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8点,杭州开始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16.8亿元消费券。
需要说明的是,杭州发放的16.8亿元消费券,其实是分两拨:
3月27日至4月2日,发放额度5亿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消费补助,剩余4.85亿元用于电子消费券发放;
4月3日-5月31日,发放剩余的11.8亿元消费券,具体办法未定。
同在长三角的南京,3月17日也刚发了一拨消费券,总计发放3.18亿元。
不过比较这两个城市,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

1、发放方式:南京摇号,杭州普发
根据南京发布消息,南京消费券总额度3.18亿元,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大类。

其中,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三类消费券,按有关要求发放;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四类电子消费券。
对的,是摇号!
3月17日第一轮摇号, 3月20日第二轮摇号,3月23日,南京完成最后一轮消费券摇号,三轮摇号总共202万人参与预约,其中67万人摇中,约1/3的人摇中。
而杭州通过支付宝发放的第一拨4.85亿元电子消费券,是总价值50元的5张10元通用消费券。
这意味着能领到杭州电子消费券的人数为970万人,根据杭州市公布的2019年常住人口数据1036万人,也就是有93.6%的“杭州人”能领到电子消费券,相当于普发。
而反观南京,拥有1031万人口的南京,仅有67万人摇到了电子消费券。摇号的发放方式还是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
当然,南京还有2.68亿元的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消费券会根据相关要求发放,杭州也还有第二拨消费券要发,他们各将以何种方式进行,我们继续关注。
2、使用范围:南京分类使用,杭州通用
发放消费券,目的是为了拉动消费,所以,消费券的额度和用法的设定,很重要。
从已发放的情况来看,申领南京电子消费券,需要在“我的南京”手机软件上注册并登录。登录后可单独申请某一类消费券,也可以同时申请餐饮、体育、图书、信息这全部四个类型消费券。
四类电子消费券,餐饮、信息消费券每笔额度100元;体育、图书消费券每笔额度50元。
餐饮类消费券覆盖南京所有可以使用移动支付的门店,满150元可用;
信息消费劵需选择指定的运营商或者苏宁,用于购买手机;
体育类消费券可到南京指定体育场馆使用;
图书类消费券需到实体书店消费满100元可用。
这四类消费券中,餐饮类消费券的申领和发放数最多,达到2000万元。
而杭州市发放的第一拨消费券,则基本属于通用券,条件为满40元可用一张10元消费券。
从这点来说,杭州发放的消费券不区分行业,通用性更强,而且额度小,便于使用。
3、消费券的刺激效应:
发放消费券,说到底,是公共财政刺激经济、拉动经济的一种举措。
通过发放消费券,实现消费,带动相应行业和市场的恢复,进而增加员工收入、扩大上游产业链产能,放大消费券“乘数效应”。
当然,这其中,消费者、商家、市场因此而建立的信心,则是无法估算的。
消费券的拉动效应如何?
公开报道,南京市3月18日至22日,全市共使用电子消费券34522张,总消费金额942.93万元,除去电子消费券抵减金额外,带动消费金额613.16万元。
也就是说,329.77万元消费券,带动了真正的消费金额613.16万元。
而杭州的第一拨消费券,因为基本属于通用模式,几乎是人均50元,满40元可用10元消费券,相当于用10元券至少可以拉动30元的消费。
具体杭州的消费券能拉动多少真正消费,我们拭目以待。
閱讀更多 顏偉傑FC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