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一共有过三次登基,其中第一次登基他年仅三岁。1908年光绪帝病危,由于皇帝没有子嗣,身为太后的慈禧就下令召溥仪入宫,并令他兼祧两房,于是在光绪帝驾崩后溥仪就继承大统,他也就成为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这张照片是溥仪与隆裕太后。

其实溥仪并不是当皇帝的最合适人选,在近支皇族载字辈中还有载涛、载沣、载洵,而且这三个人都是光绪帝的亲兄弟,为什么在选择继承大统的人时慈禧偏偏要选择不到三岁的溥仪呢?而且自古乱世幼主于江山社稷是不利的,所以这样更有利于慈禧继续掌握大权,她并不知道自己也很快就将命不久矣,还以为自己身体没有大碍,到时候小皇帝要比之前几位更容易控制。这是在溥仪登基大典时等待摄政王和皇帝到来的大臣们,这是溥仪的第一次登基。
溥仪在登基的时候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且这时国内的起义更是此起彼伏,终于在1912年清王朝被革命的浪潮冲垮。在1912年的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了《退位诏书》,清王朝灭亡。虽然皇帝退位了,但是仍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中,还保留着皇帝的尊称,而且民国政府每年还给他们拨钱四百万两供他们使用。
袁世凯死后,国内各派纷争不断,就在清王朝颁布退位后的第五年张勋假借调节府院之争,于是带着五千辫子兵进京复辟,就在这期间溥仪被扶上皇位,这一年溥仪12岁,这是他第二次登基。照片中就是12岁的溥仪正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但是这次他只当了11天的皇帝又一次下台。
第三次登基是在伪满洲时期,这一次的复辟是由日本人一手操办,但是这时的溥仪并没有实权他只是日本人用来统治的一个傀儡而已。这就是当时溥仪登基时的临时天坛。
身穿龙袍的溥仪在大臣的陪同下前来“祭天”,照片是当时日本人拍摄的。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溥仪在这次登基时所穿的龙袍并不是特意为他做的,这是光绪帝遗留下来的。而且在日本更是提出皇帝在登基的时候不准穿龙袍,所以溥仪只能在祭天和祭祖的时候穿上龙袍以安慰自己“复辟成功”。
在登基的时候,日本人还要求溥仪必须穿日本海陆空三军大元帅服装,虽然他很不甘心,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的皇位也是日本人给的。这是溥仪祭祖、祭天回去时的情景。
这是溥仪换上日本人给他准备的三军大元帅服装在“勤民楼”举行登基时的照片。这是他第三次登基,也是他最后一次登基。但是这次登基并没有如他想象中的那样恢复老祖宗的江山,这反而使他彻底称为日本人的傀儡。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带着一众皇族逃到了大栗子沟,并举行了第三次退位仪式。后来他被苏联红军抓捕,在监禁五年之后移交中国,转交回国后他被关押在管理所进行改造,改造成功后被特赦,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