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不知道您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市面上的共享单车越少越少了,找单车使用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官方解释:①共享单车会进行了潮汐性调度;②部分共享单车会进行维修。但更多的新闻报道:共享单车因为人为破坏或者使用者停放问题被城市治理者送向了坟场。总之,共享单车的数量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一、进入2018年,共享单车理性了

截止2017年年底,已经有几十家投资机构在共享单车行业投入数百亿人民币,曾在市面上出现过共享单车品牌近五十家。现在还在市面上运营的品牌只有摩拜、ofo小黄车和哈罗单车三个品牌了,摩拜和ofo是因为布局早、投放多,哈罗是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而三个品牌活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抱上了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大腿,获得了充分的资金支持。

消费者选择共享单车的主要因素是:①手机里安装了哪款APP或小程序;②那个品牌距离我的使用场景近;而那些主打骑行舒服、免押金骑行、免费骑行几次的品牌,纯粹是营销的噱头,这并不是消费者选择共享单车的主要原因。

2017年,大部分共享单车都倒闭了,只是有些公开倒闭、有些默默死去,有些因为押金问题、股权问题等走向了司法程序。这就不得不产生一个问题,倒闭的共享单车,单车去哪了呢?回收了还是变卖了?相信更多的是成为了城市垃圾,走向了坟场。

进入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由疯狂投放单车全部转向精细化运营。最根本的是资方不在大笔投钱,单车企业不得不走向节流的道路。反观资本机构,在盈利摇摇无期、收入模式不明确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最后的结局是哈罗和ofo小黄车被阿里系接手,摩拜被腾讯系的美团托盘。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1】2018年4月4日,美团以37亿美金全资收购摩拜。很多人觉得这是摩拜在共享单车行业竞争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摩拜卖身,挪用的押金是一巨大风险,每月亏损数亿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卖身美团,只不过是资本把巨额亏损的包袱甩给了美团,这是摩拜之幸,却是美团之殇。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2】2018年3月5日,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以共享单车资产为质押物,获取阿里共计17.7亿元借款。而ofo靠拢阿里,也是其为数不多的选择。而这距离其上一次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已经过去了8个月,基于行业和管理团队的原因,ofo的融资能力大不如从前。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3】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3.5美元亿元的融资,阿里系成哈罗单车最大股东。2018年4月13日,哈罗单车完成了新一轮7亿美金融资,蚂蚁金服和复星领投。

因此,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并且已经由快速抢夺用户和市场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注重盈利的主要阶段,谁能做好线下资产管理(单车的运营、维修)将会成为行业最后的赢家。

二、 反思共享单车行业,一直没有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在共享单车行业发展之初,人们可以预料的收入方式有三种:①日常运营的租金收入;②广告收入(车身广告已经明确被禁止、APP内置广告一直在摸索);③数据衍生出来增值服务(并未完全开发)。

行业事实已经证明,共享单车行业是无法依靠自身行业收入完成循环造血,必须与其他行业协同,才能完成更好的发展。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1】美团收购摩拜,只是资本风险的转移

美团收购摩拜,解决了短途出行的问题,更可以借助摩拜手中的大数据来完善美团对出行市场的布局,毕竟美团已经在很多城市布局打车业务。美团也从希望从已有的LBS业务中将出行服务完整地融入日常生活,并提供完整的出行解决方案,长途的可以使用美团打车,短途的则可以直接调用摩拜单车。

在小编看来,摩拜确实能弥补美团的出行布局,完善美团的业务生态,提高美团的上市估值,但在实际业务中,摩拜很难与美团现有的业务产生化学反应。如同前面所讲,这只是其他资本方把巨额亏所的包袱甩给了美团,是美团之殇。

美团,核心业务打造O2O的全业务体系,主要核心业务是外卖、旅行、生活服务、猫眼电影、休闲服务及刚起步的美团打车等。摩拜与其现有的业务融合场景是可以想象的:①美团打车之后免费骑车;②免费骑车看电影;③用美团旅行免费骑车;④美团配送员免费骑车……

与美团现有的业务融合:①美团一直是平台服务,轻资产运营,而共享单车是重资产模式;②摩拜单车是一个低附加值服务,只能去附加于其他业务,而不能带动其他业务;③摩拜单车是一个价值输出方,需要美团其他业务来弥补单车业务,对美团是方便了消费者、恶心了自己,但对消费者是否真的方便了,还有待时间检验;④对于出行业务,美团是后来者,在现有出行生态中能否依靠打车+单车的数据去变现,值得担忧;⑤如果摩拜无法融入美团,为了上市,不排除会把摩拜甩给腾讯的可能性。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2】未来,共享单车数据必须融入AT

如前面所讲,共享单车依靠自身健康发展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但是,其短途出行的数据是一笔很大的资产,这也是阿里和腾讯两大帝国所缺少的数据。并且,共享单车的数据是具有实名制的,与两大帝国本身的数据是可以实现精准匹配的。因此,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如何,与共享单车对两大帝国的作用密不可分。

三、政府,是时候接手共享单车了

在2017年11月的文章《共享单车陆续倒闭,ofo摩拜能否幸免》中,小编曾经设想过,未来共享单车最健康的模式就是政府负责投放、共享单车企业负责运营。当然,那时的共享单车企业还处在一个增长的阶段,泡沫相对较大。而此时此刻,共享单车其实在走下坡路,是政府接盘的最好时候:

【1】共享单车可以看做城市一种基础设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即提高了城市的通勤效率、方便了市民出行,也是响应国家绿色出行号召的一种举措,在行业无法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应该由政府买单,因为政府的投入来自税收、税收来自城市居民,也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方便市民的重要举措。

【2】单车的所有权归属当地政府,租金收入归属政府,共享单车企业负责运营,政府对运营企业进行考核,指标包括单车留存率、单车使用效率、调度率等,根据考核指标,政府向企业支付运营费用,可以从租金中扣除,也可以进行适当运营补贴,具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

【3】共享单车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既然无法模仿公共自行车建立实体围栏,但是可以利用NB-IOT建立电子围栏,这就需要政府、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建立。肯定是离不开政府一环,因为需要他来设定停放区域和停放方式。也肯定离不开政府的基础性投入。

【4】在某些城市,与共享单车相比,政府的公共服务自行车建设成本高、市民使用率低等弊端,如果能把共享单车收归政府,那就可以探索在共享单车基础上建立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5】在与摩拜、ofo小黄车的跑马圈地中,哈罗单车避开锋芒,转入二线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短期内对小城市进行饱和性投放,当地正式给予补贴,这即方便了市民出行,也避免单车城市城市垃圾。这也是哈罗单车能从共享单车混战中生存下来的很大原因。也就是说,政府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补贴是有先例的。

写在后面的话:

政府,接手共享单车是时机到了

从大市场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共享单车的整体数量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整个行业也已经在走下坡路。摩拜、ofo小黄车、哈罗三大品牌,虽然背靠阿里喜和腾讯讯两大帝国,两个帝国也是在积极寻找共享单车与自身生态的业务融合,如果融合不利,两大帝国肯定会放弃共享单车业务,国内再无其他企业可以接手,共享单车行业只能自生自灭了。

如果哪一天,共享单车行业倒闭了,那墓志铭一定是:我曾轰轰烈烈来到过世间,赢得了民心,输给了商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