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柳江區委宣傳部主辦


親,回家的路變咯,
你還知道怎麼回家不?
細心的盆友可能會發現,
最近一段時間,
家門口的路牌已經換了。
都有哪些路牌作了更改?
原柳西路更名為興柳路。
南北走向,南至柳江大道與興柳路交匯口,長2.2千米,寬50米,雙向四車道,因原柳西路與市城區道路重名,並另稱雙擁路,一路多名;因該路南接興柳路,故更名為“興柳路”。
原柳北路更名為馬平路。
東西走向,東起江城,西至思賢路(上報新建道路名)交匯口,長1.1千米,寬24米,因原柳北路屬於不規範地名;現區政府駐該路段,柳江區在唐、宋、元、明、清五代叫馬平縣,為保護地名文化路遺產,故更名為“馬平路。”
原柳南路更名為樂都路。
東西走向,東起原建設路(上報更名為建設路),西至原柳西路(上報更名為興柳路),長1.8千米,寬40米,因該路原有柳南路、翠亨中路、樂都大道等三個名稱,屬於一路多名;故統一更名為“樂都路”。
原柳東路更名為瑞龍路。
東西折至南北走向,東起柳堡路與瑞龍路交匯口,南折至柳南路(上報更名為樂都路),長1.1千米,寬25米,雙向二車道,與市城區道路重名;因該路北接瑞龍路,更名為“瑞龍路”。
還掛著老門牌的小區
除此以外,新建的道路中,項目名稱也有了改動。
新建道路:
南環路
(延長線),主幹道。東起第一開發區鐵路橋,西至宜柳高速柳江口,長約11千米,寬70米,雙向六車道,因與南環路相接,故名。
思賢路
(項目名西一路),次幹路。南北走向,南至興柳路二期延長線,北接柳堡路,長4.1千米,寬40米,雙向四車道,因途徑思賢村,故名。
樟木路
(項目名東一路),次幹路。南北走向,南至新建岜公塘溼地公園,北接樂都大道,長3438米,寬36米,雙向四車道,因途徑樟木屯,為保護地名文化,故名。
柳工大道
(項目名東二路),主幹道。南北走向,南至駝背山,北起柳堡路與柳工大道交匯口,長4.37千米,寬70米,因該路北接柳工大道,故名。
柳江區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說了,這個地名標誌牌啊,可不是隨便改的,那都是根據《柳州市地名管理規定》,開過專家會,然後上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常委會並有了批文才通過的。
振興柳江,齊手共建安樂之都;
一馬平川,人生從此瑞龍呈祥。
要說這改名,
少了方位感,
多的卻是文化積澱的氣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里仁》)。樟木,讓人聯想到歲月的紋理,而柳工大道這條縮短了柳江與柳州距離的“大動脈”,是不是一聽名稱就有了一種大都市的時尚感?其實,不管名稱怎麼改,路還是那個路。我們走得再遠,也記得,沿著這些道路,我們一路出發;沿著同樣的方向,走得再遠,我們也知道從哪裡回家。(鄒元)
感謝您的關注,這裡是柳江官方政務微信公眾號
“微柳江”製作:梁綵鸞
審核:劉 斌、李燕玲
長按二維碼2秒:關注微柳江
1、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微柳江”(或者 lj7217492)-關注
2、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微柳江”-關注
3、點擊文章的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4、掃描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QQ:279104999
閱讀更多 柳江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