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您的關注、轉發和點贊,麼麼噠^~^

提到張藝謀,咱們最熟悉的就是他的作品,以及他和鞏俐之間感情。
對他的家世,多數人也是對他父親是黃埔軍校畢業生的事略有耳聞,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
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解說一下張藝謀“複雜”的家庭背景。
張藝謀出生於陝西臨潼田市鎮,中學畢業後就被送到了陝西乾縣插隊3年。回城後,他就在棉紡廠當了7年工人。
在工廠裡,張藝謀屬於有才的人,因為他能畫一手好畫。後來,就被調到了工藝車間做手稿設計,從而接觸到了相機。
沒想到,他一玩就愛上了這玩意,再也無法自拔。

1978年,張藝謀準備考北電攝影系,結果政審的時候沒通過,why?
一是因為他年齡太大,二是因為他老爹曾是國民黨的軍需官。
後來,還是妻子肖華動用了她老爹在北京的關係,才讓張藝謀被北電破格錄取,成了攝影系的學生。
若是肖華對張藝謀考學這事兒置之不理的話,也就沒有後來的鞏俐什麼事兒了,當然,中國也會少一位知名的大導演。
那麼,張藝謀家真的就只有他父親的背景無法通過政審嗎?
01張藝謀的爺爺是大財主
張藝謀的爺爺曾是臨潼的大財主,家裡非常有錢。張藝謀的老爸在看過《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後,點了一袋煙,頗有意味的和張藝謀說:“你爺爺在世時,咱們家的院子比這個只大不小!”
於是,年過三旬的張藝謀還暗戳戳的幻想過家裡的場景。
張藝謀的爺爺是老燕京大學的高材生,老燕京是20世紀初美國和英國基督教會聯合在北京辦的大學,那會兒還是私立學校,家裡沒有豐厚家底的人家,根本就上不起。
學成歸來後,年輕好勝的藝謀爺爺心懷報國之志,誓要為家鄉父老出一份力。於是,自動請纓成了陝西柞水縣的縣長。
陝西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東與商州區、山陽縣接壤;南鄰鎮安縣;西鄰寧陝縣;北與長安、藍田縣相連,是經濟往來之要塞。
這麼好的地方,因為其關鍵的地理位置,就有很多往來客商同行。隨後,就吸引了一些山匪在此處佔山為王,禍害鄉里。
新官上任三把火,藝謀爺爺到此就任之後,看到如此好的地方被山匪霍霍成這樣,怒火中燒!
一拍大腿:剿匪!
藝謀爺爺在外面表現的超級拉風,可回到縣裡一問:政府根本沒錢,怎麼養兵?怎麼買槍炮?沒有兵和槍,怎麼剿匪?
藝謀爺爺的大話已經說出去了,要是不剿,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於是,藝謀爺爺就回到了老家田市鎮,從自家的地窖裡拿出了一大批大洋,讓柞水縣招了兵買了槍,置辦了一隊剿匪隊,準備大幹一場。
文人出身的藝謀爺爺將剿匪這事兒想的太簡單了,結果,到了出發剿匪那天,竟然有一大半的兵馬都被土匪收買了。
就醬紫,壯志未酬身先死,繳費隊伍未出發就被瓦解了。
張藝謀曾用8個字總結他爺爺的這一壯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02藝謀爺爺剿匪
本來,藝謀爺爺以為僅僅是損失了一支剿匪武裝,誰料到,恰恰因為他“財大氣粗”的表現,反而引起了土匪的注意。
這一下,偷雞不成蝕把米,所有的土匪都知道老張家有大洋,老張家有家底的事了。
隨後,張家的大院就如一朵盛開的鮮花一般,招引了無數個叫“土匪”的蜜蜂,他們前赴後繼,不知疲倦的一次次騷擾老張家的大院,搞得老張家膽戰心驚,夜不能寐。
藝謀爺爺連柞水縣的縣長也不做了,整日躲在家裡不敢出門。
可是,沒幾天,一大波土匪蜂擁而至,還是將張家大院洗劫了一圈,擔著好幾擔大洋揚長而去。臨走前,他們還鬧哄哄的燒了張家大院,張家的妻兒從此再無容身之地。
就這樣,田市鎮的張家大院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
幸好,提前得到消息的藝謀爺爺帶著家裡的老婆孩子落荒而逃,才倖免於難。
張家就此衰敗,僕人們走的走,散的散。主人們也就此下落不明。
那麼,藝謀爺爺去了哪裡呢?
為了防止土匪再次席捲而來,藝謀爺爺就帶著老婆孩子偷偷跑到了西安,利用身上帶的細軟開了一家小藥鋪,從此夾著尾巴做人,再也不敢耍縣長的威風了。
後來,聽說土匪還在一直找他們家,認為他們還藏著很多大洋,想再次洗劫他們一次。聽說這個消息之後,藝謀爺爺更是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
03藝謀爺爺送三個兒子都去了黃埔軍校
經過此次剿匪事件之後,藝謀爺爺深受打擊,認為生逢亂世,家裡要是沒有幾個拿槍的,根本無法安穩度日。
隨後,藝謀爺爺一狠心,就將家裡的三個兒子都送到了黃埔軍校唸書。
以此來看,藝謀爺爺從老家逃跑的時候,還是帶了不少細軟的,要不哪裡有錢送孩子們去黃埔軍校唸書呢?
果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就這樣,張藝謀的大伯成了黃埔9期的學生,二伯成了黃埔15期的學生,張藝謀父親張秉鈞後來也去了黃埔。
兒子們去了黃埔,畢業後自然是要去打仗的,藝謀奶奶不捨得,藝謀爺爺擔心會出現意外,就將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留在了身邊,在國民黨軍隊做了後勤軍需官。
果真,藝謀爺爺所料不錯,大兒子和二兒子,再也沒有回來過。
1948年,國民黨潰敗,全部撤到了臺灣,已經做到軍官位置的大伯,就跟隨老蔣去了臺灣,從此音訊全無,直到80年代才和家裡取得了聯繫。
藝謀的二伯從黃埔畢業後就被分派到了胡宗南部,從此也是音訊全無。
而藝謀的老爸則沾了職位的光,被當做技術人員留用,保住了支離破碎的家。
後來,張秉鈞娶了玫瑰女中的學生張孝友,1950年,張藝謀出生。隨後,張孝友又考上了西安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後來成了一位大夫。
張藝謀的老爸特別不愛說話,但是張孝友卻很開朗,一家人其樂融融,也蠻幸福。
04一家人支離破碎
1949年底,有一個陌生男人突然來到張家,將一個包袱交給了張藝謀的奶奶,說是你家老二留下的東西。然後頭也不回的就匆匆離去了。
藝謀奶奶打開包袱一看,裡面只有二伯的一些隨身衣物,其他再無一物。張藝謀老爸看了之後,一臉懵,但是藝謀的奶奶卻悄悄抹起了眼淚,猜想是老二沒了。但是沒有實質的證據,奶奶也一直心懷希望,期盼著老二回來。
等藝謀老爸試圖再去追那個陌生男人的時候,對方早已沒了蹤影。二哥的朋友突然來了這麼一出,藝謀老爸心裡也有些嘀咕,就私自撬開了二哥以前留在家裡的一隻箱子。
打開箱子,裡面除了一些零星的物品之外,只有一張二哥和朋友們的照片。藝謀老爸就拿著這張照片,開始在同僚之間詢問打聽,試圖找到二哥的下落。
也不知經過幾年的尋找,藝謀的老爸才打聽到,那張二哥遺留在家裡的照片,是軍統某一期某一班的大合影,順藤摸瓜之下,藝謀老爸也大體知道了二哥的下落。
原來,那個來家裡的陌生男人竟然軍統的人。國民黨潰敗之後,張藝謀的二伯和幾個朋友本來是想投奔延安,但在臨走之前,幾個人又改了主意,隨即就去投奔了軍統。不料,幾個人試圖去延安的事敗露,一群人就全部被抓了起來。
還沒等幾個人的問題定罪,國民黨內部就已亂七八糟,在老蔣的命令下,那些犯罪性質不明的人,就統統拉出去斃了。這其中,就有張藝謀的二伯。
也就是說,張藝謀二伯已經入了軍統,後來試圖逃跑,又被抓回去斃了。
就這樣,藝謀二伯的下落被藝謀老爸調查清楚了,但是他卻不敢告訴老人家,怕老人家受不住。心裡有個念想,總比沒有念想要好很多。
而張藝謀的大伯在80年代初託美國的朋友輾轉和家裡取得了聯繫,將自己在臺灣的全家福給藝謀奶奶帶了一張,老人家非常珍惜,天天拿出來看。
老人家的餘生,一直在期盼中度過,希望兩個兒子能回家團聚。可惜,老人至死也沒有等到那一天。
1987年,張藝謀大伯才回到西安,和張藝謀的老爸見了一面。此時,家裡的兩位老人都已過世,大伯趴在父母的墳上哭了很久很久。
所以,以張藝謀這麼複雜的身世,在那個年代想上北電,政審通過不了,是很正常的。
1997年,張藝謀的父親也離開了人世。
父親離世後,張藝謀非常後悔,因為工作忙,他極少和父親交流。若是交流多的話,說不定還能知道家裡更多的秘密。
人生在世就是這樣,總是失去後才知後悔。所以,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END—
PS:老一輩的照片太少,只好用張藝謀的照片,忘諒
閱讀更多 葉公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