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摸石頭論事
要想知道i7 8700 什麼時候能到400元,我們可以看下現在400元能買到什麼型號的i7 cpu 就可以大致知道i7 8700什麼時候能到400元了。這是某寶和某魚上的cpu出售價格。
我們驚奇的發現,上市於2011年初的酷睿2代i7 2600居然還要500多元。要知道,同一年上市五六千的iphone 4s 現在價格也沒有一個當時只要2000多的i7 2600貴。
cpu 可以說是電腦配件裡最保值的一個配件了。我剛上個月在閒魚上賣了一個18年4月買的 i7 7700,1720,是回收的販子收回去的。要知道,同期一個散片7700批發報價是1820,也就是說,我這個cpu過了差不多一年,只貶值了一百。
所以,綜上所述,你要想買個400元的i7 8700,可能差不多要等十年以後,可是真的等到i7,8700到400元的時候。你會看不上它了,還會說一聲:呸,這垃圾還值四百。坑爹啊!


王土根
我這個配置啥時候3000元可以買到 沒你這個願望估計也就可以實現了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7-8700K @ 3.70GHz 六核
散熱器:貓頭鷹NH-U12S
主 板:微星 Z370-OC PRO
內 存:32 GB ( 海盜船 DDR4 3000MHz )
固態盤:三星 970 Evo Plus 500G
機械盤:希捷 2T+2T+2T
顯 卡:iGame GeForce RTX 2070 SUPER Vulcan X OC
顯示器:三星24英寸 電競遊戲曲面顯示器144hz/1ms
鍵 鼠:雷蛇 煉獄蝰蛇+薩諾狼蛛專業版
追夢每一天
i7-8700好歹也是英特爾目前的準高端CPU,售價在2000元以上,儘管核心數量比AMD的銳龍2700X要少,儘管沒有8700K的超頻功能,但是i7-8700從上市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價格變化並不大,英特爾憑藉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如果不是面對非常弱勢的局面絕對不會輕易降價的,i7-8700別說400元,即使三年後恐怕都很難降到1000元以下,希望400元買到i7-8700的話恐怕需要等幾年後的二手貨了。
首先,i7-8700的性能相比AMD的銳龍系列並不算差,雖說多核性能稍弱,但是單核性能和遊戲性能有優勢,相比銳龍CPU還多了個核芯顯卡,所以i7-8700在2000元價位仍然有不小的競爭力,只是性價比不如AMD,但是對於英特爾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說,不需要頻繁打價格戰來獲取用戶,因為英特爾的市佔率已經足夠高,需要是更高更穩定的利潤率,所以即使i7-8700不降價買的人仍然不少,更別提大量合作的OEM廠商了,英特爾根本不愁賣。
如果i7-8700快速降價的話不僅僅是影響到i7處理器,包括下面的i5 8400、i3-8100和上面的i9處理器價格都會受到影響,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英特爾雖說財大氣粗,但是因為有自家的晶圓廠和大量的員工,英特爾成本支出也很巨大,如果主打的CPU價格大幅下調的話會受到很大影響,這一點不如AMD靈活。
i7-8700能在什麼時候降到400元也要看未來CPU的發展速度,如果英特爾下一代CPU性能大幅提高的話那i7-8700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下調,當然也要看AMD未來銳龍處理器的表現,這些新品都會決定著i7-8700的價格走勢,如果還是像英特爾前幾年“擠牙膏”式的發展,那等到i7-8700降到400元真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嘟嘟聊數碼
i7 8700盒裝售價目前超過2000元,都知道現在摩爾定律逐漸放緩,CPU廠商的更新速度明顯放緩,沒有辦法保證性能翻倍。
而CPU不像是GPU,更新需求不大,所以降價速度也是慢的不行不行的,舉個例子四代i7-4790K,記得不錯應該是2013年,剛上市的時候也是2千多,現在的售價是900元左右,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按照這個推算,每年的降價幅度為200元左右,所有等到i7-8700真正達到200元的時候,估計要到十年之後了。
當然也可以按照性能和物價上漲指數來分析,想讓i7-8700降到200元,就說明這個處理器已經是老掉牙了,或者說,其性能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想讓i7降到i5的價格,那就得等到新一代的i5達到超過那款老i7的性能,英特爾擠牙膏式的性能增長,估計有得等了。所以200元的價格就意味著i7-8700到了那個時代,那時候的奔騰系列就可以輕易打敗它(假設到時候還存在這樣的產品線)。
那麼來看一下子最新的奔騰在什麼級別,最新的奔騰性能,我們以奔騰G5400為例,目前售價在500元左右,其實是遠高於200的,卻連2代i7的性能都還敢不上,而2代i7-2600K目前售價也是在500左右。
2代i7出現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十年了吧!還是沒有降到200以下,這一方面是因為性能目前還可以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存世的產品不多了,所以這價格並沒有太大的性能價值參考意義。但i7-2600K已經距現在快十年了,所以很明顯了,想讓i7-8700降到200,需要十年以上。
當然也可能更久,萬一芯片性能就停滯不前了呢?當然也可能不要,說不定又有什麼新型芯片問世,性能是幾十倍百倍的提升,到時候8700估計可憐的只能被當做收藏品了!甚至當成了電子垃圾。
瘋瓶兒
雖然問題很無聊,但還是回答一下吧。
物品的貶值程度是跟新事物的發展程度有關係的。
i7 2600發佈於2012年,現在過去了7年,二手價格大概在600左右。
貶值這麼慢,歸功於英特爾的擠牙膏。萬年4核,到2017年在競爭對手一下把8核處理器下放到桌面級平臺,英特爾才慌了,才推出了6核的8700。
但AMD在堆核路線上一路狂奔,英特爾有點跟不上節奏了。匆忙推出了8核,工藝上不去,發熱量與功耗也一路見漲,現在AMD把ipc性能也搞上來了,輪到英特爾變成追趕者了。
如果應用市場沒有大的變革。對多核優化不到位的話,大部分人4核u就夠了。
籤於工藝提升的難度,8核處理器在未來幾年應該是處於主流位置。
8700跌至600的水平大概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吧!
宜動不動
等你去了美國就不用400$
WENGS
CPU這個東西有的時候不給你漲價就已經是好的了,I7 8700目前報價塊2500了,不知道你想讓這麼一款中高端CPU降到400元的心態是一種什麼樣的想法,我們購買東西的最終目的是購買的其使用價格,其實有的時候你購買一個幾千元的CPU,其最終能夠使用其性能不到30%,剩下的時間CPU一直處於空閒狀態。因此購買合適價格的CPU才是正題。
要問I7 8700什麼時候才能降到400元,按照CPU目前的空閒率來看,如果是按照intel這種尿性的發展,即使是在過十年這款CPU也不會掉到400元,除非不排除有新的技術突破,就是未來新的技術突破之後其千元CPU性能可以吊打現在I7兩倍以上性能,估計現在I7 8700能迅速在五年之內掉到六七百元左右價格,但是按照七八年前的三代I7的性能基本都能和現在8代I5性能追平了,尤其是現在CPU的製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瓶頸,估計短時期內三五年是不會有太大突破,除非出現新材料。
回顧以往CPU發展變化來看CPU是一個比較保值的東西,不像顯卡或者是內存等硬件,因為你會發現同時期的顯卡活著內存基本上總有用完的視乎,即使是同年購買的這些硬件,隨便一個大型遊戲開個4K來個高特效管你是RTX 2080還是泰坦顯卡總有讓你性能捉急的時候,但是CPU 就不會,因此保值不保值就看其性能溢價有多少。
因此你如果想等著400元購入此款CPU的話不如你花400元購入當年的E3呢,至少放到現在還是能夠一戰的,畢竟和他搭配的主板也都很便宜的,一套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至少現在各種主流應用還是開的起來的。
程序小崔
二代i7 2600現在差不多400元,你可以查查i7 2600是那一年出廠的
清風明月220765980
至今能和現在性能跟的上的i7 2600,已經有7年多的歷史了,現在二手價格還在700上下,這和這十年英特爾擠牙膏有關,如果按照個速度下去,恐怕8700得過十年才能進入400。不過現在有了AMD的殺入,去年銳龍一代的R5 1400剛過一年就下降了很多,二手價格有的直接就達到了400級別。因此8700的跌速肯定會快於2600。
並且英特爾和AMD在未來兩年將要來一場拼核心的大戰,這將促使八代酷睿的降價,我想這個跌幅速度可能要提前一倍,關鍵是看AMD的衝擊力。只要給力,那些英特爾擠牙膏的產物,或者稍微擠了多一點的八代酷睿也會繃不住勁。
博古又通今
50年後,現在二手二代酷睿I7都1000了,八代I7全新400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