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藝術造詣高超,奈何生在帝王家
陳後主除了在格律詩的發展上不斷創新和突破,而且在音樂上也貢獻不菲,南北朝時期,南朝詩歌流行纖柔綺麗的“清商樂”,陳後主命樂工譜寫了大量新曲,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臨春樂》、《堂堂》等,對音樂樂曲的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然而可惜的是,如今在陳後主被保留下來能被世人所知的樂府新聲作品裡,只有一首《玉樹後庭花》。
而最著名的當屬《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抒發了對故國的懷念,直抒胸臆,含淚滴血,用情至深,極富藝術感染力。這也成了李後主的絕命詞,“宋太宗聞之怒,故有賜牽機藥之事。”
李後主才華橫溢,心懷故土,以至於被宋太宗鴆殺,令人唏噓不已。
然而,一百多年後,大宋朝的子孫也將面臨著同樣的遭遇,而且更為屈辱悽慘,那就是宋徽宗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