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武器為啥越來越“受寵”於發展中國家?
近年來,中國武器裝備尤其是海軍武器裝備越來越受到發展中國家國家歡迎與好評。特別是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外貿武器繼續在國際市場上斬獲不少訂單,雖然總體份額仍不及美俄,但由於性價比高等原因,許多國家客戶評價與反饋非常不錯。
在這些買家中,既有許多老客戶,也有許多新面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回頭客”,而孟加拉國就可絕對稱得上是購買中國海軍武器的“資深鐵粉”。從1989年以來的30多年間,孟國海軍先後向中國海軍購買過4款中國護衛艦:例如,1989年中國向孟加拉國海軍出口053H1型護衛艦,被孟加拉國命名為“奧斯曼”號(2008年的時候,中國還為這艘老艦進行了現代化升級,其中包括將其較老舊的艦載反艦導彈換成更加先進的C-802)。2014年孟加拉國海軍又購買中國海軍退役的兩艘053H2型護衛艦(改型艦艦長103米,艦寬10.8米,滿載排水量2100噸,最大航速26節)。2019年12月,中國海軍與孟加拉國海軍又成功簽署了兩艘053H3型護衛艦的交付合同。053H3型艦是中國海軍第二代配備防空導彈的護衛艦,整體性能達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同類護衛艦的技術水平。2019年4月,孟加拉國海軍再度從中國接收到的兩艘056護衛艦(孟加拉國海軍稱其C13B型導彈護衛艦)。

孟加拉國C-13B護衛艦
不僅孟加拉國向中國購買現役與退役的戰艦,而且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等國也都是購買中國現役與退役的戰艦和其他武器的“常客”和“回頭客”。在當今世界軍貿市場上,美國、俄羅斯儘管依然穩坐武器裝備出口貿易的前兩把交椅,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武器包括海軍武器出口的份額和技術含量已在日漸增加,中國製造裝備越買越高端,在發展中國家的口碑越來越好。簡單總結一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性價比高。性價比高是發展中國家對我艦艇與武器最為看重的一項要求;以往中國出售的艦艇服役年限較長,且技術含量也不算高,因此雖然價格不高,可性價比也不高。但這些年中國出售的艦艇不僅服役年限相對越來越“年輕”,而且高技術含量也在明顯增加。如2019年我國向孟加拉國出售的C-13B輕型護衛艦與我海軍現役的056護衛艦的性能接近,配備了一門76毫米艦炮、2門30毫米副炮、兩座雙聯裝C-802A型反艦導彈,以及一座8單元的FL-3000艦空導彈;不僅單艦作戰能力強大,而且其良好的隱身性、機動性,總體性能均接近世界同級艦的先進水平。我國艦艇外售價格通常只有美國等西方艦艇售價1/4—1/5。從發展來看,性價比高始終是我國軍工外貿出售的一個優勢,這一優勢將會越來越強。
二是針對不同國家採用不同的定製。例如對於體量較小的緬甸海軍來說,中國為其量身定製了“江喜陀”級護衛艦,該級艦根據緬甸提供的經費,整合了中國的雷達與光電對抗系統、伊朗艦炮、俄羅斯輕型防空導彈及印度聲納系統,組合成為一款戰技術性能相當不錯的隱身護衛艦。對於體量較大的馬來西亞海軍,不僅只解決和滿足其對於一款海軍戰艦及武器的需求,還為其整體考慮其未來海軍艦艇與武器系列的發展需求。
三是注重後續的性能改進與提升。艦艇平臺與武器裝備的銷售,絕非一錘子買賣,還有後續的進一步改進與現代化的改裝。中國在這方面越來越重視,後續跟進也越來越到位,得到許多國家的讚譽。
閱讀更多 傑說軍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