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都是慢性病,不能根治吗?

心血管王医生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根源原因在于对“根治”的理解。

永不复发的根治,只存在于想象当中!

根治的概念是从根本诱因出发,达到一劳永逸的远离疾病。

但心脏类疾病的诱因非常多,其中有些是无法改变逆转的,这也就意味着根治永远不可能实现。

从古至今长生不老一直是无数人的梦想,为之努力的人绝不在少数,但尽管人类平均生命得到了延长,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依然遥不可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部脏器的老化才是一切根本,这种功能的下降是自然规律,我们最多只能进行推迟却无法避免和逆转。

心脏病的诱因中就有着高龄这一因素,且不谈所占比重,但可以肯定是年纪越大的人,动脉血管的老化(硬化)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脏病的几率也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任何人都可能患有心脏病,想完全远离心脏病,那么你必须杜绝一切诱因,其中就包括永不衰老。

还有一种根治,叫做“症状的消失”。

这就是很多医生常用的治疗:既然无法祛除病情,那么就通过各种办法,缓解患者的症状、推迟疾病的发展速度,达到一种治标的目的。

本来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措施,但却无法长期进行,它只能作为一种循环的应对,前期通过药物进行初期控制,随着狭窄程度的加剧,患者会因为心肌缺血的日益严重,而使得症状加剧,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也就是根据自身狭窄程度、位置选择外科搭桥或内科支架,暂时恢复心肌血供,但这种正常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加重狭窄,进行二次、三次介入治疗。

不能根治,但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对因治疗,恢复心肌血供,远离心脏支架!

对症下药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而治病也应对因治疗。

作为众多心脏的诱因之一,脊柱病变近些年随着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化而越发重要,患者的责任病灶会压迫到神经,导致神经的持续紊乱,影响影响血管的血供循环,一旦痉挛程度过重,不仅仅会造成心肌缺血,更可能损伤心脏正常功能,出现心衰危及生命。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年前我们医院和三院一起踢球玩,正在比赛的时候,魏医生突然觉得心慌心悸厉害,赶紧蹲下来。

魏医生是急诊外科医生,平时主要是缝合伤口,处理伤口,做做小手术等等;平时我们踢球受伤,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给我们处理一下(虽然简单初步伤口处理,我们都会,但魏子很热心),可是今天魏医生突然心跳难受,赶紧喊我。我一抹脉搏,心率特别快,足有200次/分。

我赶紧叫人开车,我们准备回医院,因为心率200次,没有做心电图,谁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何况就算知道什么情况也没有药物治疗。

我们等车的时候,我告诉他憋着气,别呼吸试试看,能憋多久憋多久;差不多一分钟,魏子说:哎!好了!好了!

我一摸脉搏70次,拿肯定是恢复,我说:估计是室上速,也不着急回医院,但今天你就别踢球了,我们让他坐着球场边看着。我告诉他估计是室上速,回头做个手术就没事了。

后来有一次在医院上班的时候,魏医生又发生心率200次,赶紧一做心电图确实是室上速。我们给他做了射频手术,从此根治了,以后该踢球继续踢球。

并不是心脏病都必须终生吃药,只是一部分心脏病需要终生吃药,另一部分不需要,今天我们就趁机聊一聊哪些心脏病不用终生吃药,哪些心脏病需要终生吃药。

王医生不止一次说过,心脏就是一所房子,包括:水管就是心血管,电路就是心脏的跳动,结构门窗就是心脏的瓣膜和功能。

第一、心脏血管问题(水管)

心脏血管出现狭窄,当血管狭窄大于50%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冠脉严重狭窄,无症状冠心病,甚至相关的心血管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无法控制的高脂血症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长期终生服药。因为血管内垃圾,一方面我们无法清楚干净,一方面这些垃圾还在不断产生。只有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正规的药物才能预防垃圾加重,预防这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预防心梗。

也就是管道出现问题,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长期服药!

第二、心律失常(电路)

心律失常很复杂,我们简单分为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根据病情,需要起搏器治疗,这种慢性心律失常,装完起搏器,不需要长期服药,只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即可,一般8年左右。比如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等心脏病。

快速心律失常,如果能够根据病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手术成功后也不需要长期吃药。比如房速、室速、频发早搏、窦速、预激综合征,还有上面魏医生那种室上速等等心脏病。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心律失常本身又分很多疾病,如果通过去除心律失常的病因,心律失常根治了,那么自然不需要终生吃药。如果形成心律失常的原因无法根治,而心律失常本身也有潜在的风险,控制心律失常对患者能够带来获益,那么可能需要长期吃药。

第三、瓣膜病或心肌病(门窗或墙壁)

对于瓣膜病或心肌疾病,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先天性发现早,比如天生的房缺、室缺尽早手术,无需继续吃药。

后天性因为原发病导致,原发病本身需要吃药,或已经引起心衰,就需要终生吃药。还有退行性病变,如果不影响心功能,那自然也不用吃药。比如,好多老人去查体,心脏彩超发现二尖瓣、三尖瓣轻度问题,自然不需要因为这个长期服药。

心血管狭窄疾病,也就是冠心病需要长期吃药!

心跳问题,大部分也能根治,无需长期吃药!

心脏瓣膜或心肌问题,先天性可以通过手术早期治疗,术后就跟正常人一样,以后也无需吃药;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导致了心脏结构变化,甚至心衰都得长期吃药!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需要终生服药!


心血管王医生


心脏病都是慢性病,不能根治吗?

心脏病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又包括获得性心脏病,比如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等等。

比如说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心肌病均属于慢性病,其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很难去除病因,但是治疗得当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可以的到很好的控制的,而心肌病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

许多先心病、风心病可通过外科手术去除病因、达到根治的目的;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肌炎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甚至外科手术等手段达到根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脏病虽大部分属于慢性病,但是相当一部分心脏病可以通过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


高波涛


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形成的心脏病,而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可以通过手术治愈(像房间隔缺损),而后天性心脏病得看疾病发现的早晚,疾病的早期可以通过生活饮食干预、运动、口服药物好转甚至治愈,但是如果发现过晚(出现明显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就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蜗牛儿爱吃肉


心脏病目前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冠心病中又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居多。

1. 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远处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供应,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绞痛,对于这种疾病,可以治疗,比如介入,把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开,可以做到长期缓解、长期控制的状态,如果不注意的话还可能引起血管再次狭窄而复发,所以能不能根治,与治疗方式、后期的控制有很大关系。

2. 心肌梗死,心肌死掉一块,严重者可以致命,所以需要在患者还是心绞痛的时候进行有效治疗,避免发展成为心肌梗死,一旦心肌梗死想治愈是很难的。后期存活患者,心功能多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高校医学教师


不只是心脏病,其实所有的慢性病目前都是难以根治的,要不为什么让你与病为伍?难根治,不等于不治。药物治,食物调,与病和平相处下去,让它逐步减轻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