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種植中藥材
2月26日,天氣晴朗,春風拂面,來到平壩區十字鄉大院村葛根種植基地,翻土機正來回作業,工人們搶抓春耕生產時機,正忙著除草、起壟、覆土……
今年,大院村發展葛根種植1700多畝。當地村民除了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外,還可以參與基地務工,直接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50戶。
在開展春耕生產同時,如何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抓實,基地負責人郭傑告訴筆者:“基地每天給務工人員配發了口罩,並做好相關消毒工作,疫情防控物資也已經採購到位。”
十字鄉中藥材種植面積有上萬畝,為更好開展中藥材種植工作,鄉黨委政府要求,必須引導農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聚集。在十字鄉青山村的三七種植基地,趁著初春的晴好天氣,合作社正在組織村民們加快速度提土蓋苗,技術人員正在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每天上百人忙活在田間地頭。再過一兩天,130畝的中藥材栽種工作將全部完成。
據介紹,青山村貓巖三七中草藥種植基地,經過近4年的發展,採用標準化種植模式,已在青山村種植中藥材三七130畝,為了確保三七種植的順利完成,基地搶抓時間,積極組織周邊農戶參與種植。
青山村村民張華告訴筆者,去年他們都在外打工,今年看到合作社的三七種植被疫情耽擱了,這兩天在忙著搶栽搶種,他們就留下來在村裡合作社種植三七,工資也比較穩定。
當前,十字鄉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村級合作社輻射帶動農戶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穩定農業生產、保障中藥材種植的措施,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十字鄉黨委副書記王慧說,十字鄉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主要是圍繞“一藥兩葉”來抓產業結構調整,“一藥”主要是(指)以中藥材抓生產,“兩葉”主要是圍繞菸葉、茶葉來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十字鄉中藥材種植主要以葛根、三七、山豆根為主,菸葉種植近6000畝。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
閱讀更多 黔中平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