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線之於雲南,就像粉之於湖南面之於河南,它是雲南人的心頭好。雲南人究竟鍾愛米線到什麼地步?怕是您難以想像。新年伊始疫情防控,從店鋪停擺米線家煮到餐飲復業重回飯店,一座古城民眾對米線的真愛讓人刮目相看。

經上千年飲食文化傳承,米線早與雲南人民的生活融為一體,成為不可缺少的日常食品。既使防控疫情期間,小吃店均已歇業關門,但市場上米線依然供應不斷,可買回家自煮。自己煮的總不如店裡做的有味,好在……
自1月25日起,銀蒼玉洱間的古城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經多方努力,2月25日,當地終於降至疫情低風險地區。26日,發佈了餐飲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3月初,闊別月餘的米線香味開始陸續在小吃店蒸騰煥發。
當地對餐飲業復工復產規定細緻,要在入口處進行體溫檢測,對不戴口罩的人員可拒絕進入。囿於測溫條件也為嚴格做好疫情防控,一些復業的小吃店取消了堂食,只提供外帶和外賣,但熱愛米線的古城人卻想出了另類的堂食方式。
打包的米線悶在餐盒,不久就會被湯泡得粑軟無神,湯也變得溫吞乏善,怎比得上剛出鍋的熱騰滋爽?米線店前,有人排隊打包,有人就直接要求還是裝在碗裡,端著在店門口大快朵頤。將堂食另類延伸,這種肯定是真愛了吧。
端著碗在店門口吃熱騰騰的米線,滿足了口感,但總不如坐在店裡輕鬆舒適。不過到了3月5日,復業的小吃店裡普遍出現了更令人愉悅的景象:堂食越來越多了,而且進門時幾乎都看不到測溫儀,就餐氣氛輕鬆了許多。
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銀蒼玉洱間的旅遊古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了良好成績。餐飲復工復業後,現不少小吃店裡各式服裝人等皆有,戴口罩沒戴口罩者同在,食客雜處堂食熱鬧,古城米線店彷彿已完全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
復業通知不過10天,小吃店的表現就已達到疫情前的狀態。復工復產,銀蒼玉洱間的旅遊古城顯然處於領先。現米線店復業越來越多,鍾愛米線的古城人民愈發高興,市井風情又在街巷飯店裡熱鬧鋪展。千年古城全面復甦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