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研究院公眾號的小瓶子活動中,關於復工的快樂源泉,很多朋友都點爆了
「點品質外賣」的小瓶子。
一個多月以來,研究媛在家獨居、獨自下廚、獨自吃飯……「外賣!外賣!疫情緩和後,我想吃好品質的外賣!」天知道,這句話在研究媛心中響起了多少次!!!

社會整體復工,外賣也隨之逐漸復甦,成了忙裡忙外沒空做飯的白領的重要飲食來源。
而疫情期間,外賣安全衛生與否,成了外賣消費者尤其關注的問題。一時之間,「無接觸配送」「安心卡」變成外賣平臺與餐飲品牌一口一個的廣告熱詞。
一次疫情,讓「無接觸」三個字搖身一變,成為外賣的最強安全背書。減少人員接觸,保證外賣全程經手人的體溫正常、身體健康,就給外賣的品質打了一半的包票。
然而,在疫情緩和、大家敢嘗試點外賣的此刻,您是否還記得,除了配送過程,外賣本身的品質問題也曾在社會新聞上一次次「炸鍋」?
央視曾經報道過一則新聞,蘇州一位外賣員看不下去一家店的髒亂差,舉報了店家。
一直以來,對於消費者而言,外賣未知的用料、未知的環境、未知的加工過程所蘊含的危機,從未有完美的應對方式。
亦舒說:「吃飽之後,天大的問題都容易解決,看出去,世界不一樣。」可是,如果外賣本身品質差,吃飽,真的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問題嗎?
無奈的是,以白領和學生為代表的消費群體,即便知道外賣有許多隱藏問題,卻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依賴它。如何選擇品質外賣,成為外賣消費者務必關注的重要問題。
現今,疫情雖緩未過,堂食生意蕭條,企業不得不將目光更多地轉向外賣平臺。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品牌連鎖,甚至是高端品牌餐廳、星級酒店集團等,紛紛選擇上線外賣。
例如,140歲的陶陶居,一直以來堅持只做堂食,卻也在這次疫情期間,開啟了外賣的大門。
在這個以外賣作為主戰場的特殊時期,眾多外賣選擇中,消費者怎樣才能挑選到真正的品質外賣呢?於你而言,品質外賣又是什麼樣的?歡迎填寫調查問卷,助我們為您發現品質外賣!(問卷截至2020年3月25日)
閱讀更多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