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是家喻戶曉的喜劇表演藝術家,自導自演的《托兒》《陽臺》等喜劇作品備受好評。他的兒子陳大愚也是著名青年喜劇演員,被譽為“陳氏喜劇接班人”。鮮為人知的是,當初陳佩斯堅決反對兒子進演藝圈,由此引發父子間的矛盾衝突……
2007年,陳大愚進入高三,陳佩斯與妻子王燕玲商量後,決定送兒子去國外留學。可兒子卻回答:“我打算考國內的藝術院校,將來像您和爺爺一樣當演員。”陳佩斯煩惱叢生……
時年54歲的陳佩斯是家喻戶曉的喜劇表演藝術家,先後10次榮登央視春晚舞臺。從2001年起,他在北京創辦大道喜劇院,致力於培養喜劇新人。
陳佩斯的妻子名叫王燕玲,曾是一名護士, 兩人於1988年結婚,1990年兒子降生。陳佩斯取“大智若愚”之意,給兒子取名陳大愚。他格外注重兒子體魄的鍛造,及生存能力的培養:他教兒子摔跤、格鬥、散打,還教兒子縫補衣服、做泡菜……18年來,兒子一直對陳佩斯言聽計從。沒想到在留學問題上,陳大愚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倔強和抗拒……
陳佩斯的父母,甚至妹妹妹夫都從事演藝工作。兒子有著得天獨厚的從藝優勢,陳佩斯為何偏偏反對兒子當演員?這源於他的慘痛經歷。
那是1999年,陳佩斯因版權官司,被全國各大演出團體和電視臺雪藏。走投無路之下,他與妻子在北京市延慶縣承包了萬畝荒山種石榴。2001年,他帶著種石榴賺的30萬元重返演藝圈,創辦大道喜劇院 。
演藝圈人際關係複雜,他擔心兒子的性格像自己一樣耿直,將來無法適應。 2008年,陳佩斯將陳大愚送入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生物工程專業。但陳大愚對學業毫無興趣。次年6月,陳大愚回北京度暑假。當時陳佩斯帶領演員排練話劇《托兒》,他到劇組勤工儉學。每天早晨8點,陳大愚就趕過去做茶水、場記、抬道具箱,任勞任怨。
一天,陳佩斯調整劇本,改了幾個小時也不滿意。陳大愚溜進父親的辦公室,提筆改動20多處。陳佩斯看後大吃一驚,沒想到兒子如此有靈氣。
晚上,父親對陳佩斯說:“大愚是演戲的好苗子,就尊重他的選擇吧。我看好他,希望你也能給他機會。” 陳佩斯的心結解開了,故意責怪兒子:“鬼主意還不少,還拉爺爺對付爸爸。你贏了!”陳大愚幽默回應:“你鬍子還是黑的,我哪裡鬥得過你?只好找幫手嘍!”
2009年,陳佩斯讓兒子從美國退學。經朋友推介,他將陳大愚送往加拿大學表演。第二年,陳佩斯隨文藝團體赴加拿大演出,順便去學校看望兒子。他驚訝地發現兒子話少了:“你不是夢寐以求想學表演嗎?這是怎麼了?”陳大愚向父親吐露實情。原來,他就讀的學校辦學方向是藝術普及教育,對錶演沒什麼幫助。
6月中旬學校放假,陳大愚回到北京。這時,92歲的陳強患上了海默爾氏綜合徵(老年痴呆),發病時只能辨認出孫子。陳大愚便包攬了伯父、父親和姑姑的職責,成為爺爺的貼心護工。8月下旬,眼看離開學時間越來越近,陳大愚對父親說:“爺爺離不開我,要是我去了加拿大,他看不見我會傷心的。”陳佩斯咬牙回答:“你退學回北京吧,一邊在爸爸的喜劇院工作,一邊照顧爺爺。”
兒子退學回國後,陳佩斯依託大道喜劇院,舉辦第一期“喜劇表演學員訓練班”。包括陳大愚在內,第一期培訓班共有15名學員。陳大愚白天上課,傍晚回家護理爺爺。老年痴呆患者睡眠少,經常在半夜裡離家出走。陳大愚擔心爺爺發生意外,便將一根繩子拴在自己和爺爺的手腕上。只要爺爺起身,他就會醒來。
為培養兒子成才,陳佩斯教子格外嚴苛。他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手把手教兒子臺詞、動作、走位、把控節奏……一個個動作 “摳”。上課間隙,別的同學坐在一旁喝水、吃零食,陳佩斯將兒子拎到一旁開小灶。一次練習拍桌子的動作,兒子一連拍了5遍,陳佩斯說動作、力度不到位,親自示範。兒子又一次次拍,直到桌子上的燈被震落地面,陳大愚的手掌拍紫了,陳佩斯才滿意。
第一期培訓班的學員畢業後,有的留在大道喜劇院,有的進入專業文藝團體。陳佩斯卻不讓兒子畢業,將他留在第二期培訓班繼續學習。陳大愚對父親心生怨氣。
不久,班裡排演喜劇,陳佩斯讓兒子男扮女裝。陳大愚將假髮、連衣裙、高跟鞋扔到地上:“不讓畢業,排練有啥意思?”陳佩斯衝兒子發火,陳大愚賭氣往外跑。
陳大愚一口氣跑到護城河邊,靠在柳樹下黯然神傷。天色向晚,他失落地回家照顧爺爺。2012年6月26日,94歲高齡的陳強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陳佩斯沉浸在喪父悲痛中,陳大愚也鬱鬱寡歡。父子倆每天雖同進同出,但幾乎零交流。
與兒子的對峙和衝突,讓陳佩斯心憂如焚。然而,讓他更糾結的事還在後面。2013年7月的一天,陳大愚連飯也不吃就往外走,說同學約他玩。陳佩斯卻透過窗玻璃,看見在大道喜劇院工作的女孩洪晴(化名)在樓下等兒子,兩人手挽著手往外走。
陳大愚約會回家後,陳佩斯找兒子談話:“爸不贊成你過早戀愛。男演員27歲以後談戀愛不遲。”王燕玲與丈夫意見相左:“大愚不是小孩子了,感情的事就讓他自己做主吧。”兒子的性格像自己一樣倔強,再幹涉他戀愛,父子關係會越來越僵。可撒手不管,陳佩斯又擔心戀愛會消磨兒子的鬥志……
不久,洪晴主動與陳佩斯溝通:“陳伯伯,我愛大愚的原因很單純。如果您支持我們在一起,我不會拖他的後腿。”陳佩斯將兒子叫到辦公室:“院裡準備排青春版《托兒》,這次我讓你演男一號,如果你讓我和觀眾滿意了,我不再反對你戀愛。”陳大愚向父親立軍令狀:“一言為定!”
2013年11月,青春版《托兒》在海淀劇院隆重上演,2000多人的劇場座無虛席。陳大愚扮演的男一號、婚介中心經理,讓觀眾笑中有淚。演出結束,陳大愚三次謝幕。陳佩斯激動地衝到兒子身邊:“大愚,你的表演遠遠超出了爸爸的預期,好樣的!”陳大愚熱淚盈眶。
回家路上,陳佩斯向兒子傾訴良苦用心。原來,兒子身上被貼著“星三代”的標籤,擔心陳大愚拿爺爺和父親的名氣換飯吃,陳佩斯才對兒子要求格外嚴厲。陳大愚終於理解了什麼叫父愛深沉,心中的隔閡、糾結煙消雲散……
這年10月,陳佩斯和妻子給兒子在北京操辦了簡樸熱烈的婚禮。結了婚,陳佩斯發現兒子更有責任感了。此後,陳大愚的才華全方位展現:演喜劇、寫劇本、做導演、擔任藝術監製。他連演200多場的《陽臺》《老宅》《戲臺》,引起轟動。
兒子的成長也激勵著陳佩斯,他努力挖掘潛能。2016年,他自導自演電視劇《好大一個家》。為支持父親,陳大愚不僅幫父親改劇本、擔任導演助理,還在戲中客串角色。《好大一個家》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熱播後,創下收視新高。
2018年1月,陳大愚自導自演的喜劇《鬧洞房》,應邀在河北、山東等地演出300多場,創造了不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且演出排到了4月。
兒子終於成長為自己希望的模樣,陳佩斯倍感自豪。而今父子倆互相激勵,互相競爭,共同成長,雙雙閃耀在演藝圈,被傳為佳話!
閱讀更多 老娛記說明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