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不管什麼商品,都有一個製造成本問題,優質自然優價,價廉物美多半是消費者一廂情願罷了。
a、飼料
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大家的購進價或者說核算成本價是差不多的,大廠有優勢,但管理分攤成本要高的多,所以說只比價格是不行的,我們只須關心你的料有幾個中間環節,被飼料商加了多少,我們要記住:少欠帳,直接到廠家購買,幾家聯合籌夠足夠大的數量肯定便是最省錢的。另外要儘可能選大公司的產品,避免因品質的波動帶來的損失,事實上W波浪式品質的飼料給養殖場帶來的損失是很大的,一方面讓你誤認為雞有什麼病,盲目投藥,另一方面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一個時期。

b、雞苗
種雞場的飼養管理與我們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他們須花較大的人力物力去對有垂直傳播性的疾病進行控制。如雞白痢,傳貧,黴形體,腦脊髓炎等,雞白痢近幾年來,由於百病消,速百治,頭孢類等高效藥的應用,在育雛期間問題不突出了,但是成雞的雞白痢的損失可能更大,卻常被忽略,高峰期偶有卵泡破裂,變形等現象,然而又常被誤診為大腸桿菌,再就是高峰期過後,拉痢消瘦直至死亡,這種潛在的,零星的 損失也容易被忽略,如果再亂投藥,損失就更大。
我們的雞不可能不得毛病,這就要考慮一個售後服務問題,包括距離的遠近,獸醫的多少和技術的高低,服務的態度等。
至於品種問題,則是蘿蔔白菜,各人所愛的問題,近年的海蘭灰,羅曼粉,尼克T,尼克珊瑚粉等都是好品種。就看你是否掌握了它的特形,把性能充分發揮出來了。
綜上所述,我們購雞苗絕不可貪圖便宜,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他便宜。

C、 防疫
1) 現在的集約化養雞難度越來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原因常被我們忽略:對雞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差,密度在加大,產量在提高,營養的自然化(天然的原料)程度在減小,藥物和疫苗的依賴程度也在加大,這表面上看是科技進步的結果,但是大自然的報復性是很強的,耐藥性,藥物殘留,毒力返強,超強毒株,變異株等問題就應運而生了。“讓動物在康樂中生長”的口號就是我們21世紀養殖業必然的選擇。然而這種選擇是需要先付出的,密度要減小(需要更多的雞房和籠具,營養要加強(除飼料以外加入更多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動物也講情義的,他一定會回報的。
2)平時選用疫苗時,一定要用正規生物製品廠的,最好是名牌,事實上好多經銷商是不願意賣名牌的,因為他被大家認可了,價格高,利潤低。育雛雞最好用進口苗,但隨著我國獸藥市場的規範: SPF雞胚,ISO2000質量管理體系,GMP生產車間,HACCP危害關鍵點分析與控制,GSP等,同時生產設備和工藝的提高:疫苗瓶和塞等包裝的改進,耐熱賦性劑的使用(可2-8度保存),國產苗的質量大有體高,但與進口苗相比還有距離。
3)藥品的使用一定要分清階段,保健,預防,治療,調理,各自的側重點不同,用藥方案和成本大不相同。保健側重於營養的補充,預防要有針對性,根據所在地區和所處季節以及雞的日齡,初步擬定一個用藥計劃,按時投藥,而治療則講究一個狠,準,猛。首先是要判斷準確(什麼病),其次是用好藥,再就是用量要足,時間要夠(3-5天)。有些病我們是拖延不起的,如H9,ND,IB,IBD,IC等,卵巢被破壞,治療好了反倒是損失,不產蛋了,白吃白喝,一隻雞一年下來可以悄悄的搶錢60-70元.調理也是很重要的,多數人只要把病治好了,就萬事大吉,用上一個療程的養肝補腎,健脾開胃,刺激卵巢發育的中藥大有好處。
4)任何方法的益處都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不萬能。免疫以後又發病的現象時有發生。多數人首先就懷凝疫苗有問題,這是不對的。免疫成功與否可考慮的因素多多,要作客觀冷靜全面的分析.
D、選好合作夥伴
飼料供應商:品牌要好,人品要好,資金實力也要好。
雞苗供應商:規模要大,口碑要好,技術力量要強。
藥品供應商:進貨渠道要正規,要懂養雞(能讓你少走彎路),對雞病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產品銷售商:大家愛說,誰的價高賣給誰,商場上這個遊戲規則並不完全成立,
個別人為了暫時的利益轟抬物價,市場疲軟就看不到蹤影,與這樣的人打交道很危險.
與合作伙伴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很有必要,我們的信用就是靠這種穩定的合作逐步建立的,現在信用也是資產,有了好的信用,一元錢可以辦兩元錢的事甚至沒錢也能辦成事。
養雞要有一顆平常心,行情好也罷,歹也罷都要一如既往的抓好管理。該補欄就補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面臨實際時,往往犯錯誤,行情糟糕的時候是增加存欄的最好時機,一旦行情好起來了,一定不要去趕浪。想想看,這個時候雞苗貴,雞籠貴,可能飼料也貴,等到開產了,,上市的雞蛋也多,價格肯定要下來,這個剪刀差帳可要把人的腦殼算昏。
以前養殖戶抱怨貸不到款,無法組織充裕的資金擴大再生產,我看近幾年如果完全靠貸款養雞很危險!養5000只雞需要近20萬元,每1.5年為一個週期,需支付利息3萬元,,除掉這個支出,要想再賺錢很難。
閱讀更多 愛養殖的小仙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