶貨的時代,真的來了嗎?
除了草根帶貨、網紅帶貨,一大批企業家也正在走進直播間“你方唱罷我登場”。
2019年以來,超半數的天貓店鋪開通了直播,數百位總裁、董事長直播帶貨:
馬雲和李佳琦PK賣口紅,直呼“輸慘了”。
小米雷軍每每直播,都會將那首“ARE YOU OK”的鬼畜視頻,作為自己的出場背景音樂。
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走進抖音直播間,為自家產品代言,直播1小時帶貨1000萬。
……
當這些商界最敏銳的頭腦,也開始走進直播間,我們再也不能用舊眼光“草根經濟”“網紅經濟”來看直播這件事。
它並不是疫情期間一次簡單的線上暫時性增長。
對所有人來說,這是一次“代際穿越”、是一個財富大機遇。我們可以站在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來思考這件事。
3小時1.1億,
直播帶貨的誘惑有多大?
1. 抖音6000萬簽下羅永浩,背後是一場“三國殺”
這是一塊肉眼可見的“大蛋糕”。
李佳琦上個月直播,銷售近10億元。
而薇婭5小時內幫一家零粉絲新店,砍下7000萬銷售,光提成就能在杭州買套房。
短視頻和直播用戶迫近9億,光大證券數據顯示:
2019年直播電商總規模預計4400億元。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有望衝擊萬億市場。
淘寶、快手、抖音,上演“三國殺”。
2019年,淘寶直播2500億元,快手約1500億元,而抖音直播只有400億元。
三大派系,暗地相互角力,都生怕嘴邊肥肉被奪食。
抖音這次6000萬牽手羅永浩,就是急於打造一個自己的直播帶貨標杆,做大、分食直播生態下半場的蛋糕。
2. 傳統商業以商品為核心,未來商業以人為核心
在過往,一家傳統企業,1年要做到10億銷售額,至少需要1000名員工;
一家互聯網企業,1年要做到10億銷售額,至少需要100名員工;
而一個超級個體,比如李佳琦,1年要做到10億銷售額,只需要10名員工。
可以說,未來的商業,不直播,無買賣。沒有IP屬性的產品,也將會越來越難賣。
3. 紅人效應,便宜了誰?
按老羅自己的話來說,直播帶貨就是一個大團購。
買得多就有議價權,能和廠商談一個很優惠的價格,自己也能賺廠商的品牌露出和推廣的錢。
而對於那些在直播帶貨門前猶豫的企業來說,不妨聽聽劉潤的說法:
“中國商品的平均定倍率在4倍左右,100元製造成本的商品,通常會花400元買到。也就是說,如果忽略掉中間所有渠道,直接拿貨可以拿到2.5折的商品。如果一場直播能有10萬人觀看,甚至100萬人,或者瘋狂到1000萬人觀看,這個營銷的價值就是巨大的。”
就是一句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除了幾個頭部大V,其他人做直播是不是沒戲?並非如此。
抖音2019年10月的個銷售榜顯示,粉絲0-10萬的賬號佔到達人銷售榜的21%,而10-100萬的賬號佔比最高31%。
疫情期間,線下護膚品品牌“林清軒”每天眼一睜虧損100萬,1個月虧3000萬,瀕臨破產。
但意外地走上直播帶貨後,業務反而達到去年同期145%。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羅永浩直播,
這件事與體面無關
對於老羅這次直播帶貨,褒貶不一。
有人說是史詩級的無聊場面,磕磕巴巴念PPT,令人昏昏欲睡!
還有人怒斥,作為曾經理想主義的代言人,羅永浩搞直播賺錢,是墮落,賺的是髒錢。
批評不絕於耳:
“努力賣貨的羅永浩,好像一條狗啊”
“偶像崩塌,跌落神壇,不要臉了”“為了賺錢,人可以多卑微,失望、看不起”。
但這一次羅永浩再沒有懟人,很坦然,“失望?沒有啊。做主播賺的又不是髒錢”。
在昨晚持續近3個多小時的直播中,羅永浩不停試用、試吃。作為直播新手,很多套路和要求他還沒能掌握,顯得有些笨拙。偶有失誤,實是正常。
為了賣一把剃鬚刀,羅永浩在直播中把自己留了10多年的鬍子剃了。
沒有人知道他心裡究竟是什麼感受。但刮完鬍子後,一個年輕許多的老羅出現在屏幕前,自嘲成了“精神老小夥”。
“我們這就告別昨天了,帶著清零的態度做個新人,投身這個行業。”老羅很誠懇。
說實話,那個場面有些悲壯。
曾經錘子科技的CEO,曾經在鳥巢開手機發佈會有些傲嬌的羅永浩,曾經那個只談情懷和夢想的羅永浩,在昨天那個略顯簡陋的直播間裡,似乎再也消失不見了。
看到這一幕,老羅的粉絲心裡也不是滋味,勸解“羅老師,別這樣”。
潛臺詞似乎在說:老羅,別為了還債,低聲下氣成這樣。
這個胖子還正拼著老命努力“賣藝還債”。
在錘子科技所有欠款中,有近1億元欠款由羅永浩個人擔保。本來這可與他無關,但他非說“一定要把這些錢還上”。
如此愛惜羽毛的一個人,為了想做的事,去做了不想做的事,賣起電子煙,掙起快錢。但無奈卻幹一行、倒一行,甚至被人嘲諷是“風口殺手”“行業冥燈”。
羅永浩拉下臉、放下從前身段,賺錢還債,真的像某些人說的“不體面”麼?不值得尊敬麼?
這個時常和錢過不去的胖子,這次想通了:
通往夢想的路上,既需要情懷,也需要盤纏。
一個快50歲的胖子,屢戰屢敗,但依舊沒有學會放棄,“不要難過,我還年輕,充滿無限……好吧,也沒那麼無限啦,反正還有很多很多可能性”。
所謂英雄,就是爬起來比跌倒多一次。
老羅不容易,這一次與體面無關。放下面子,努力賺錢,就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相遇即是緣分,點個關注哦!
閱讀更多 化性起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