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观看《瞎子说农村》栏目,想了解更多的农村趣事,希望大家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当初人们看不起的农村“贫困户”为什么现在很多村民争相恐后的当
我记得郭德纲老师相声里有一句话说,自古以来要饭的没有要早饭的,但凡能起来那么早也不至于是一个穷人。
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在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发展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那只是大多数的居民的生活条件,在农村地区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贫困户”,相信每一个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都听说过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谁家要是当选了“贫困户”却是很欢心雀跃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了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得到的效果是很卓越的。在国家的帮扶下很多农村的家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村民之家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发生呢?
社会的发展,村民对外界信息的了解渠道不断在增多。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上让很多村民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国家的高额补助,甚至有很多地区的村民还会找人托关系把自己变成贫困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以前人们瞧不起的“贫困户”变成了“香饽饽”了呢?
1、 捡便宜的心理
首先要了解贫困户的标准是什么?是家庭年收入低于多少钱会被定义为贫困户,国家对于这些贫困户给予的补贴是非常高的,反正都是国家的钱给了不要白不要,所以说会有很多村民托关系也要把自己定性为“贫困户”,甚至有很多地区的村民为了贫困户这个头衔打得头破血流的。
2、 不劳而获的心理
对于贫困户,我国给予的福利补助是非常多的,而且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补助,比如说现在农村地区的新农合医疗的费用,是对贫困户给予减免的,而且在治病的时候合作医疗部分是不用花钱的,而且在种植庄稼遇到洪涝干旱的时候国家还会给予相对于的补贴。
3、 懒惰的心理
有很多村民看到这些“贫困户”能够享受国家的这些优惠扶持政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他们也开始不思进取,每天什么都不做眼看着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差,但是他们也不着急,就盼望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贫困户”的标准。那些已经被评判为贫困户的村民,更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只等着国家发放扶贫补助。
对于那些骗取国家扶贫补助的村民是不可饶恕的,对于贫困户其实是针对那些农村地区的孤寡老人或者军人的家属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村民。生活的改变要靠自己,要想自己的生活变得好就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当初人们看不起的农村“贫困户”为什么现在很多村民争相恐后了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关注、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瞎子说农村
閱讀更多 瞎子說農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