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楓
2017年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20億元,排名江蘇省城市第一。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中(地級市以上),蘇州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七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等6個城市,名列全國294個地級市之首。

目前,蘇州下轄5個區(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虎丘區(高新區)、吳江區)、4個縣級市(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和1個工業園區,土地86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100萬人。
在蘇州下轄10個市、區中,經濟總量最高的非崑山莫屬。崑山是中國百強縣(市)之首,經濟總量高達3500億元,佔全蘇州GDP的比重為20%。
(崑山市)
張家港擁有全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沙鋼,是民營經濟十分活躍的地方,同時也是中國百強縣前十強的“常駐嘉賓”。2017年張家港是全年GDP約為2590億元,佔全蘇州GDP的比重約為15%。(張家港市)
常熟市,2017年中國百強縣第四位,僅次於崑山、江陰和張家港。2017年全市實現GDP2280億元,增長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8800元,增長8.3%。常熟GDP佔蘇州的比重約為13%。(常熟市)
太倉市,2017年全國百強縣排名第七位。太倉是蘇州“四小龍”中唯一GDP在兩千億以下的縣級市。太倉市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0億元,增長7.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8.4%2017年太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增速位列蘇州各縣市首位。產值超百億元工業企業2家。目前,太倉市經濟總量佔蘇州GDP的比重是7%。
(太倉市)
以上四個蘇州代管的縣級市2017年的GDP合計9610億元,佔蘇州GDP的比重達到55.5%。沒有這四個縣級市,蘇州的經濟總量將降至萬億元之下。
財經知識局
肯定不會那麼高啊,眾所周知蘇州手下的小弟都很厲害,崑山更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縣級市,
2017年上半年蘇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290.12億,其中崑山地區生產總值1607.11億,張家港地區生產總值1244.88億,常熟地區生產總值1147.25億,太倉地區生產總值625.64億,四個縣級市地區生產總值加起來將近4630億,超過了蘇州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的一半多,可見蘇州的這四個縣級市經濟實力之強,也可以看出大家常說蘇州無錫常州市區gdp差不多是有道理的,
如果去掉這四個縣級市,蘇州將一落千丈,但這四個縣級市的實力也就是蘇州的實力,說去掉它們蘇州就怎麼怎麼樣的說法是不妥的,況且就目前來說是不可能去掉的。反觀無錫和常州,下面的縣級市實力比起蘇州就弱了許多,不過市區實力與蘇州相差不大,如果下面的小弟能多爭點氣的話蘇錫常將又一次驚豔世人。
不管怎樣,希望蘇州能發展的越來越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多做貢獻。
珞珈社
呵呵,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的,蘇州經濟強,地緣是最大優勢,比鄰上海,得天獨厚,另一個優勢就是市轄縣域經濟幾乎無短板,實力較強。沒了崑山,常熟,太倉,張家港,吳江等,就沒了體量優勢,省內座不了老大,在全國的影響也會大大下降!
水木東風
我們不妨通過三張圖更加直觀地瞭解蘇州縣級市對於蘇州GDP的貢獻力吧。
圖一:2017上半年蘇州在全國主要城市GDP排名:
圖二:2017年上半年蘇州市六區四縣級市GDP比較:
圖三: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出爐:
從三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上半年中,蘇州在全國城市的GDP排名中位居第7,江蘇省內第1。而在蘇州市中的六區四縣級市GDP比較中,縣級市崑山、張家港、常熟排名前三,太倉第6,並且這四個縣級市同時是國內百強縣級市的第1、3、4、12名。可以說蘇州整體GDP中有一半是縣級市GDP撐起來的(4624.88/8422.62=55%),其經濟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簡單瞭解一下蘇州這四個縣級城市,每一個都獨具特色。
蘇州GDP第一名:崑山市1607.11億
崑山市是位於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相連,東與上海市嘉定、青浦交界,西與蘇州市相城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接壤,南部水鄉古鎮周莊鎮與吳江區毗鄰,通達浙江,下轄10個鎮、3個國家級園區 。總面積927.6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佔23.1%。崑山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市之首。是蘇州“四小龍”的領頭羊,這座“最具臺商投資潛力”的縣級市以927.68平方公里的土地坐擁上千家臺資企業。2016年以3160億的GDP位居全國第一,佔整個蘇州市GDP總量的五分之一,並在2006年至2016年連續十一年位列中國百強縣的第一位。
蘇州GDP第二名:張家港1244.88億
蘇州GDP第三名:常熟市1147.25億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中國“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成員,還是中國國家生態市之一。 常熟文化屬吳越文化,常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常熟位於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的前列 。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為5A旅遊區。常熟是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四名。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2017年11月,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蘇州GDP第六名:太倉市625.64億
太倉是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七名。2017年12月7日,太倉被推選為“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目前,太倉德資企業畝均產值達825萬元,畝均稅收50萬元,人均稅收10萬元。這使得太倉成為中國德資發展最好、密度最高、經濟效益最明顯的地區之一。
華爾街見聞
首先,蘇州沒有現在下面的縣市就不是蘇州了,蘇州幾千年來最起碼就是府城的級別,下轄幾個縣很正常,其實蘇州在唐代已經分出一塊了,那就是華亭縣,後升級為松江府,就是上海前身,北宋南部設秀州,後成為嘉興,解放後為了大上海的菜籃子供應把蘇州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劃給了上海,也就是說現在的上海和嘉興絕大部分都是從蘇州分出去的,難道還要拆分蘇州的縣市嗎? 其次,如果從蘇州分出去的縣比呆在蘇州發展的好,那麼還可以作為一個拆分的理由,可是現在上海的效縣和嘉興的發展都比蘇州的縣市差,還有理由拆分嗎? 最後,中國都是廣域市的概念,不能把城區和郊區徹底割裂來看,特別是蘇州由於城市地位低,加上計劃經濟時代把蘇州定位為糧油水產供應基地,國家工業投資很少,因此導致蘇州城區面積很小,城區經濟差,不過現在是市場經濟,蘇州發展還行,目前絕大部分城市GDP主要是靠工業,蘇州城區面積小,加上古城要保護的原因,創造GDP的工業部分主要在城區周圍和效縣,這是分工問題,不是主城區強弱的問題,就像上海GDP的貢獻也在真正的核心區外,以前上海真正的核心區就主要是幾個租界,面積很小的,只是上海政治地位及定位的原因,把效區早就建設成核心城區了。因此,蘇州是千年一體,也不會再分拆了,而且,隨著蘇州城區的不斷髮展,工業還會往縣市轉移,核心建成區的GDP佔比也許還會下降,但大蘇州的實力在增強,蘇州不靠壓榨縣市發展自己。
平定大江南
大家都知道截止2015年,蘇州下轄5個市轄區、1個工業園區,並代管4個縣級市,全市面積8488.42平方公里。而蘇州總人口為1062.57萬(2016年常住),678.2萬(2016年戶籍)。2017年上半年,蘇州市轄各區、縣GDP如下:
1、崑山市GDP收入:1607.11億
2、張家港市GDP收入:1244.88億
3、常熟市GDP收入:1147.25億
4、工業園區GDP收入:1146.74億
5、吳江區GDP收入:872.57億
6、太倉市GDP收入:625.64億
7、虎丘區GDP收入:578.02億
8、吳中區GDP收入:535.61億
9、相城區GDP收入:338.63億
10、姑蘇區GDP收入:326.17億
從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太倉市,蘇州代管的其他幾個縣級市分列蘇州經濟排名前三。而蘇州市轄區(中心城區)經濟相對不如幾個代管縣級市。我們就看到了,如果沒有那四個縣級市,蘇州市轄區的經濟總量將嚴重縮水,按2016年底的14400億元GDP來算,蘇州要去掉至少8000億的GDP,所剩6000多億真的只能跟沒有縣的東莞差不多了!有這幾個縣級市撐腰,蘇州說話可以硬氣點,但如果除去四個縣級市,蘇州就什麼都不是,只能真正履行她的地級市職責了!
京滬漢穗深港澳臺
蘇州如果沒了崑山,常熟,太倉這些縣,GDP還會那麼高嗎?
小白認為這些縣的經濟不是因為蘇州才發展的,大家都是背靠上海好乘涼。
所以不是這些縣怎麼怎麼厲害,而是因為他們靠近上海,所以只要他們在上海邊上,只要不蠢不傻,都會接受上海溢出來的資源。
所以,+入把崑山,常熟,太倉這些縣從蘇州劃出去,蘇州的GDP肯定會下來很多。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問題就同樣適用於問上海如果沒了嘉定、松江、青浦,GDP還會那麼高一個道理。城市資源再牛逼,也得有足夠體量盛得下啊!不然各個城市也不會擠破頭髮展新區新地盤呀。
把城市的體量減出去那麼多土地面積,就好比割自己的肉一樣,肯定GDP會下來呀!
白頁說
還多少盯著蘇州的各個縣市高GDP,首先不說這些縣市也是蘇州帶領發展起來的,你說刨去縣市,蘇州少了一半人口,一多半土地,然後跟你整個劃區的比總GDP?比人均GDP,比單位面積產出,公平吧!誰敢拿來比?
武陵君1
崑山,常熟,張家港,太倉都是後面併入蘇州管理的,去掉這些,蘇州的確gdp大縮水,但是蘇州作為地級市,即使沒這幾個縣級市,他的gdp也是非常不錯的。不過這幾年雖然這幾個縣級市併入了蘇州,但協同管理上還是要差不少,比如蘇州去常熟的高速路居然還收過路費,我也是震驚了。
Senior_DR
應該是,不是背靠上海,崑山,常熟,太倉GDP還會這麼高嗎?那肯定是不會的,上海工業也江蘇靠上海的城市,江蘇蘇州下崑山等縣市這些城市也是得益於這些城市靠上海得到大發展。要是不是背靠上海,那他們什麼都不是,他們做生意沒有浙江,福建人的精明,他們可能熱衷於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