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Familia(1963年-1968年)
馬自達3的鼻祖車型名為Familia,後期又稱為大家熟知的323。
在60年代初,日本戰後經濟開始復甦,這時馬自達汽車也開始迅速發展
推出了當時全日本最便宜的汽車——R360

馬自達之所以命名為R360 COUPE,在於它所搭載的發動機排量為360CC,而且這還是一輛兩門四門硬頂轎車
馬自達R360 也是馬自達踏入汽車界的第一輛車

當時的宣傳海報
R360使用的是排量為0.36L的V型雙缸風冷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擁有16馬力,
它搭載的變速箱分別為4速手動變速箱和2速自動變速箱
這款車長2.98米,寬1.29米,高1.29米,微型車中的微型車
R360上市後大獲成功,隨後馬自達開始研發更大的車型提供給日本市場
1961年,馬自達將新開發的MAZDA ALuce 1000帶到了東京車展展出,該車便是Familia的原型車。
Familia為西班牙語與英語Family意思相同。
MAZDA ALuce 1000
1968年2月,第一代馬自達Familia正式停產,在它銷售期間曾經連續幾年每年產量超過一萬輛
一度成為馬自達品牌的主要車型。
第二代Familia(1967年-1977年)
1967年,第二代馬自達Familia亮相在日本東京車展,車輛外觀造型進行了一些變化
車頭部分從上代“四眼”圓燈變成了方形大燈
1967款馬自達familia內飾
60年代初期,馬自達從德國引進了轉子發動機技術,公司專門組建了“轉子47壯士”團隊來開發這種特殊的發動機。
馬自達將轉子發動機匹配到了第二代Familia上,使得該車成為馬自達第二輛搭載轉子發動機的車型。
搭載轉子發動機的Familia車型在日本國內名為“Familia Rotary Coupe”,出口版本叫做“Mazda R100”
在1967年,1.0升轉子發動機110馬力
當時馬自達車標,仔細一看和杭州地鐵標誌頗為相似
該車代號10A的1.0L發動機為雙轉子設計,最大功率100馬力,峰值扭矩125牛/米,是馬自達研發的首款轉子發動機
由於轉子發動機各種不穩定因素(高油耗,低壽命)
導致它當時還是始終不能代替傳統活塞式發動機,最後還是放棄了Familia使用轉子發動機。
第三代Familia/323(1977年-1980年)
歐洲流行的習慣,第三代車型設計成了兩廂車
第三代Familia車型推出後動力部分有1.0L、1.3L和1.4L三款發動機,馬自達Familia有了新的名字——馬自達323。
新車雖然與上代車型有許多共用的技術部件,可在外觀上改變還是比較大
第三代Familia除了變為兩廂掀背車型以外,能看出車輛整體造型有很強的年代進步感。
第三代familia發展中期開始改款,外觀由圓形大燈發展為方形
70年代中馬自達(那時應該叫做東洋工業)正在努力發展轉子發動機項目,但因全球石油危機讓東洋工業陷入了低谷。
這時就在企業即將破產之際,美國老牌汽車企業福特伸出了援助之手,買進了東洋工業株式會社25%的股份救活了這家車企。
公司正式更名為“馬自達株式會社”。
第四代Familia/323(1980-1985年)
第五代車型 沿用了福特前驅車的設計,當時和福特設計語言一樣
當時設計就能看出,馬自達十分注重操控
福特1980 laser和familia 為同款車設計
福特汽車的入股不僅挽救了馬自達車企,甚至還幫助他們穩固了發展道路
同時期一起發展的還有高一級別的馬自達Capella(626 )也就是馬自達6(Atenza)前身車型。
所以當時如果沒有福特的幫助也許也就沒有現在的馬自達。
配備全時四輪驅動的Familia(323)成為第一位在瑞典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上獲得總冠軍的日本汽車。
廠商給這代車型搭配了三款發動機,分別是1.1L、1.3L和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小排量用於專供出口車型
1.5L發動機具有多點燃油噴射技術,最大功率75馬力, 峰值扭矩115牛/米。
在1983年,四代Familia/323外進行改款,這時候馬自達為此推出了一款1.5L渦輪增壓發動機,它是馬自達首款渦輪發動機
匹配了一個尺寸很小的渦輪增壓器,最大功率115馬力,峰值扭矩162牛/米,渦輪增壓最高值為0.5bar。
第五代Familia/323(1985-1989年)
簡潔的車身設計
第五代車型使用了1.3L、1.5L、1.6L三款自然吸氣發動機,1.5L和1.6L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及1.7L柴油發動機。
其中1.5L自然吸氣和1.5L渦輪發動機,還有1.6L自然吸氣及1.7L柴油發動機,這四款僅提供給日本國內市場。
另外,還有一款2.0L排量發動機被搭載在專供南非市場的車型上。
復古機械感的內飾
323的賽車版
第六代Familia/323(1989-1996年)
圓潤的設計
該型號具有1600DOHC,1500 DOHC和1500 OHC發動機,其楔形車身具有出色的發動機動力學特性。
翻燈設計
這一款是第一次馬自達進入國內,國內首款引進生產的馬自達323
當年海南馬自達引進國產的首款323
熟悉的車尾
極簡的設計
90年代馬自達還根據WRC拉力賽車推出了Familia GT系列高性能四驅版車型,這一系列車型無論是日本還是其他海外版本,一律都是兩廂三門掀背車。
外觀上運動型前保險槓搭配了拉力版大尺寸霧燈,發動機蓋上設計了散熱導風孔,後面還有一一副小尺寸擾流板。動力方面使用了車系中最強勁的1.8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80馬力。
底盤方面包括裝備了限滑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該車還曾推出過210馬力版本的車型
但後來在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馬自達為此“節衣縮食”從此退出了WRC賽事,高性能版車型也不再生產。
第7代Familia/323(1994-1998年)
高性能COUPE車型,323C.不過這個銷魂的車型只在日本銷售,有獨立的型號,叫NEO
這一代沒有正式引入國產,但進口的還是不時能見到
第八代Familia/323(1998-2003年)
2002年海南馬自達再次把這代323引進國產,事隔了一代,相隔8年。
這次海南馬自達給323起了一個非常喜聞樂見的中文名字“福美來”取自FAMILIA的音譯。
這代車型在發佈之初馬自達仍提供了1.3L和1.5L小排量發動機,經過時間發展1.6L和1.8L及2.0L這三款排量發動機成為了Familia/323主要動力單元,當然更大排量的2.0L發動機主要提供給海外市場使用。
2001年,馬自達發佈了一款高性能三廂版轎車——Mazda Speed Familia
該車搭載了一款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70馬力,重新設計了排氣系統,優化了車身外觀,換裝金色輪圈後外觀造型與斯巴魯翼豹較相似,在美國和日本市場以限量形式出售。
Mazda Speed Familia
新一代馬自達3/Axela(2003-2009年)(第9代)
這一代開始,MAZDA 3 再沒有海馬什麼事了。合作伙伴變為長安馬自達
動力方面,常規由1.4到2.2有7個選擇,國內只有1.6MZ-CD 和2.0MZR-CD可以選擇。馬力分別是109匹和143匹。
美版的MZR 2.3渦輪增壓版能達到260匹馬力的水準。
323在當年的駕駛感受。同級來講,操控性,動力性,配置,油耗,都很出色,而且性價比一代比一代高。
機械液壓助力方向盤
四輪獨立懸掛
手動擋
2.0發動機
當年多少熱血青年夢寐以求的街頭“賽車”
第10代 MAZDA3 2008年發佈
兩廂美
這一代設計參考流體力學 風動的感覺,像風吹過
第11代MAZDA3 2013年發佈。AXELA 昂克塞拉”
2017年中期小改款
2017款
這一代的動力配置有點大變化,加入了最新的創馳藍天技術
核心就是缸內噴射和高壓縮比(13:1)的可變循環式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通過獨家的電動VVTi執行器,可隨時按工況要求,撤換節能的米勒循環和普通的高功率奧拓循環
2020年改款車型
2020款
以日本美學概念為源、追求質感優雅,同時嘗試運用“減法美學”、去除冗餘元素,
以簡約造型和細微的光線變化,賦予汽車更源於自然的“生命感”,
這將成為未來馬自達設計的追求願景。
新款內飾更加簡潔內斂
車身結構優化設計
2020款馬自達3 在中保研25%偏置碰撞中a柱表現完好
從容優雅地自然綻放蓄勢待發的凜然之美,迅猛迸發的躍動之力成就如同騎手和愛馬之間心領神會
靈犀默契的人車關係。
擺脫汽車固有造型的束縛,追求著飽含情感的極致動感。
最後已馬自達說明書第一頁做完結尾吧~
體量不大卻熠熠生輝 小而美的汽車品牌
馬自達323 57年的歷史終於簡單敘述了一遍
看到這裡也非常感謝大家的耐心
閱讀更多 說個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