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瑞虎,我的印象基本還停留在後備胎罩上掛個最便宜的金屬鎖
不過這次來參加全新一代瑞虎8的試駕會,找遍全車我並沒有看到那把鎖,好吧,該重新認識下老朋友了

網上找到的這張圖,這個密碼鎖算是很高級的了
對於上一代瑞虎8,江湖上的批評更多一些
比如全系沒有LED大燈

上圖為2018款車型
1.5T發動機,147馬力,很肉
作為全新換代的旗艦車型,同時又是自主品牌10萬級SUV的一員,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大家好好聊聊這款車
稍微站遠點看,好像並沒有發現外觀相比老款有什麼變化
走近一看,才發現其中的變化
“小短槓”堆積的中網
往下是雷達探頭,支持全速段(0-150km/h)L2級別輔助駕駛,包括ACC,主動剎車等功能
老款是點陣式的(上圖為2018款車型)
有了LED大燈,現在還沒有LED大燈的車都是耍流氓[狗頭]
四點式日間行車燈,辨識度很高
側面變化就不大了
尾部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一些線條上,相比老款看起來會更“硬派”一些,不再那麼圓潤
同時老款上雙邊雙出排氣裝飾,新款上已經變為真雙邊雙出
假·貫穿式尾燈,中間車標處是斷開的
這臺車支持三種解鎖方式,傳統鑰匙,手環以及智雲互聯APP
打開後尾門的方式有多種,APP控制,鑰匙控制,按鍵控制
除此之外,在高配車型上會有“腳踢”感應後背廂
還有一種感應方法:在牌照框附近有一個低頻天線,當你攜帶手環或車鑰匙走近後背廂時,不方便使用“腳踢”的時候,天線會自動感應,大概4秒左右,轉向燈會閃爍,人往後退一步,後尾門會自動打開,也算是一種新方式,不過很遺憾,今天的試裝車沒有體驗到,期待新功能的實用性
難怪沒找到那把鎖,瑞虎8都是底掛式備胎…
內飾變化是一大亮點,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換為平底方向盤,上下+前後可調節
頂配12.3英寸液晶儀表盤,會自動識別部分路牌限速標識
ACC車距提示
10.25英寸中控多媒體屏幕,支持CarPlay、CarLife手機互聯
全景倒車影像很好用,分辨率1920×720
中控下方是全車看起來最有“科技感”的地方了
全新的空調控制觸摸面板以及電子擋把,旁邊是無線充電,但是識別iPhone X比較慢
中控下方做了“掏空”處理,現在也是一種潮流了
中央扶手箱空間不算太大,杯架蓋板可以取出來
內置出風口,變成“冰箱”了
全景天窗,但面積不大,後排幾乎感受不到星空了
身高:177cm 體重:66kg
後排空間優勢比較明顯,靠背支持多角度可調,地臺接近全平
瑞虎8有3種座椅佈局,2+3、2+2+2、2+3+2,我們沒有看到6座和7座版
但注意到一點,第三排三角窗很小,坐在第三排應該會有壓迫感(空間就不雲評價了)
5座版後背廂空間,參考這把雨傘,還是不錯的
縱深空間參考
後排座椅可以放平,這個細節其實挺重要的
有臺試駕車,車內放了氣墊,同樣深得我心,哈哈,這就添置一套去
由於是底掛式備胎,後背廂蓋板下的空間就省出來了,有儲物格和隨車工具,置物簾也可以完全收置在蓋板下
強迫症看了表示很舒服
自主研發的1.6T**I發動機,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牛米,絕對動力是足夠了
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低速頓挫還是有的,我沒有開過老款瑞虎8,據開過老款的媒體朋友說,綜合表現進步確實很大
瑞虎8依舊只有兩個駕駛模式ECO和Sport,沒有普通模式,但是兩種駕駛模式都經過“特調”,也就是適用範圍更寬泛,涵蓋了普通模式
缺點:即使是在Sport模式,起步比較慢,渦輪介入動力來得會稍顯突兀
舒適性方面,過減速帶會感覺比較硬,避震回彈很快,高速經過橋樑伸縮縫,會有多餘的彈跳
固鉑EVOLUTION CTT輪胎,一款注重舒適性的輪胎,市場價一條500元左右
對於一臺自主品牌10萬+級別的SUV,瑞虎8的競爭力是可以看到的
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和工程師聊過了,希望在最後的量產車上會有所改善
同時全新瑞虎8進一步降低目標受眾人群年齡,在三四線城市還是有市場的
預售價11.99-14.99萬元,最終上市應該會低一些,加上未來終端肯定會有一定的優惠幅度,可以考慮了
閱讀更多 逗斗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