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小闹闹
袁术瞧不起袁绍,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实际上,袁绍在家族中的地位远胜袁术,而且年轻养名之时,袁绍已经在士人圈中名声显赫,袁术起步就比袁绍晚,争名也争不过,只能自己生闷气。
下面是笔者制作的“东汉汝南袁氏谱系”的部分。
袁汤的子孙中,袁平的长子身份存疑,只有华峤《汉后书》说他是长子,即便如此,也没有子嗣记载,所以很可能是庶子。所以在范晔《后汉书》中,范晔说袁成才是长子。
袁成又很早逝世,过世时,儿子也死了,这时候,袁逢把自己的庶子袁绍过继给兄长袁成,如此,袁绍的庶子身份成了袁成的嫡子。要知道,在汉代,嫡子是有继承权的,庶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可以说,生父袁逢此举也是为了袁绍好,为他前途着想。
王粲《英雄记》里说袁绍在幼年时,“二公爱之”,这“二公”就是生父袁逢和叔父袁隗了。也由此可知,袁绍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
历任内外
袁绍年纪轻轻,十多岁时就入朝担任郎官,在弱冠(二十岁)时,就出任地方县令:濮阳令。濮阳是兖州东郡的郡治,比一比当时的人,有几个能有这样的仕途?很多地方士人在20岁时恐怕还在地方政府的小部门里为了生活糊口吧,袁绍他就已经历任内外了(在朝廷、在地方做官)。
袁术也是如此,他和袁绍比无非年龄小很多,袁术上面还有个亲哥哥袁基。袁术早年也在朝廷、地方做官,也非常张狂。
据说他在担任朝廷的北军的长水校尉时,就喜欢在京城的街道上“飙车”,于是当时的人编歌谣说他是“路中悍鬼袁长水”,可见其平时在京师人眼中是多么的嚣张。
袁绍虽然没有袁术那么张狂,但是也很讲排场的,据说他从濮阳返回老家为母亲(袁成之妻)办理丧事的路上,车队浩浩荡荡。当他快到汝南郡边界时,他赶紧把车队解散,自己坐一辆小车回家,别人问为何,他说:“我怕许子将说我坏话啊!”
原来,汝南的许劭(许子将)以月旦评来评价士人行为得失,袁绍也不得不畏惧,同时也说明,袁绍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的。
兄弟争名
袁绍为母亲办理丧事后,选择了服丧三年,接着又以为父亲补丧三年为由,前后六年,在家乡隐居,不出来做官,他这就是养名的举动。
六年之后呢?袁绍又因为对当时的“党锢”政策不满,选择去京师雒阳隐居,同样不做官,反而跟某些被通缉的党人私下结交,以此养名。
大概也是在这段时间,袁术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他也想养名,结交党人,但是收效甚微,有史记载的只有南阳宗承、下邳陈珪、河内张范等人和他关系不错。
当时的党人领袖是何颙,何颙和袁绍结为死党,却不肯搭理袁术。为此,袁术私下气的发狂,甚至他在一次聚会上对宗承说:“我总有一天要杀了何颙的!”宗承义正言辞劝住袁术,袁术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松口放弃这个想法。
简单的说,袁术和袁绍争名,从在雒阳这个时期就有了。
袁绍作为袁汤的嫡孙之一,他在平辈兄弟们的声望也是最高的,所以士人们在看到汝南袁氏新一代人物之时,自然都会以袁绍为首。
袁术费尽心机也比不过袁绍,暗中只能用袁绍出生时身为庶子的事来抹黑,贬低他了,其实呢?对于袁术来说,也就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浔阳咸鱼
袁术和袁绍是同一个爹,却不是一个妈生的。袁术是嫡长子,而袁绍则是小妾(甚至可能是婢女)生的。笔者认为这是袁术始终看不起袁绍的根本原因。

(袁绍和袁术)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话是这么说,其实古代的婚姻制度一般是一个正妻和几个妾。在官宦之家,妻妾当中正妻的地位是最高的,而妾只能听从于正妻的发号施令。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的地位比妾还不如,那就是通房丫鬟,也可以说是婢女,就是男主人可以喜欢她,宠信她,但是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通房丫鬟生的子女,那地位就更低贱了,比奴才可能要稍微好一点。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大家知道吧,他在贾府可以说是整个家族的掌上宝,天之骄子。其实贾宝玉还有一个弟弟叫贾环,以贾政的地位来看,按理说贾环也是他的儿子,地位应该也不错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贾环在家里被长辈和兄弟姐妹们看不起,连那些趋炎附势的奴才也看不起他。这就是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宗法规矩,历来讲究嫡庶差异,长幼有别。
袁术和袁绍就是这种情况,虽然袁绍比袁术大,可袁术是嫡长子,而袁绍只是小妾甚至是婢女生的,还被过继给了他们的叔叔袁成,这在当时的地位差距很大。袁术打心里就看不起袁绍,用袁术的话来说,袁绍就是他们家奴才的种。
(袁绍)
更让袁术无法接受的是,袁绍的运气一直很好,而且在个人能力、人脉资源和诸侯整体实力上都比袁术强。所以袁术不仅看不起袁绍,还非常嫉妒他,但自己又无可奈何。
(袁术)
其实袁绍和袁术都属于半斤八两的角色,他们没有看清曹操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可是在关键点上抉择又迟疑不决,一个比一个蠢。
袁术和袁绍两兄弟的关系一直不和。一个看不起对方,一个又处处要与之争强好胜。袁术和袁绍总想抓住机会和对方一分高下,甚至不惜拼得你死我活,这也导致他们最终被曹操灭掉。
我是最爱谈历史,分享有趣有料的原创历史知识和观点,欢迎点评和关注。
醉爱侃足球
爹虽是一个爹,但俩人的母亲不同,地位也就相去甚远了,古代讲究门当户对,袁术的母亲是他们父亲袁逢的正室,自然生下的儿子和女儿就是嫡子嫡女;而袁绍的母亲则是袁逢私下与人结合生下的孩子,身份低下,子凭母贵,古代的宗法观念导致嫡出与庶出在家庭里面地位的千差万别,所以凭这一点来说他俩是不在同一起跑线的。
不过事有转机,袁绍自小就被过继给袁成为子,这下在宗法上袁成成了袁绍的父亲,凭借着这点袁绍和袁术在两个家庭地位上是相差无几的,但熟知内情的人却知晓袁绍的真实身份,因此作为袁逢嫡子的袁术自然也明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所以袁术从内心是看不上袁绍的。
虽然袁术看不上袁绍但也不影响袁绍的发展,因为他俩头上顶着的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靠着这个头衔,再加上俩人的努力,英雄辈出的乱世时代,他俩都拼出了一片天。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诛杀宦官时,袁术已是御林军统帅,地位超过袁绍,此后,袁绍的事业发展更快。
袁术看不起袁绍,因为袁绍不是正妻所生,而且被过继。两人的父亲袁逢,酒后临幸侍女,生了袁绍;之后,正妻梦见太阳入怀,生下袁术,认为袁术必将大富大贵,袁绍也就被冷落。袁逢的兄长袁成去世,膝下无子,就把袁绍过继了过去。
过继到袁成门下,袁绍迎来事业起飞的机会。袁成是左中郎将,能力很强,仪表堂堂,做官清正廉洁,名声极好。在这个背景下,袁绍的名声也很好。袁绍的亲生母亲去世,袁绍守孝六年,闭门谢客,名声越来越好。
隐居期间,袁绍认识了张邈、何颙、许攸等人,还有三教九流,一帮人天天在家里喝酒吹牛、舞刀弄枪。袁绍叔叔袁隗听说,认为袁绍此举会给家族带来大难,强令袁绍去做官。
如果天下承平,袁绍无论如何没有袁术事业发展快。兄弟俩逃出首都后,袁绍的死党都跟了过来,帮助袁绍很快统一了北方四州。
九州历史
一
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不是亲兄弟。
同一个父亲,不同一个母亲,这在历史上的大家族中是有很大区别的。
和皇帝立太子要立嫡立长一样,大家族中选接班人一定要选正妻生的大儿子,袁家也是如此。
袁术天生就是接班人,而袁绍天生就接不了班,这两个的的命运在刚开始看就是这样的。
妻妾成君对于历史上的名人来说,并不是稀奇事。袁家四世三公,名门望族,自然也是如此。
妻妾之间争风吃醋,连上自己的孩子也会加入进来,袁术和袁绍小时候自然也存在竞争。有竞争自然有比较,作为根正苗红的袁家接班人,袁术自然会看不起袁绍。
二
人的命,天注定。
命运,命运,命由天定,运在人为。
出身不好,并不一定将来的前程就差,所以不太相信现在人们经常讲的阶层固化。
袁绍知道,自己当不了袁家的接班人,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所以学习非常勤奋,在班上是学霸级的人物,老师和同学都比较重视他,他的同学就有曹操。他们从小就是好基友,但并没有一辈子。
袁绍由于成绩好,所以在当时的士子中名望很高,最后进行京城做官。
袁术继承袁家在安徽附近的基业,而袁绍则在反对董卓失败后,去了河北,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北方四郡。
这时袁术心中就更不平衡了,他说,那个小老婆生的,真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三
其实到了清朝,甚至民国,中国社会也是如此。
话说,清朝一个姓尹的才子,也是小老婆生的,同样是学霸级人物。因为考中了状元,而大老婆生的儿子只是凭花钱才搞了一个秀才。
大老婆是一个母老虎,听到这个消息后,各种嫉妒羡慕恨,直接拒绝他回家。
后来,雍正皇帝知道了,就直接送他回家,他才进了家门。因为他们家就在北京城,他父亲还是退休官员。
这就是说,人投胎很重要,如果投错了一点,就算出生在豪门,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新知传习阁
袁术袁绍是同一个爹,但绍是过继给绍的叔叔袁成。他们袁家是东汉相当有声誉望
族出身。曾祖父袁安开始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两人父亲袁逢为司空。叔父袁隗为司徒。伯父袁成为中郎将。袁绍小时给了袁成作为儿子。他还是小老婆生得的,当爸爸的,又是中郎将。当然没有司空的嫡糸儿子袁术牛气,袁术自认为嫡系之人,加上高祖袁安是司徒,祖父袁京是蜀郡太守。父亲是司徒是家势汹汹,权势汹汹自己以为是胜似天下为王,自已又早就是东汉未年虎贲中郎将,后是前将军,南阳太守,建安二年(197年)又在寿春称为仲家皇帝。肆意搜刮民财,广采遍选后宫美女,骄傲霸道,何等的气派和荣耀势倾天下。可是袁术和表绍早就不和天下皆知。虽然东汉未年南面有袁术集团,北面有袁绍集团 都是非常强大成雄。在东汉未年成霸似王,但是干到底最后都没有结果,袁绍在三国演义里介绍很多,再没有必要多说。他为盟主破产后,更是没有承认从弟袁术为皇帝。他们相互之间斗争非常激烈。袁术虽然在董卓专政时,就被立为大将军。他却头脑十分清醒地认清了董卓,有狼子野心。和哥袁绍一起借机脱离董卓,同时帮助哥哥组织主持各大割据势力联合讨董联盟。并把成功地把长沙太守孙坚拉宠到自己手内。为自己争锋开道,从长沙北上入盟就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使自己稳当占据了南阳郡的三十七城,五十五万户,二百四十万的人口的东汉的农业商业是第一富郡十分发达地盘。南阳旁边的汝南郡,又是袁氏家族世代占据乡里,所在东汉第二大富郡,也拥有四十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口,三十七城。是家族势力军事集团力量的最强大的经济基础根据地。还得到刘表上表汉天子,让袁术成为正言顺地当南阳太守,当然袁术也让孙坚成豫州刺史。在东汉未年有如此基业的人,可以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乱世存在是天时,有孙坚在手,为江东猛虎,忠勇善战,军事才能,都是首屈一指的战神孙坚为人和,兼得跨荆豫二州则为地利。是早期成为天下最强最富最人多城富之地的霸主。无人敢与争锋之势的军伐。有指挥权使得孙策敢于联盟军事对董卓斗争不利,曹操大败而归之时,群雄军团观望不进之际,也敢发起攻击,逼走董卓,一路杀进洛阳。袁术地盘和势力影响进一步更加扩大。当然。从此以后也不把盟主袁绍,放到眼里,狼子野心想当皇帝想法逐渐渤涨,当然有了想做皇帝梦想以后。找借口拒绝和破坏联军,不与哥哥袁绍合作 ,从此以后,愿本哥俩就不好关系,再次开始渐渐地势如水火了。开始是袁绍对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吏不承认,又任命了周喁来干去做豫州剌吏去捣乱,结果肯定是孙坚和周喁如一山不容二虎必然冲突起来。周喁被孙坚屡战屡败给打跑了,连周喁的哥哥,扬州刺史周昴也被袁术敲打一通,周喁去救都被打得大败,大获全胜。袁术从此成为占有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南阳的霸王。但袁绍被弟弟袁术所瞧不上后。当然不是弟弟小看人物,省油的灯,他针对袁术展开一系列的外交行动,把袁术变成了众雄打击的目标。袁绍还利用董卓毁了洛阳西走长安后,准备抛弃汉献帝再确立新君,以便于自已驾驭。选中软弱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可袁术早有自立为帝之心。他假借维护忠义,坚决反对袁绍,另立刘虞为帝。袁绍的计划没有得实现,但还是派去张岐见到刘虞,却被断然拒绝,让刘虞干别的也拒绝了。袁术在沾沾自喜时,也成为群雄枪打出头鸟的目标, 他还以为比哥哥英明想当然成了群雄领袖而臭美,到处说三道四燃风点火,制造出各种不利于团结事端,弄成了损人不利己,不但和堂兄袁绍反目成仇。又同好友刘表翻脸无情。树敌过多过快结果没有成盟主必然失败告终。袁绍是袁成的养子。母亲又是婢女,袁绍在亲父家里地位应是相当低贱的,不是被认为是四世三的嫡系继承人。但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父袁逢叔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即早成年少为郎,成为年令不到二十岁的大县濮阳县长,在父亲死后,隐居在洛阳。却是表面隐居,不妄通客宾,却暗中广交结党人和侠义之士。成为当时名望很高有相当号召力的人物。在曹操倡仪反董联盟十几路军团中被推成是袁绍成为各各军伐头领盟主,袁术却行事放纵,不听号令,更当然不愿意见到袁绍想废献帝立刘虞为帝。兄弟因此积怨翻脸,袁术转而与幽州公孙瓒及陶谦结盟。自封为盟主,就是为与袁绍相互争雄争霸,袁术一方早先占有上风,但袁绍的群雄依然跟附袁绍,袁术却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已家奴(袁绍)也不追随自己。还写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孙坚讨刘表战死后。他同朝廷仼命兖州刺吏金尚,黑山贼人,匈奴于扶罗,就去攻打曹操,被曹操打得大败。袁术退保雍丘,又南回寿春。守将陈瑀却不让他入城,再退守阴陵,回军攻击陈瑀。陈瑀逃到下邳。袁术率军攻下九江郡。杀死扬州刺吏陈温,成为扬州牧。197年相当迷信地袁术,认为神秘预言说“代汉者当涂高”认为是自己,又从孙坚处获玉玺后,在寿春立自己为天子皇帝,名号仲家,置公卿,祠南北郊。当然惹来曹操的反感反对要打击。联合刘备捍卫侵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地位。袁术也成为众雄打击的自标。并且遭到自家联盟孙策,吕布叛盟,曹操各方的打击。孙坚自先江东自立。又被曹操第二次击溃。又碰上大旱天灾,连连年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部下发生叛乱逃跑自立。他还是侈滋甚嚣,媵御数佰。陈简,雷薄再
叛乱掠粮草奔于灊山后,他的朝廷也就日暮图穷了,想投奔袁谭,却让刘备挡住再回寿春,呕血而死,他从弟袁胤率领袁术家族,剩余人员跑庐江刘勋处,孙策破刘勋得袁术刘勋妻子。有女嫁孙权,儿为吴国医生。袁绍,袁术是一爹两妈亲兄弟不团结争锋斗气,都想各自成霸,都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袁术自己成为皇帝。袁绍不支持,却想统一天下后,在打算,互相斗争,成为路人,不管相互对方死活。把两付相当好王牌,打成一踏糊涂,让人个各击破自己失败被消灭,还相互攻讦,相互扺毁。成为同室虽然没有操戈但相互拆台的敌人。是让人可笑,又可恨的历史悲剧。在东汉未年凭袁绍声誉,袁术的实力,一南一北形似铁钳夹击,出可攻,退可守,战则胜,联必霸。统一华夏。也不是很困难之事。但不团结还斗争都最后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真是活该。
ww3721王建文
这主要是生他们的母亲地位不同造成的。
中国古代,在继承上是嫡长子继承制,在一个家庭中,兄弟之间的地位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母亲,如果是正室所生,则是嫡子,比妾(庶)的儿子地位要高,其次才由长幼决定。
袁绍虽然是袁术的老大哥,但是袁绍的母亲是妾,袁绍就是庶子,而袁术的母亲是正室,袁术虽然比袁绍小,但是是嫡子,地位自然要比袁绍高。
另外,袁术占领的地区也是比较富庶的扬州等地区,实力雄厚,丝毫不逊于袁绍的实力。
因此,袁术看不起袁绍。
所不足之处还望补充,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欢迎关注津城沐雨哦。
津城沐雨
因为袁术的妈妈是正妻,袁术是嫡长子,袁绍是小老婆生的。在古代,嫡庶之分很厉害,按理说袁术应该比袁绍更优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但是袁术这个人属于志大才疏性的,尽管自己没有多大能力,因为根正苗红,所以才一再被别人举荐,做了后将军,后来盘踞在淮南。
袁绍和曹操相比,有点差,但是比袁术强。最后二人都死于曹操手下。可见两个人联手才能对付曹操。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李治亚文史博客
首先,袁术是嫡长子,是家庭法定继承人。而袁绍是庶长子,也就是丫鬟生的。
其次,袁术得到的资源远远超过袁绍。这从两人的官职就可以看出来。袁绍出走山东前只是西园校尉,董卓安抚授予了渤海太守。而这个时候的袁术是后将军,行南阳太守。后将军是当时仅次于车骑、骠骑、卫将军、前左右将军的天下第七军职。
最后,袁绍年轻时被过继給叔叔。所以才得到了读书上进的机会。叔叔死后,袁绍又带着叔叔的财产回家,給嫡母也就是袁术母亲补了孝期才算正式回归。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说他是婢生子。
至于袁绍能力强过袁术,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没有黄巾起义,袁绍没有可能迅速出头,只能按部就班积累声望,从郡县基层逐步晋升上去,当然不会那么轻易被何进招揽,更不会成为西园校尉。
四川達州
凡是小老婆生的,当时地位特别低,等于奴隶,类似冯小刚《芳华》主角被家里当累赘逃命那样当兵,无论成功不都是重大社会事件,引发动荡,目的达到,春秋五霸有禁止小老婆升级正牌规定,引发的社会冲击目前是空白,南北朝高洋的父亲上级赐肉故意没有站着吃而是坐下吃被打屁股造反做皇帝,无疑是这事件的冲击波之一,受到该事件的激励故意这样做成为造反的社会动力,正常时代小老婆生的就不能继承,动荡时代能力大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