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888年的醇亲王府老照片,仿佛《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这是一组1888年的醇亲王府老照片。历史上的醇亲王府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太平湖东里鲍家街和宗帽胡同的南府,另一个是位于后海北沿的北府。之所以有两个王府,是由于醇亲王儿子载湉继皇帝位,就是光绪皇帝后,按照清朝成例,皇帝登基后,原来的住所必须“升格”为特殊的宫殿或者闲置,而不能再由家人居住。叫做“潜龙邸”。因此,光绪十四年,醇亲王迁府至后海北岸的北府。按照时间分析,这组照片照的应该是南府。

这就是老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皇帝的生父。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道光三十年封为醇郡王。同治三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醇王府建筑格局中,中路由南往北依次为府门、宫门、银安殿、启门、神殿、遗念殿。西侧花园引太平湖水入园,并建有亭、榭、船坞等建筑。 这组照片应该是醇亲王搬家之前的“纪念照”


历史上的醇亲王府南府,东起今鲍家街及太平湖东里,西至原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墙,南起今太平湖东里,北至宗帽胡同头条。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和西部花园。东西两路各有六进院落。现存的王府建筑中,金融街少年宫使用王府东路的后半部分和中路的后罩楼,其余部分由中央音乐学院使用。消失的王府建筑和王府花园都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地界。

醇亲王府南府,之前为荣亲王府。荣亲王永琪为乾隆皇帝第五子。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获封为醇郡王。咸丰九年分府出宫,居住在太平湖的如今醇亲王府南府。同治十一年晋封醇亲王,府第称“醇亲王府”,俗称“七爷府”。奕譞的次子载湉就出生在该府中,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这张照片的注释说明这是“皇帝旧居”

这应该是王府花园的一部分建筑

应该是花园的一部分吧

王爷还挺有雅趣,在王府里建了个草屋,起名“陶庐”,不知道是不是来源于白居易的诗:“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

照片下边都有注释,好像是“绪禄堂”

“抚松草堂”

“颐寿堂内观戏处”

古树参天

一副以“风、雨”、“花、菜”为题的对联

“颐寿堂后东楼”

“颐寿堂内戏台”

“寒香馆”不知道院子里是不是种了梅花

醇亲王和孩子们的合影,看来还都不习惯拍照,表情动作都很不自然

载泽1888年19岁在醇王府摆拍的骑射照片,看起来这次照相有点像皇族大趴体

房子相当讲究,廊下有遮阳帘,院子里的花池还有编制非常细致的篱笆

种的应该是牵牛花吧

王府里故意造出一派田园风光

这个安了玻璃窗的小房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花园亭子下边有一个雕刻很精美的“水龙头”注释看不太清

不知是什么“神殿”

“小幽趣处”

“风月双清楼”这名字让人浮想联翩

“红香吟馆”这些名字都挺像《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各处建筑,不知道是能说明曹雪芹出身于贵族,还是王爷爱看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