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美國加州中區破產法院正式批准了賈躍亭的破產重組資產披露聲明和持產債務人貸款申請,這意味著賈躍亭的個人破產申請重組正式進入了投票程序,距離最終落地實施僅剩最後一步。曾經的樂視網——行業巨頭、明星公司,也終要快落下了帷幕。僅僅還在三四年前,樂視網還被譽為中國下一個互聯網巨頭的公司。從行業巨頭到騙子公司,樂視網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這讓人唏噓不已。

賈老闆和他的帝國
1973年2月,賈躍亭出生在山東省汾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的賈躍亭沒有名校的光環背景,他只考取了一個本地的大專——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習會計專業。畢業後,賈躍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縣稅務局工作,擔任網絡技術管理員。一年後,賈躍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山西垣曲縣卓越實業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的是電腦組裝、排版、打字、印刷等服務。但實際上,賈躍亭的這家公司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來源於洗煤業務,就是對優質煤炭進行下一步加工,再賣出去,賺個差價。由於那時候的商業環境很寬鬆,只要有點想法有點實力的人只要肯努力基本都能掙到一點錢。
憑藉著商業頭腦和一定的機遇,賈躍亭的買賣越做越大,這期間賈躍亭還辦過學校,賣過鋼材,開過磚窯廠、膠印廠。2001年,賈躍亭註冊了山西西伯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由於當時電信業的迅速發展,而這個行業在當時又屬於空白,所以山西西伯爾通信公司在一年內拿到了中國聯通在山西的大半的業務。此後,賈躍亭又帶領核心團隊到達北京成立了北京西伯爾通信公司,而這個公司的移動業務部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樂視網。至此,樂視網的騙局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賈躍亭
2004年11月創立了樂視網之後,當時的視頻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不多,且多為盜版起家的。商業嗅覺敏感的賈躍亭敏銳地覺察到,視頻領域的未來將是版權的時代,盜版肯定走不長遠。所以賈躍亭的樂視並沒有採取當時普遍的盜版+廣告的收益模式,而是採取了版權採買的方式。在互聯網內容盜版猖獗、正版觀念還沒深入人心的時代,樂視以極低的價格採購了各種各樣的影視內容。
根據樂視在上市時的招股書顯示:2007年,樂視採購電影、電視劇的均價為1.74萬元每部;2008年為2.68萬元每部;2009年為1.47萬元每部。相比於現在的熱門劇幾百上千萬元一部的價格,這簡直就是白給。截止2014年4月,樂視擁有電影版權2324部,電視劇版權4.31萬集。樂視在2007年至2009年的收入從3691萬元增長到1.46億元,增長295%;淨利潤從1469萬元增長到4447萬元,增長203%。
2008年後,市場開始重視互聯網視頻版權保護,版權價格一路走高,樂視的視頻版權採買制度開始起了作用。很多平臺想要購買某劇的版權,需要從樂視這裡購買。樂視掌握的版權資源此時轉化為版權分銷收入。同年,樂視網獲得深圳創新投資、匯金立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南海成長精選基金三家共計5200多萬元的投資。2010年,在資本的幫助下,樂視順利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在線視頻網站第一股,比其他元老級視頻網站優酷、土豆上市都要早。
樂視網股價走勢
在上市之後,樂視又有了新資金注入,賈躍亭又開始琢磨其他的利潤來源渠道——進軍影視界。其實早在樂視剛剛成立的時候,樂視就自制拍攝了網劇《約定》,但由於水準比較差,也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這次,賈躍亭想大幹一票。2011年4月,樂視網斥巨資購買了《甄嬛傳》的獨家網絡版權,為其帶來了至少20億的流量;2011年9月,樂視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年底,樂視影業成立;2012年,樂視又拿下了與CNTV的合作;這年年底,樂視體育也開始上線。由此,樂視的兩大主力——樂視影業和樂視體育均已經成立。憑藉著賈老闆的個人魅力,樂視體育吸引了至少十一位明星入股投資;而樂視影業則至少吸引了十九位明星的入股投資。
至此,樂視的生態開始慢慢地建立了起來:樂視的生態主要包括四大架構和五大引擎。四大架構指的是“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是一個涵蓋了整個生產鏈的完整生態;而五大引擎則包括平臺層的雲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內容層的樂視影業和樂視網,終端層的硬件及軟件服務。由樂視影業+樂視體育兩大平臺構成了平臺+內容;而“終端+應用”的載體主要是後來的樂視電視、樂視盒子等。2012年8月,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公司成立,樂視電視開始了燒錢補貼的方式,來搶佔硬件市場。
樂視生態模式
影視方面的樂視由於早年的版權採買策略,所以現在有了很多的重量級IP作品,除了獨播版權多,樂視還常常投資巨資拍攝影視作品。而硬件方面從最初的樂視盒子到樂視超級電視再到後來的樂視手機,樂視一直都採取的是燒錢策略,高配低價,憑藉著這個策略,樂視電視用戶僅僅用了三年就達到了千萬量級。樂視體育方面則拿下了中超、亞冠、英超的重磅體育賽事的轉播權。
樂視體育
此時看似風光無限的樂視,業務越做越大,賈老闆擴張的野心也越來越大,而在擴張的過程中,公司很多隱患在此時也被無限地放大。樂視在當時在業界被稱為“PPT”驅動型公司,賈老闆很喜歡提出一些新概念,或者說過於誇張的去宣傳了自己的產品,導致了樂視的最終產品遠遠達不到發佈會的效果,這有點類似於“畫餅”。在這個時期,賈老闆甚至還提出了“生態化反”、“開放的閉環”等一些莫名其妙的新名詞。但也正是這些莫名其妙的名詞,引起了市場對樂視的超高關注度。到2015年底,樂視的市值一度逼近2000億,成為了中國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第三大互聯網商業帝國。而在此時,還沒人會想到樂視風光無限的背後,其現金流正在慢慢枯竭。這個帝國正在快速崩塌。
“化反”得讓你窒息?
注:圖片均來自網絡
閱讀更多 三分鐘數碼科技資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