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灭大顺政权的急先锋
明末降将叛臣里面,最出名的无疑是吴三桂。毕竟引清军入关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剃发降清的吴三桂表现很积极,就像哈士奇遇见新主人一样急于表现无所不用其极,山海关大战李自成败退,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新王爷马不停蹄率部队尾随追击李自成部队,再次给李自成造成很大损失,被激怒的李自成大怒,将随军羁押的吴三桂父亲吴襄枭首,并将吴襄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到北京的李自成越想越气下令将吴家三十八口斩首。
杀父灭门之仇不共戴天,鉴于吴三桂和李自成大顺集团仇深似海,所以多尔衮也乐得让吴三桂部队参与征剿李自成。
在攻打李自成大顺政权时,吴三桂的表现也很卖力,清军两路攻打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等军由大同向榆林进兵,然后,从陕北南下西安。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等部,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李自成在潼关和多铎部作战不力潼关失守,而阿济格部也攻陷了榆林,李自成见大势已去,率残部,经蓝田、商州,走武关,退入襄阳 ,准备夺取江南作为反清根据地。
但是机警的多尔衮怎么可能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他下令清军主力南下追剿李自成,吴三桂从阿济格积极参与作战,李自成在武昌附近再次被清军大败,在败退到湖北时,李自成离奇的在湖北九宫山时,被当地民兵武装杀死,至此大顺政权瓦解。

潼关之战

清军入关初期局势图
被“暗中观察”的平西王
在李自成身死,大顺主力基本被消灭之后,多尔衮便将吴三桂从前线调回,让其率部前往锦州驻扎,这很明显就是不放心你,吴三桂又不是傻子,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表现出一副积极的样子,欣然前往。
吴三桂在锦州一呆就是两年多,在次期间他再也不提为君父报仇这样装逼又讨嫌的话吴三桂了望风转舵,称崇祯为“故主”,在给朝廷的奏折中不断说自己“矢忠新朝”。
由于各地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清朝兵力明显不足,于是多尔衮便让吴三桂率部入关,与八旗将领李国瀚参与剿杀陕西甘肃一带的抗清义军。在此期间,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清朝的忠诚,彻底泯灭了人性,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杀戮无辜群众及抗清义军以百万计,
关于吴三桂的屠城史料多有记载,比如《蒲城县志》和《清世祖实录》就曾记载,“三桂、国翰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
吴三桂在西北的杀戮表现,让朝廷对其赞赏有加,经过几年的暗中观察,吴三桂终于被清朝认可,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一样被看成了自己人,终于不用给朝廷称臣了,可以自称奴才了。
在北伐中龟缩
顺治八年(1651年),吴三桂和李国翰一起率军入川,但是不久,南明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有可能成功的北伐开始了。
1652年,南明永历政权接受了孙可望联合抗清的建议,定都安龙府。不久,以大西军余部为主体的明军对清军展开了全面反击。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击毙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全省;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击毙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同年,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复川南、川东。孙可望亲自率军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东南沿海的张煌言、郑成功抗清军队也乘机发动攻势,接连取得磁灶大捷、钱山大捷、小盈岭大捷、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连串胜利,并接受了永历封号。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恢复到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两省大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
出兵四川的刘文秀差点成功,刘文秀收复四川大部,吴三桂和李国翰退守四川北部保宁,但是刘文秀犯了骄傲轻敌的重大失误,竟然率领四万大军强攻保宁,还主动断掉自己后方的浮桥,以图“背水一战”。结果清军困兽犹斗出城反攻,明军初战受挫后,因后路被断陷入大乱,南明军队损失惨重,刘文秀退守川南,清军险胜。连吴三桂战后都叹息:“生平未尝见如此劲敌,特欠一着耳。”
虽然击败了刘文秀,但是由于此时南明部队实力依然强大,吴三桂率部与南明部队在川南附近长期对峙,几年之内毫无作为,陷入了相持战。
“云南王”吴三桂
但是形势大好之下,孙可望居然妄想称帝,置联明抗清大局于不顾,结果内讧大起,大部分南明军以大局为重,孙可望失道寡助,投降清朝。
孙可望的投降让清朝大喜所望,西南军情虚实尽被清军知晓。
公元1658年,清廷决定分三路大军攻贵州:平西将军吴三桂同都统李国翰领北路军从四川进攻,征南将军卓布太领南路从广西进攻,靖寇将军罗托同大学士洪承畴领中路,从湖南进攻。
1659年,清军攻下云南。而此时郑成功在东南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南京危在旦夕,清军又急忙将主力调往江,此时吴三国的老搭档李国翰病死,为了云南的稳定,清朝允许吴三桂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除了让吴三桂独承方面之任,而且在一切军事活动中也“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至此,吴三桂终于成了真正的有地盘的藩王,“云南王” 诞生。
閱讀更多 我家的貓叫皮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