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優酷總裁楊偉東:優愛騰仍在虧損,是商業模式有問題

影視行業的“數日寒”,內容從業者體感再明晰不過。

優酷秋集發佈會上,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直言,上到影視上市公司股價疲軟、IPO受阻、融資困難,下到內容層面,大IP、流量明星、大投入都不再是靈丹妙藥,橫店劇組銳減,“去年此時,橫店有60個劇組同時開場,但現在只有15個。”

而造成影視內容行業當前亂象的原因,楊偉東直指優愛騰及幾家衛視的過度競爭。因為存在內容需求大與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等資源稀缺的矛盾,在生產方式不變的情況下,長時間生產精品是概率問題,短時間批量生產精品註定是偽命題。

且受按集數銷售的利益驅動,動輒七八十集的國產劇,劇情注水近幾年非常常見,都市言情劇、古裝偶像劇等品類尤其是重災區。近期,因劇情注水而壞了前期口碑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就是案例,編劇張鳶盎都被迫輿論承認劇情嚴重注水多達20集。而為搶佔潛在爆款內容,視頻平臺們得為注水內容買單,各家間的競爭助長注水的風氣,導致惡性循環。

應對普遍劇情注水,用戶也會“用手投票”。近兩年,視頻網站很“貼心”的增添了倍速播放功能,用戶可依照需求調整到0.5倍-2倍的播放速度。但在楊偉東看來,倍速觀看表面是體驗創新,實質一定程度是用戶對注水內容的反抗。

儘管現在影視寒冬,楊偉東強調文娛的價值需迴歸好內容,但這並非意味著當前亂象的根源之一平臺在內容領域的競爭就消停了,好在近期限薪令等政策或能在內容注水方面有正向作用。接受36氪等媒體採訪時,楊偉東表示優酷對內容的投入一定是持續的,現在整體競爭格局較穩定,三家競爭未來將持續一段時間,目前沒辦法預期具體時間。但他指出,三家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盡相同。

從當年30多家視頻平臺的激戰,到現在優愛騰三家鼎立,版權價格近年持續攀升跟過去平臺過度競爭有關,而這種由視頻平臺一手推高的“玩法”,近年一直在反噬平臺,以至於現在三家誰都不提盈利。

此外,楊偉東還提到一點,“三家視頻網站仍在虧損,是因為商業模式存在問題”。具體而言,視頻平臺仍延續以往電視臺與播出平臺的版權交易模式——一次性產購買賣。在他看來,商業模式只是純粹的廣告和會員買斷模式,簡單的產購買賣關係沒有問題。但隨著頭部內容的投入逐漸增大,內容的價值無法僅僅靠廣告和會員來充分消化。

那麼,視頻平臺應如何解題?楊偉東表示,三家選擇的共同打法是生態,比如愛奇藝的蘋果園,優酷的阿里經濟體,各家都對生態越來越重視。甚至他判斷,資金的投入,未來或許連三分之一重要性都不到,更重要的是整體生態能力的整合和協同,包括利用產品、技術創新式運營生態,“這可能是未來競爭的一個核心點。”

就像現在優酷講起了技術改變娛樂的故事,今年秋集發佈會也闢出了大量時間談論技術,比如,在劇本的選擇調整,角色選擇、宣發方面都有優酷大數據智能預測平臺魚腦的用例;優酷新改版的App用到技術算法與人結合的複合信息流推薦,優酷COO兼CTO 莊卓然告訴36氪,它會依據用戶興趣、時空場、等因素匹配個性化推送。愛奇藝早前也說過不少AI+娛樂的未來娛樂形態,各種智能創作、智能生產、智能播放、智能標註等。

此外,楊偉東還強調了IP後衍生環節價值對當前存在的商業模式問題的扭轉。他提到海外市場,文娛後衍生價值佔到三分一,但中國才剛開始。像現在很多平臺方內容方各自為政,以至於中國沒多少頭部IP,且很多IP越做越小,越來越爛,頭部內容的後衍生開發更只會理論存在,無法形成規模化的商業模式。而當前其實後衍生環節已形成一定價值鏈雛形,如在IP的系列化開發、跨界衍生運營、內容與線下體驗的結合、線上線下一體的偶像經濟等方面。

但優愛騰想徹底擺脫現在商業模式的限制還需要些時日。畢竟像想建成迪士尼多元化收入商業模式的愛奇藝,現在除廣告和會員營收外的其他收入,也僅佔了兩成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