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說起“時空能力”的應用,千尋位置CEO陳金培總喜歡用一個創新項目“智能三角警告牌”來解釋。
在交通事故當中,我們總能看到一個小小的紅色三角牌,這就是汽車三角警告牌。傳統的汽車三角警告牌僅僅是個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動反光體,在發生交通事故時起到警示作用,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但傳統三角警告牌受材料、天氣等因素制約,往往起不到理想效果。

一個創業團隊想到了利用物聯網和時空能力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在三角警告牌上搭載上了北斗+GPS雙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智能模組,將它升級為智能三角警告牌。
當汽車拋錨時,打開三角警示牌,拋錨車輛的位置數據就會被上傳至雲端,即刻通過各種地圖,再以導航播報+圖面顯示的形式發送給過往行人。而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加持下,這個小小的智能三角警告牌也可以具備搜救、救援的功能,在緊急狀況下,將救援位置信息發送給救援團隊。
這就是北斗系統+千尋位置所構成的“天上地下”時空能力在智慧交通場景下的一個小小應用。
2020年春節前夕,由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主辦的首屆北斗智造者大賽決賽在上海落下帷幕,在開幕式前的交流會上,陳金培再次談起了這個應用。
當天,恰逢首屆北斗智造者大賽決賽,上百份與上文提到的智能三角警告牌類似的、基於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應用解決方案從大賽中誕生,應用範圍覆蓋交通、物流、能源、可穿戴、公共安全、農業、醫療、旅遊等多個行業。
- 泰州珈灃公司在當天的彙報中,展示了無人投鉺船,採用北斗+GPS高精度定位技術能實現亞米級定位,按照預設路徑自主航行, 定時定量的精準投餵,有效降低餌料沉底汙染;
- 筆筆發展示的冷鏈物流方案,通過在車載LORA基站集成高精度定位模塊,可對藥品冷鏈物流車進行實時監測,完善藥品追溯流程;
- 普玄物聯展示的共享電單車,集成高精度定位後,能幫助運維人員精確找到電單車,對電池充電維護,提高運維效率。
這些小小的創新應用不僅體現了物聯網的作用,其背後的更大意義在於,時空能力正在與智能物聯網相融合,新產生的數據正在不斷髮生串聯,並且開始打通各種各樣的場景。
“智能三角警告牌背後真正的價值,是將位置數據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甚至交警報警系統平臺的打通,數據又能夠被分發到過往行人的手機離去。將來真正的智能物聯網產業爆發,一定是因為豐富的智能硬件產生了新的更高分辨能力的時空數據,從而串聯了以前不能串聯的場景,產生了新的價值,這個新的價值會催生一個巨大的市場。”陳金培表示。
北斗產業鏈處於萌芽時期
截至2019年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3500億元,其中與北斗相關的超過70%以上。
隨著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將全面完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在“後北斗時代”,中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
陳金培認為,智能物聯網時代正在來臨,各行各業數字化進程裡對於時空的需求將會變得越來越強烈,時空智能構成將來數字世界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隨著千億智能物聯網市場的爆發,北斗系統相關產業也將迎來蓬勃生長。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方介紹,20世紀後期,結合國情,我國制定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第一階段,2000年年底,發射2顆北斗一號衛星,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第二階段,2007年-2012年,發射14顆北斗二號衛星,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第三階段,計劃在2020年前後,發射30餘顆北斗三號衛星,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即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北斗三號具有兩種搜救功能,一種是國際標準搜救功能,一種是“短報文加位置報告”搜救功能,前者公里級精度,後者米級精度。相對於“北斗二號”區域系統,“北斗三號”具備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險、多功能等特點,已具備從服務區域到服務全球的能力。同時,“北斗三號”實現了下行導航信號升級與改造等關鍵技術方面的突破,實現了與“北斗二號”下行導航信號的平穩過渡,並增加了新的導航信號,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而激發北斗產業鏈壯大,是“北斗智造者”計劃發起的初衷。
2019年8月,千尋位置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指導下,聯合北斗七星股權投資管理和阿里雲,發起“北斗智造者”計劃,開放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鼓勵各類創新企業、個人和在校師生的軟硬件開發者能以更低門檻,開發擁有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應用,激發百億級物聯網設備裝上“時空智能”大腦,實現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
“如果有一天北斗創新成功了,不是因為北斗被應用到了手機裡面,而是因為北斗被應用到了各種各樣的場景下。”陳金培說道。
而北斗的能力也區別於其他GNSS系統,由此才產生了本次大賽中數百個創新應用。
陳金培對媒體解釋道,北斗第一個特點是天上跟地下一體化建設,其能提供的定位精度已從普通的米級提升到釐米級,高精度定位能力支持了大量應用。以汽車為例,很多進入到中國的車廠都已經開始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都得到了不錯的反饋。
二是北斗的通訊能力,北斗可以提供窄帶通訊能力。北斗終端可以給手機、給其他北斗終端發消息,提供搜救等功能。
那麼,為什麼是千尋位置來牽頭這場比賽?
作為首屆北斗智造者大賽的主辦方,千尋位置是北斗產業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如果說北斗主管“天上”,那麼千尋位置則主管“地下”。該公司主要通過佈設地面增強基站,接收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的基礎定位數據,結合自身算法為不同行業提供高精定位服務,是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的建設和運營方。(詳見鈦媒體前文:千尋位置發佈“潛龍”時空服務器,向戰略性行業客戶開放)
陳金培向鈦媒體表示,在北斗產業結構中,千尋位置的地位也比較特殊,公司本身定位在加強北斗作為基礎設施本身的能力,而非應用。目前,北斗產業鏈還不夠完善,以上海為例,北斗產業鏈大多數還集中在元器件上,產業鏈不夠豐富,產業內企業也不夠多。
因此,無論是北斗系統還是千尋位置,都希望通過“北斗智造者”這樣一個競賽,來促進更多探索,探尋更多種類的時空數據,繁榮整個生態鏈。
10億資金+技術+生態支持,“智造者”以賽促北斗產業
首屆“北斗智造者”並不侷限於已有的成熟創投項目,個人、企業開發者群體均可報名參加。自2019年8月發佈後,大賽共吸引了40多個行業、378所高校、1402家企業、550支團隊報名,最終28支參賽隊伍進入決賽。
如果說,高分辨的時空能力對各行各業是個新生事物,那麼北斗智造者大賽本身,也是一次新的探索。
本著以賽促產業的原則,本次大賽的賽題設置同樣內涵“生態”概念,共分三類:算法能力類、應用創新類、終端創新類,賽題自身形成生態互補。
千尋位置市場總監俞潔瑾在交流中對鈦媒體表示,千尋位置更希望通過整個生態的建立讓所有的有這個能力的或者有這個熱情的企業、個人參與這個活動。據悉,北斗智造者也將不僅侷限於這一次大賽,第二屆北斗智造者大賽也已經宣佈啟動。
“我們的計劃不僅僅限於大賽,而是’北斗智造者計劃’,它是一個常態化的運營,我們希望能夠把應用端的需求給到做終端的、做算法的開發者,大家一起把產業做大。”
大賽的過程中,時空能力的巨大潛能也在不斷顯現。很多創新都體現在細微的場景中。
據鈦媒體瞭解,本次北斗智造者大賽收到的作品中,77%為應用解決方案,顯示出各行各業對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巨大需求。
車、船、飛機為主要終端的智慧交通類和智慧城市管理,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最集中的應用領域。同時,智能可穿戴、智慧醫療、智能家居領域中,運營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新興業態也在不斷髮展,持續提升各類智能硬件的精確感知和操控能力。
同樣,“北斗智造者計劃”將不僅僅為參賽者提供“比賽”的舞臺,也為參賽者提供了技術、生態、資金三方面支持。
- 技術支持:免費軟硬件開發平臺,全生命週期智造者成長培訓;1,技術開發平臺:開發板、開發工具、服務控制檯、open SDK/API;2,學習成長平臺:在線課程學習、資料下載、北斗智造者認證;3,交流平臺:智造者社區、北斗智造者大賽、北斗智造者大會。
- 生態支持:產業鏈生態資源整合、營銷資源助推;1,時空產業生態整合:軟件算法、芯片模組、解決方案;2,營銷資源及渠道:千尋合作伙伴體系、千尋商城;3,阿里生態資源整合:解決方案、開放平臺、服務市場
- 資金支持:10億元助力創新創業;1,北斗七星產業投資基金;2,園區孵化器服務對接
陳金培表示,對開發者支持,北斗智造者計劃規劃比較長遠,將為初創企業提供不僅僅是上述支持,還將為其提供供應鏈製造能力整合及銷售渠道,幫助真正的創新者真正走入市場。同時,將給團隊提供數據、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更新迭代。
“我們會幫初級開發者整合供應鏈能力,比如他們的產品假如能放到富士康加工,但以他的量可能做不到。我們會幫他們打通一些銷售的通路。比如上文提到的智能三角警告牌,我們就會幫他躍上百萬規模的臺階。”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趙宇航)
閱讀更多 鈦媒體APP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