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解封在即。
但回望歷史,仍然一片慌張。
在23日封城的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作為果斷提出“封城”方案的傳染學家、抗疫功臣,古稀之年的李蘭娟院士日前接受了《中國衛生》的專訪,讓我們瞭解到封城前後的那一段驚心動魄。
早在1月初,李蘭娟已經聽說武漢出現了傳染病,後來又通過其它渠道瞭解到有醫務人員感染。
作為病毒專家,她立即意識到非同小可,主動向國家衛健委申請去武漢。
1月18日,李蘭娟同鍾南山等6位高級別專家抵達武漢。
正如曾光所言,到武漢後,專家組並沒有見到省市主要領導,只有一名副市長陪同。經過追問,專家組發現,事情遠比官員傳遞的信號嚴重!
在兩天的時間裡,李蘭娟先後到收治病例較多的金銀潭醫院、武漢市CDC以及海鮮市場周邊察看。她馬上意識到:
人就是傳染源,“人傳人”已經形成!
隨後,專家組開了一個閉門會。什麼是閉門會?就是6個高級別專家關起門來的一個小型會議。
可以說,正是這個閉門會及時地改寫了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命運。
會上,李蘭娟發言時說了七句話:
第一,有醫生感染,是“人傳人”的重要標誌。
第二,春運即將開啟,必須要把疫情控制在武漢。
第三,立即增加定點接收醫院,確保應收盡收。
第四,積極開展重症救治,降低病亡率。
第五,迅速展開病毒溯源和臨床救治方法研究,科學防疫。
第六,要及時向社會通報疫情,群防群冶。
第七,應立即啟動甲類傳染病管理,堅持“不出不進”,排查和隔離所有傳染源。
閉門會還沒結束,參會的國家衛健委領導就把電話打到了北京。他們意識到,接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是生死時速。
6位專家連夜回京。20日上午8:30就到了中南海,向孫春蘭副總理進行了詳細彙報。並和鍾南山列席了當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更高領導給出了重要的決策參考。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1月20日,全國警報拉響。
但這時候的武漢,更多的人們仍然不會相信,病毒會這麼兇猛。
雖然李蘭娟建議武漢“不進不出”,但作為1500萬人口的超級輸入型城市,在傳統春節即將到來的當口,怎麼可能做到“不進不出”?
隨著春運大軍的遷徙,她最擔心事情發生了。
浙江、廣東等省市迅速成為新的疫情重災區。
此時,如果再不封城,第二個第三個武漢將接踵而來,那將是整個國家的災難!
1月22日深夜,從武漢回鄉的聚集性疫情在浙江炸開。李蘭娟立即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連夜向上彙報,建議武漢立即封城!
而且,立即,必須在除夕之前封城!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3日上午10時,武漢封城!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沒有當時高層的當機立斷,可能就不是現在這樣子。
時勢造英雄。
這那個至暗的時刻,我們錯過了李文亮,錯過了張繼先,錯過了愛芬。幸好在最關鍵的時候,我們沒有錯過:李蘭娟。
否則,封城的就不僅僅是一個武漢,
刻在墓碑上的也不僅僅只有現在這3000多人。
歷史,總是會猝不及防的給我們迎頭一擊,
也總是在一片昏暗中,給我們留下,
一束生命之光。
參考資料:《中衛專訪》:解封在即,李蘭娟首次披露武漢封城細節。作者,孫夢。特此感謝。
閱讀更多 本溪大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