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凌晨2點的飛機剛到北京,11個小時之後姚晨便在她的“壞兔子影業”工作室接受了採訪。和公司員工交代工作的姚晨,動作神態像極了“明玉”,公司裡的人都親切地喚她“大姚”。“我今天的狀態好像有點疲憊。”姚晨抱歉地說。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採訪前,收到《文化十分》記者帶來的鮮花,姚晨笑得很開心

但她依舊妝容精緻,一絲不苟地在鏡頭前回答每一個問題,認真思考的樣子少了幾分“明玉”的爽利與硬核,卻多了幾分沉靜與豁達,我訝異於眼前的她瘦瘦高高。“現實中看著瘦,在鏡頭前才剛剛好。”姚晨笑著說。

撰文 | 桂姝蕾

《都挺好》火了,從朋友圈、微博居高不下的熱度和周圍人談論的話題中可見一斑。距姚晨出演的上一部電視劇《離婚律師》已經過去了5年。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5年的時間裡,姚晨拍了幾部電影,生下女兒“小茉莉”。她逐漸學會與自己和生活和解,慢慢沉澱為內心的平靜並賦予角色新的力量。

1.一頭小獸

在大部分觀眾的印象裡,姚晨飾演的“明玉”是一個在家庭中飽受不公,但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女精英”形象,而姚晨卻認為,明玉的形象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女精英”,甚至是“反精英”的人物設定。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姚晨:蘇明玉沒有上過名牌大學,她始終想證明自己,同時因為家庭原因,她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所以她非常適合做銷售,她有自己在社會上生存的一套方式。她從沒有任何的背景,到一步步靠自己的生命力一路打拼走到自己該去的那個位置,證明了自我價值,她像無數個我們身邊的平凡人。明玉是非常鮮活的人物,她身上應該是有江湖氣的,在劇本上可能並沒有體現。我跟導演探討以後,決定給蘇明玉注入這種氣質。

姚晨在接到正午陽光製片人侯鴻亮的邀約後,看了六集劇本,就決定接演這部電視劇。加了導演簡川訸微信之後,兩人簡單寒暄後就直奔主題,開始聊起了劇本。“導演加了我微信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對我之前給劇本的的分析進行了反饋,告訴我他的想法。我特別開心,這才是真正的創作者。”姚晨說。

最初讓姚晨對明玉這個角色產生興趣是由於好奇,她在翻看劇本時,對在母親葬禮上一臉冷漠玩手機的明玉產生了疑惑:“什麼樣的人會在自己母親的葬禮上玩手機,冷漠無情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

姚晨: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已經營造了一個懸念,這樣的人物身上是充滿故事性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就覺得她不同於以往很多的影視劇對人物的寫法。明玉一上來不是一隻小白兔,而是傷痕累累的小獸。

為此,姚晨和導演反覆斟酌明玉表面所呈現的冷漠、無情、執拗氣質下更深層次的東西。作為一個演員,她不在意接演這個角色是否會對姚晨本身帶來的評價與影響,卻更在意努力去挖掘明玉身上的“毛邊”——人性中黑暗與光明的兩面。

姚晨:演員的首要任務就是去塑造真實鮮活的角色,所謂真實就是你得看到這個人身上的各個層面的樣子,這才是最有魅力的那一部分,所以我選擇這個角色沒有障礙。角色才是最大的,演員姚晨應該是在後邊的。

姚晨想要塑造的蘇明玉,不是人群中的一個異類,也不是一個刀槍不入的“女強人”,她只是在一地雞毛的生活背後,想要為自己爭取自尊與勇敢活下去的一位普通的女性。

明玉在看清了自身和家庭每一個成員的弱點後,單槍匹馬,在家庭與職場中殺出一條屬於她自己的路,瓦解她內心的不甘與自卑。她的八面玲瓏、刀槍不入,看似冷酷無情,卻是在創痛之後,求生的保護色。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姚晨自身的形象以及之前出演過的角色,很容易讓觀眾直接代入“事業型女性”的標籤,如何跳脫出來,體現蘇明玉這個立體的人物形象,打破觀眾的固有認知,是這一次創作的難點。

“我形容蘇明玉像一隻小獸,她只是這個兇險的叢林世界裡一隻最尋常不過的小獸,她有一種尖銳感。”姚晨說。

2.一個出口

2018年初,《都挺好》在蘇州開拍。在此之前,姚晨就託朋友及劇組幫她找了幾家精工的企業,和幾位銷售總監聊天,待在一起喝酒、吃飯,觀察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狀態。

姚晨:蘇明玉是精工廠的銷售總監,但做精工的銷售總監到底什麼樣,我真是不瞭解、沒見過。所以我一定得跟他們去聊,這個是繞不過去的功課,包括聽他們講述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情感觀,這很有意思的一個創作過程。你也在他們身上看到這個職業的共性,同時又看到作為個體的他們不一樣的差異性。

除了在現實中體驗銷售總監的工作和生活,對於明玉的服裝及妝容,姚晨也跟造型師和化妝師反覆揣摩,放棄了千篇一律的職場女精英穿大牌、用奢侈品的固有設定,從人物實際經濟條件及性格考量,改換成了以歐洲小眾品牌為主的服飾;現實中的銷售總監經常開車奔波於各種場合,於是把明玉的高跟鞋都換成了平底鞋;在妝容方面,將眉峰處過於凌厲的尖尖處理得更為柔和,塑造出一個將鋒芒藏於表象之下的明玉,所有的這些細節的處理,都試圖讓明玉看起來更接近生活中的普通人。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微博上的#明玉穿搭#一度成為熱搜

姚晨:她在著裝上的講究不是用穿名牌體現的。因為她要經常見客戶,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從我身上掙的錢全穿在自己身上了,銷售總監們告訴我,他們平時工作中開的都是中檔車。只有從這些基礎出發,才能知道造型、化妝應該怎麼去做,明玉才能最接近真實,而不只是為了美,我覺得角色的真實才是真正的美。

開機後的半個月,是姚晨最焦慮的一陣子。天秤座的她,事事要求完美,在創作中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大至角色的表演,小至頭髮的造型,都讓她輕鬆不下來。表象上的糾結都直指最根本的源頭——怎麼和明玉這個角色“融為一體”。

等熬過了那陣子之後姚晨才明白,一切都是她自己跟自己在打仗:像跟一個陌生人交談,得一點一點地靠近,互相解除戒備之心。

姚晨說,簡川訸導演創作經驗豐富,和演員們合作默契。比如讓觀眾印象深刻的那場明玉睡在酒店浴缸裡的戲,就是姚晨和導演在現場創作出來的。

姚晨:那場戲是蘇明玉喝大了,簡導問我,你想倒在這個房間的什麼地方?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用蘇明玉的思維想了想:我想睡在這個浴缸裡。因為人在嘔吐後,生理上會處在失重的狀態,浴缸會帶來一種安全感;另外那時候的明玉其實很脆弱,她會想像嬰兒一樣回到母親子宮,蜷縮在那裡。創作者之間碰撞出來的火花,會為這個戲增添光彩。

近些年來現實主義題材的劇作紛紛湧現,但對於一位演員來說,離觀眾生活越接近但角色越難塑造:“大家覺得可能你演的不像,稍微一個偏差可能就會遭罵。”對姚晨來說,塑造明玉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同時又可以激發她的創作靈感。

姚晨: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過程,是跟著蘇明玉真正走到她的生活中去,去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物關係,然後把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全部融入進去。小說裡的蘇明玉更加冷酷,但是說實話,我怕這種冷。我覺得這不應該只是在皮相上的一種冷,這個冷裡頭可能還包括了她的自我保護意識、一種不甘,明玉的冷是更復雜更多元的。

所以姚晨在拍戲的過程中一直想辦法在這個冷的基調下找到一抹暖色,讓明玉的形象不再扁平,更為立體。“所以就有了現在的蘇明玉,看上去她正反兩面都有。”姚晨說。

姚晨:演員應該比普通人更敏感,很多時候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關注周遭發生的一切。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樣在塑造角色時,才能把自己對這個世界和人的理解,真正地放到這個角色中,否則角色就很扁平,像紙片人。


3.一種反哺

姚晨被大眾所熟知,是《武林外傳》中的郭芙蓉角色,這讓她一下子就“紅了”。像“中了彩票”的那段時光,她來不及思考和自省,被裹挾著推向雲端:“很可怕,會失控,你沒有任何可以靜下來好好想想的時間……把自己弄丟了。”姚晨說。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過去幾年的思考,讓姚晨收穫了更多的“養分”,也讓她明白身處這個圈子裡安身立命的根基。如今她說:“其實名利才是對人最大的打擊。”

姚晨:最初做演員時,我經常懷疑劇本里寫的情景,我說這可能發生嗎?這個人不會這麼說話吧?那個時候我的視野比較狹窄,也比較幼稚。我當時並不瞭解世間有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有多種多樣的價值觀,當你瞭解的越多,對這個世界看得越透徹,才能對角色的塑造更通透。

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起落、蟄伏,無論是摧毀還是饋贈,如今都被她妥善安放在了創作和角色裡。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姚晨:演員選擇一個角色,一定是自己生命中的某一部分跟這個角色產生了勾連。你會塑造很多不同的角色,當那些角色串聯在一起,會發現他們的精神面貌有共同之處。角色在改變,自己也在成長。所以演員很多時候是要逼著自己更新的,只有你在不斷更新,你的角色才會不斷更新,如果自己的成長停滯,也無法讓塑造的角色發生變化。

作為一個演員,姚晨從來沒有把自己“定型”過,她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我不會輕易把自己定在原地,說我就是這個類型,然後我就只演這個類型,我會不滿足的。”

十分專訪:姚晨 | 明玉,我對你一點也不失望!

2017年,姚晨和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壞兔子影業:“我們是十來年的好朋友,大家希望一起去做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

姚晨說,成立電影公司的初衷是想做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去年上映的電影《找到你》是壞兔子參投的,另外一部由壞兔子出品的電影《送我上青雲》正在後期製作中,這兩部作品都是關注女性生存境遇的。

姚晨:現在的影視劇作品中,女性角色經常是被忽略的,或者是比較扁平的,豐富而深刻的女性角色鳳毛麟角。我希望壞兔子影業能做一些關注女性的作品,一起去改變現狀。我們目前比較關注女性題材,但從長遠看,我更希望未來大家能夠跨越性別,去探討人性。

姚晨曾在一段採訪中提到了黑澤明《蛤蟆的油》序言,這是她一段時間反覆在腦海中出現的句子。

“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醜,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後,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澤明自喻是隻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

姚晨說,她以這個故事自省,併成為了一個喜歡自省的人。這可能也來自於她內心對外界事物的敏感:“我在年輕時候有過一段時間,一受到誤解,就特別想證明,別人一說討厭我,我就想,你為什麼討厭我?我怎麼了?我做錯什麼了?那就是價值觀特別單一的表現。”

對姚晨來說,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角色也會塑造她,這是一個彼此互相轉換能量的過程——

“等你塑造了越來越多的角色,瞭解到人間百態後,心裡的包容度就會變大,變得更有彈性。大家願意怎麼看待我都可以。我自己知道還在愛著演員這份職業,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