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前提,請先選擇相信

【成】的前提,請先選擇相信

前幾日家庭聚餐,閒聊起來,媽媽對弟弟說,今年就畢業了,你要準備攢錢買房子。弟弟有點不屑,剛畢業,實習工資兩三千,房價兩三萬,靠這點工資哪能買得起房子。

我聽到這個話些許有些詫異,因為弟弟年紀雖然很小,但是卻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二十三歲的年紀,不胖,卻堅持跑步健身,沒事愛看書,對待工作也非常認真,同期實習的人裡也是最早確定轉正的。

在這種日常表現下,我以為弟弟應該是對待工作生活都非常有計劃的,存錢理財也應該有所規劃。

可能我的要求有點高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大都是放浪的。

去年的時候,我接觸到一個客戶,客戶有需求做營銷策劃的全案,可是我從來沒有談過這樣的客戶,我周圍也沒有能幫我談的人。期間所有人都放棄了,在這麼多家公司競標的前提下,我們不可能成功,在分析了現狀的情況下,我覺得我除了沒談過類似的客戶,工作經歷,公司團隊等還是有優勢的,我相信我能談成,沒有辦法,只能靠自己,為了攻下客戶,我只能天天泡書店,尋找專業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4家策劃公司競標的情況下,客戶終於拿下。

我從來沒覺得這件事我多牛逼,我只是比別人在開始的時候選擇相信,併為了相信而努力。

對於剛剛畢業說想買套房子可能顯得力不從心,但不代表不可能,我們何不制定一下目標呢,比如我三年後要買房子,我可能需要50萬,那我一年需要存17萬左右,每月需要存14000左右,每天需要存460左右,以使為終,這也能督促我們每天該如何去做,這麼制定的目標,最差三年後多多少少都會有存款。

如果我們從開始覺得買不了房子而放棄掉可能性計劃,三年後,甚至很多年後,也依然可能一無所獲。

很多時候,工作和生活是相通的,不相信的思想和不制定計劃的狀態是我們沒有可能的根源。

我曾渾渾噩噩過過很久,糾結過很久,討厭自己很久,後來我接觸到更多的企業家,我發現他們身上有光,照耀我,並影響我,然後才開始改變。我相信人總歸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才會有所醒悟。但信息爆棚的時代,更希望二十初頭的,剛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學生從懵懂固執到醒悟能早一點。我更相信,只要開始就不晚。

沒有任何人強加於你去做什麼,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只是若干年後,不要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