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我們看到了勇氣、擔當、責任、生死……


#1 勇氣

疫情,

兩個字,

對了,就站著,

錯了,就躺下。

而對錯之間,

最關鍵的,可能就是勇氣。

直面疫情的勇氣。

直面真相的勇氣。

直面生死的勇氣。

直面差異的勇氣。

所以,

在這期以新冠為主題的圖片時間中,

我們以中國藝術家創作的這些海報為起點。

不為別的,

因為,

它們體現了中國人的,

勇氣。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2 心聲

在準備這篇圖片時間的時候,

中國境外的新冠確診病例數字,

已經突破了驚人的 20 萬人,

而且似乎看不到增長減慢的跡象……

國外到底發生了什麼?

也許,這組國外醫護的心聲,

會告訴我們答案。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I stay at work for you,

You stay at home for us!


#3 生死

還記得羅賓·威廉姆斯嗎?

2014 年 8 月 11 日,

這個陪伴了全世界影迷無數個日子的演員,

在自己家裡,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沒人會想到,

六年之後,因為一場新冠疫情,

這個名字又重新出現在報章之中。

新冠,百態。

塞爾達·威廉姆斯,

羅賓·威廉姆斯的女兒,

同樣是一名演員。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

她必須在家隔離,

這也給了她久違的空閒時間,

讓她終於可以仔細地清理家中的物品,

結果,她找到了一張從未見過的照片,

那是父親遺留給她最寶貴的東西——

回憶。

新冠,百態。

是的,

可能那些一起開心一起難過的時光,

永遠不會再重來,

但是,如果我們能慢一點……


#4 距離

新冠會帶給人類世界什麼?

若干個答案裡面,

有一個答案是——距離。

也許,當這場疫情最終結束,

人類會再也無法將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

而這,是設計師 Michael Jantzen 展示給大家的一種未來,

有形的籠子容易去除,

無形的隔閡卻會陪伴你我一生。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新冠,百態。


#5 歷史

新冠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疫情嗎?

其實,和很多病毒相比,

新冠都只是個弟弟。

以下展示的,

是 1918 年流感大流行時的照片,

這次流感,

在 15 個月裡面幹掉了超過 5000 萬人,

甚至直接終止了一戰——

因為各國發現,

他們沒有人可以弄上前線互殺了。

新冠,百態。

這次流感,

史稱“西班牙流感”,

但科學家們後來的證據顯示,

按照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的邏輯,

它應該被稱為“美國流感”,

因為,其始發地不是西班牙,

而是美國堪薩斯。

新冠,百態。

↗↗↗ 1918年,美國加利福利亞。這張 100 年以前的照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細節,比如說,中間那位女士的口罩,只遮住了嘴巴,導致鼻孔露了出來……而最右邊那位的衣服上,貼著一張白色的標語,上面寫著:戴上口罩,否則坐牢(Waer a mask, or go to jail)——太不民主自由了。

新冠,百態。

↗↗↗ 這是一戰期間、位於法國的一家美國的營地醫院,在民主的輝光中,一排排的士兵正幸福地住院治療。當時,美國士兵和水手中有 20%-40% 的人感染。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華盛頓州街頭的警察,戴著紅十字會西雅圖分會製作的口罩。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西雅圖,戴著口罩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她們的頭巾,不知道是一種教會人員的服飾,還是為了防疫的需要。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2 月,美國加利福利亞州海軍醫院中全副武裝的軍醫。

新冠,百態。

↗↗↗ 1918 年,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讓美國堪薩斯州賴利堡附近的一家急診醫院擁擠不堪。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0 月,紐約,一名女性打字員於戴著口罩工作。由於流感的大爆發,當時幾乎所有工人都戴上了紗布口罩。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舊金山的一場法庭審判,改在了戶外進行。不過,看上去大家都沒有佩戴口罩。

新冠,百態。

↗↗↗ 舊金山的一座教堂前面,無數的信眾正聚集在一起,祈禱。類似的事情,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也時有發生。

新冠,百態。

↗↗↗ 在 1918 年的這次流感大流行中,許多學校也被關閉。圖為一名美國學生展示她為海外兒童製作的愛心玩具。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2月,美國陸軍第 39 軍團戴著口罩行軍。他們正開往法國。

新冠,百態。

↗↗↗ 日本的女性也戴上了口罩。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1 月,一名小女孩站在床邊,似乎正在哭泣。床上躺著的是她的姐姐,已感染流感。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0 月,紅十字會的救援車輛和工作人員。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0 月,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布魯克萊恩,當地建立了應急的急診醫院,用於收治流感病例。

新冠,百態。

↗↗↗ 1918 年,因為醫院已人滿為患,一些處於康復期的流感病患,被集中收治在美國陸軍位於阿肯色州的野戰醫院。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1 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沃爾特·裡德醫院,一名護士正在對流感病房裡的病人進行查房。

新冠,百態。

↗↗↗ 1918 年,一名電話接線員戴著以今日的眼光而言造型十分奇特的某種紗布防護物。

新冠,百態。

↗↗↗ 法國,羅亞特,美國陸軍第 30 醫院,恢復期中的士兵戴著口罩集體觀影。

新冠,百態。

↗↗↗ 1918 年 12 月,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美國士兵正被施用某種喉嚨防護藥劑,以預防流感。

新冠,百態。

↗↗↗ 1918 年 9 月,美國新澤西州的迪克斯營地,士兵正用鹽水漱口,以“預防”流感。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奧克蘭市政廳被改造為臨時醫院,收治流感患者。

新冠,百態。

↗↗↗ 美國緬因州的一個流感集中治療點,病患正在進行“新鮮空氣療法”——大概就是走出房間呼吸新鮮空氣吧……當時,美國也修建了很多類似的隔離點,病患被要求一直待在裡面,直到痊癒。

新冠,百態。

↗↗↗ 法蘭德斯前線附近,英國紅十字會的護士們戴著防毒面具。當然,這些面具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抵抗德國的毒氣襲擊,至於當時人們是否意識到了這種面具對流感病毒同樣具有(甚至效果更佳)防護力,就資料有限無法確認了。而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有不少人就跳過了口罩的購買,直接將目標放在了防毒面具上。

新冠,百態。

↗↗↗ 1918 年,戴著防毒面具的美國護士穿過一條戰壕。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馬薩諸塞州,醫生和護士們正在治療病患。

新冠,百態。

↗↗↗ 1918 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紅十字會的護士正在搬運一名一名患者。突然覺得,這些歷史照片中紅十字會的出鏡率非常高,裡面很多都是在直接參與救治,但百年之後,紅十字會似乎變成了一家物資管理公司。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

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黑格爾

又是一個星期一,

希望每個中國人都活得精彩,

並祝願特朗普先生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