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你也許熟悉卻不一定熟知。
《兵馬俑》復活了秦陵外城俑坑中的兵馬俑,圍繞主人公小明隨將軍俑參觀秦陵展開,幫助孩子們瞭解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知識:從秦始皇陵墓佈局,到兵俑、跪射俑、騎兵俑、舞樂俑、文官俑和銅車馬的介紹,精準還原兵馬俑背後的歷史。這些知識將豐富孩子的認知,讓他們更加熱愛這個古老而又輝煌的國度——中國。
兵馬俑,作為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作者李健特意以水墨、宣紙渾然天成的中國傳統繪畫表現中國場景,氣韻獨特的水墨丹青與匠心獨運的中國故事完美融合,帶小讀者賞水墨淋漓,遊名勝古蹟。除此之外,畫面和文字在現實與想象之間穿梭,有關兵馬俑的知識嚴謹而不失趣味,令小讀者產生親切之感,繼而生出到秦陵一遊的願望。
秦始皇兵馬俑,這些真人大小的陶俑被埋葬在我國陝西省的秦陵中兩千多年,直到1974年才被發現。
當小明第一次去博物館參觀兵馬俑展時,就被深深迷住了。
他最喜歡門口那尊將軍俑,看起來健壯沉穩、威風凜凜,媽媽還為他買下了這尊俑的紀念品。
沒想到當天晚上就發生了神奇的事,那尊將軍俑竟駕著銅馬車帶著他來到了數千年前的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仿照秦朝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分為內外兩城。
內城的陵冢高76米,尚未被髮掘。
兵馬俑在外城外,有三個俑坑,總數估計超過8000間,不過出土時無一例外都碎成了陶片。
這其中,將軍俑是目前發現的陶俑級別最高的指揮官,他胸前和肩部打著花結,頭戴中國古代武官的傳統頭飾——鶡冠,以鶡的羽毛裝飾而成。
在這偌大的陵墓中,小明和將軍俑玩起了捉迷藏,還認識了好多其他級別的人俑。

一號坑中的步兵俑們頭包發巾,身穿鎧甲,下著短褲,腿部綁著布條或牛皮做成的裹腿。
步兵俑是出土數量最多的陶俑,他們的表情或忠誠,或認真,或渴望,或悲傷,被稱為“千人千面”。
二號坑中有一組由334件射手俑以戰鬥隊形排成兩排的小方陣,那兒還出土了116件騎兵俑,騎兵俑們一手牽馬,一手持弓,組成了一支完整的騎兵部隊。
指揮所在三號坑,也是將軍俑可能出現的地方。
除了打仗的兵俑,還有舞樂俑、文官俑、真禽大小的青銅水禽以及戰車等。
2號銅車馬由3462個大小不同的青銅、黃金、白銀打造的零部件組裝而成,被譽為“青銅之冠”。
看!藏起來的將軍俑就藏在那兒呢!
不好,皇帝馬上要來了!
小明接下去會如何應對呢?
李健,著名圖畫書作家,插畫師。代表作品有《雨龍》、《過新年》等原創圖畫書,並曾為《森林報》(彩繪版)、《“真好玩”長卷系列童話》等優秀童書繪製插圖。
閱讀更多 美媽講繪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