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影視劇,一看到軍閥就是脾氣暴躁、大老粗毫無文化修養,還有就是的軍閥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讓我們聯想到歷史上的軍閥真的像電視劇那樣沒有半點文化嗎?

其實,沒文化的軍閥是有的,但畢竟很少
軍閥不可能跟真正的知識分子比吧,就算他們當中最沒有文化的幾個比起普通人簡直就是太有文化了,比如人們常說的狗肉將軍張宗昌,人送外號“三不知將軍”,張宗昌是民國時期特別有名的一個軍閥之一,人們給他起得外號除了“三不知”,還有太很多外號,如“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等。
很多人認為張宗昌是“沒文化、真可怕”,可是張宗昌真的像大家認為的沒有文化嗎?人們常稱其為“三不知將軍”,以為“三不知”是什麼都不知道,估計很多也是從這個誤解了張宗昌沒文化、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軍閥!

其實,“三不知將軍”的外號只不過和張宗昌的個性很符合,並不代表他真的不知道,如: 第一他不知道自己多少人槍,那是因為在當時,張宗昌實力正旺,各省的人和土匪都想去投奔他,人數數量全憑他們自己亂報的,很多人為了佔便宜,所以把自己帶來投奔的隊伍報大。依照張宗昌的個性,他們來多少收多少,報多少人數就記多少,一時不知道自己的人槍也很正常。
二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張宗昌身邊本來就有很多小老婆,逛窯子、在街上遇上喜歡就拉回家做小老婆,而且還有日本、俄國等好幾個國家的,走到哪帶到哪。民國的軍閥有好多小老婆的不止張宗昌,所以不能明確知道自己多少小老婆的軍閥也不止張宗昌一個;像張宗昌這種又是大軍閥又是大淫棍,他怎麼會在意自己的老婆有多少?可謂見一個愛一個,根本數不過來,沒帶回家的、離開的、死了的…,換做我是張我也懶得去記!
三是不知道自己的錢有多少,張宗昌主政的省,各種剋扣、搜刮民脂民膏外,還有就是自己也和姦商勾結做生意(走私)、販毒,都是一些不見得光的錢財,所以張宗昌對於的自己的錢財有多少沒個概念,一般都是有得花就大花,花完了再以同樣的方式去“索取”(估計他家的錢書都數不過來,所以不用擔心能花完)!
由此可見,張宗昌的“三不知”,是在他統治下的民眾針對他的所做所為給他起的外號。
張宗昌有趣的打油詩,也許這就是他獨特的個性文化
(一)改寫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
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二)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皇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三)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幹,
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小混蛋,
全都混你媽的蛋。
(四)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五)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鐮,好像玉皇要抽菸。
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鐮?
(六)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蛤蟆叫,咕兒呱,
咕兒呱咕兒呱咕兒呱,
一戳一蹦達。
上面就是張宗昌寫所有“詩”其中的幾首,大家覺得怎麼樣?雖然不像真正的文人寫得那樣有詩意、也沒有詩的押韻等,所以人們稱之為“打油詩”。
一個軍閥能寫出這樣的“詩”已經算是很有文化了,要是真正的文人墨客寫成這樣可能會被說辱沒文壇,軍閥畢竟和文人不是一個平臺上的。所以說,張宗昌能寫出這樣的打油詩,至少比普通人和很多軍閥都都有文化了,如第一首改寫大風歌,這首是張本人言志的,吞扶桑就是他所想的大志向,雖然這的狂妄加庸俗了點,但是還是有點文化的。
張宗昌的“詩”挺有風趣的,它體現了一個軍閥的個性和脾性,軍閥始終不可能和文人一樣柔柔弱弱的,軍閥是有剛烈的性格的,凡是軍人都應該有剛強的性格,不可能文人一樣儒雅,當然歷史也會有一些儒將,但是很少呀!張宗昌的“詩”,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說,寫的很爺們,很剛烈,又風趣,相信論“詩”不論人還是會有很多人喜歡的吧!
閱讀更多 羅蕭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