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五四青年節之際,北京回龍觀醫院團委聯合宣傳中心推出了“青之春•勵志行”青年先鋒榜樣系列內容,為大家講述青春故事,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夢想,以青春的姿態守護百姓精神健康!今天守護君挑選了其中的一篇,與您分享一次特殊的網絡“直播”。

眾所周知,精神障礙患者病程長,不易治癒,且疾病容易反覆,患者接受治療的週期相對較長。對於他們來說,除了藥物治療,親屬的關愛是其緩解甚至克服由精神疾病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性障礙的關鍵。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探視作為患者與家屬情感溝通的紐帶,始終貫穿於住院治療的整個過程。家屬定期的探視有利於保持患者的情緒穩定,但受時空條件所限,親友往往無法及時趕到醫院探望患者,還有部分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年齡較大,探視一次特別不容易。

為了方便及滿足精神障礙患者和家屬的探視需求,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北京回龍觀醫院開展了遠程探視服務。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我陪患者做“直播”

劉書紅是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病房裡的一名青年護士,自打醫院開展了遠程探視服務,她便榮幸地成為了陪伴患者進行網絡遠程探視的“直播專員”!讓我們來走進這次直播,聽聽她的心聲:

故事一:有這麼好的免費遠程探視服務,孩子住在這俺們特別放心!

在陪伴患者“直播”的過程中,我遇到過這樣一位家長,他14歲的孩子住到了我們醫院,他用半普通話半家鄉話和顫抖的聲音告訴我:

他家裡包了好幾畝果園,患者還有一個3歲的妹妹需要照顧,給患者辦好住院手續後就得趕緊回家打理果園,而且來北京的車票太貴,經常來看孩子實在負擔不起。可一想到把他一個人放在北京很不放心,擔心孩子會因為想家、想父母,不能踏實住院。

看著眼前這位滿頭大汗、眼裡還噙著淚花的父親,我能感受到他的焦慮與擔心,這樣的家屬和患者不正是我們遠程探視服務最想要幫助的人群嗎?我隨即向這位父親介紹了遠程探視服務的相關內容,並幫他下載了遠程探視軟件。

得知可以在家裡與患者進行遠程探視,隨時瞭解患者的動態,家屬的心很快平靜下來,並頻頻向我道謝,同時感謝醫院可以提供如此周到和現代化的服務項目。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他說:“俺把孩子送到北京回龍觀醫院,真是來對了,有這麼好的免費遠程探視服務,孩子住在這兒,俺們特別放心!”

故事二:
通過遠程視頻探視讓患者感受家的氣息!

還有一位外地患者,父母年齡較大,來北京一趟特別不方便,也不會安裝遠程探視APP,他的姐姐在北京上班,所以每次都是姐姐來探望他。春節期間,姐姐要回老家過年,他也非常想念父母,也想回家跟父母團聚,但由於病情尚不穩定,還不適合出院。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瞭解情況後,我主動和患者姐姐聯繫,告訴她:“我年三十和初一都值班,您可以用手機下載遠程探視APP,回家過年的同時,讓父母和患者通過遠程視頻探視見上一面,也讓患者感受家的氣息。”

記得從準備工作到開啟視頻直播再到陪伴患者揮手告別,我一直沉浸在幸福與感動之中。因為我的家也在外地,我深知患者與父母身處異地的思念之情。由於堅守崗位,年三十兒我無法回家與父母團聚,但是能夠陪伴患者做這場特殊的“直播”,我一樣感受到了回家團圓的幸福和喜悅。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她是醫院裡的“直播專員”:見證遠程探親的團圓與喜悅

所謂醫者,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更深切地體會到,對於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更需要一直去陪伴!在病房裡,除了醫護人員相守陪伴,我們更渴望利用新技術,架起一座橋樑,使家屬能更溫暖的陪伴患者。能做患者探視“直播”的陪伴專員,我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