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不只有沙子,
大海不只是藍色。
我們相信,
風景的背後還有更多的「風景」在等著我們。

提到「以色列」三個字,你會想起什麼?
這個聽上去不算陌生的國家,仔細一想,卻發現腦中一片空白。
唯一的印象,似乎還是幾年前新聞聯播上播放的戰爭。
印象中的以色列,是動亂與暴力,
也是乾涸與貧瘠,
更是戰爭與衝突。

以色列,這個夾在亞非歐三個大洲之間的小國,
似乎從來未進入過國人的視野,
只有當戰爭爆發,
我們似乎才能從新聞中追尋到一絲它的影子。
隨後它又匆匆離開,
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
或者說,它就像一場大雨,
每次都以最猛烈的姿態宣告著自己的存在,
然後又最悄無聲息的離開。
以致於每當有人提起它,
我們腦海中閃過的便只剩戰爭與動亂了。
正是這樣一個戴著『悲劇』帽子的國家,
卻在我們所不知道的泥濘與廢墟中默默積攢著力量,
最終它們用生來的那份與眾不同,
造就了現在的與眾不同——當今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
生存環境如此惡劣,
卻飛速成為超級大國!
說起來,以色列國家成立的時間並不長,
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
1948年5月,以色列國宣佈成立。
那時,以色列只有約1.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
差不多是半個海南省那麼大,
而且其中大多數土地為荒漠,嚴重缺水!
而那時以色列的人口更是僅有80.6萬,
加上同鄰國關係不好,流血衝突不斷,
毫不誇張的說,
當時的以色列是一個實打實的落後國家!
可是,你見過永遠被壓在頑石之下的嫩芽嗎?
幾十年後的今天,
以色列以國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人口880萬,
中東最發達的國家站在了世界面前。
它的發展,
就如廢墟中孤單盛開的花朵,
耀眼而強大。
國家雖會破碎,
民族永不崩塌!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在猶太人浩蕩、悲慘的歷史中,
他們亡國近2000年,經歷了數次大遷徙,大流散,
他們慘遭奴役、驅逐和屠殺。
尤其在二戰期間,
更是有600萬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屠殺,
可最終,在2000年後,
他們又一次回到了這裡——以色列,猶太人的應許之地。
人種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統計:
無論什麼民族,一旦亡國500年,必定會被其它民族所同化,歐洲人移居美國,第二代便美國化了。中國人移居美國,到第三代就很難從他們身上聞到中國文化的氣味。
但唯獨猶太人亡國將近2000年,分散世界各地而沒被同化。
以色列人被驅逐到世界各地的兩千年,
甚至就連祖居地都被外族人佔領近兩千年,
卻仍能再次迴歸,重新立國!
在其他人看來,這幾乎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事實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這就是以色列,
一個由無數份信仰為基底構築起來的國家。
那份信仰就像拂過嫩芽的清風,
使它茁壯成長。
民族的團結,
成了這裡第一大生產力!
這樣的信仰,
讓猶太人即使遭遇了這樣的歷史也沒有屈服,
反而錘鍊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於是,你可以看到,
猶太人無論在哪裡,都時時刻刻牽掛著自己的祖國,
並盡一切可能幫助和支持自己的國家。
凡猶太人居住地都有猶太社團,
他們千方百計地設法影響所在國對以色列的政策,
其中以美國的猶太集團為最大,
對美國對以色列政策的影響也最大。
而富有的猶太人不但會回國投資,
還會大筆大筆地捐款給學校、研究機構和慈善事業。
這由千年歷史結成的痂,
卻意外的將整個猶太民族都團結了起來。
後天的團結,加上猶太人天生的智慧,
使以色列的發展如虎添翼。
現在的以色列,
信息、通訊、電子、化工等方面不但達到國際水平,
在一些高科技領域還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不過最令人震驚的,是以色列的農業。
以色列人口超800萬,而可耕地面積只有615萬畝,
平均每人只有0.72畝耕地,
而以色列人的平均水源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3。
但即使這樣,
以色列依靠自身先進的農業技術,
不僅實現了國內糧食的自給自足,
還對外出口了大量農副產品。
而實現這一切的農民,只有不到2萬人。
可以說,
沒有哪個國家的農業領域,
能取得像以色列這麼出色的成就。
如今,以色列的人均gdp已超越日本,
國民幸福指數位列全球第11位。
多難的民族,
盡情釋放千年來的憂鬱吧!
在以色列,
似乎到處都充斥著猶太人的憂鬱氣質,
那是由歷史所薰陶,
然後被時間深深的刻在骨子裡的標誌。
於是,他們把海命名成了『死海』,
他們把牆命名為了『哭牆』,
他們把路命名為了『苦路』,
就連那個歷史中被猶太人奉為聖地的古堡,
也只剩斷壁殘垣。
丨耶穌在人間的最後一段路程——苦路!
丨猶太教第一聖地——哭牆!
丨古代猶太國的象徵——馬薩達!
丨地球陸地最低點——死海!
曾經,
它也是世界『主流』!
在這個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之中,
誕生了太多太多的偉人,
他們的思想引領著一波又一波的潮流,
如哲學家馬克思,科學家愛因斯坦,哲學大師弗洛依德,政治家基辛格等等...
就連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都有30%以上是猶太人。
所以有這樣一句話:
當人們極盡攀登,登上頂峰之後,發現猶太人早已在那裡等待了。
而現在,他們仍然引領著世界的潮流。
世界第一臺手機在以色列誕生,
第一個電腦芯片由以色列因特爾公司發明,
第一個優盤在以色列發明,
第一輛電動汽車在以色列發明,
耶路撒冷甚至還是第一個全城wifi覆蓋的城市...
這些似乎都與我們印象中那個落後的以色列不盡相同。
在這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中,
有時你甚至會產生身在歐洲的錯覺,
燦爛的陽光,寬敞的街道,繁花似錦的廣場...
除了他們的服裝,這裡幾乎與『中東』二字格格不入。
也許是它從來就和我們的想象不盡相同,
戰爭與動亂也從來不是它的名字,
開放、發達與自由,才是它不為人知的樣子。
以色列,一個看似動亂,但比任何人都珍惜和平的國家;
以色列,一個沙漠覆蓋大半,但創造了農業奇蹟的國家;
以色列,一個被其他國家制約,但經濟發達的國家;
以色列,上帝應許之地,猶太人的皈依地。
如果有機會,去那裡看看吧!
你一定不會想到,
這片原本荒蕪的應許之地,
終於成為了『流奶與蜜之地』;
你也一定不會想到,
這朵沉睡了千年的沉鬱之花已經迎風綻放,
正以飄揚的姿態迎接著我們!
閱讀更多 螞蟻頭頭vlog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