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閒,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也許大家會好奇,不是每天讀“宋”詞嘛,怎麼會出現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呢?是的,之所以把李煜的詞放到這裡,是因為沒有李煜就沒有宋朝的詞。詞這一文學形式最初並不是來自於文人創作,而是民間歌曲。唐末時期的詞,在文人眼裡無異於今天我們眼中的宋小寶,登不了大雅之堂,文人也不屑於用這種形式來紓解自己的情懷。是李後主,他把民間創作與文人創作成功的連接在一起。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他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後主雖是亡國之君,但他卻引領了文化的潮流。因為他的詞征服了宋朝,至此宋朝的文人都開始填詞。

這首詞作於南唐全盛時期,全詞沒有一絲的悲傷。黃昏以後,剛剛入夜,華麗宮廷的女子們剛剛補完妝,正直豆蔻年華的少女們如雪的肌膚,明豔照人。豪華盛大的御殿裡,這些美麗的女子,身著華服,魚貫而列。宮廷裡的樂手們吹起笙簫,樂聲悠揚,充斥著天上人間,這樂聲竟使得宮廷裡的煙霧都瀰漫開來。大殿裡,在一遍又一遍的《霓裳羽衣曲》中,美麗的少女舞步輕盈,體態婀娜。你可知道這曲子是李後主和他心愛的大周后根據殘留的樂譜重新精心編排過得。
這麼美的音樂,這麼美的舞蹈,是誰錦上添花,隨著風,撒了很多的花瓣?好像已經喝醉了,一邊拍著欄杆一邊唱著歌兒,神采風揚,耽溺其中,久久不願自拔。歸來的路上,月色清明,馬蹄清脆,花樹朦朧,休要點那紅臘,我要騎著馬,踏著這月色回家。
讀罷此詞,不得不歎服,李後主還真是一個懂得生活之情趣的人吶!哪怕盛宴已畢,在拖著倦乏的身子的歸途中也絲毫不懈怠,認真的體驗生活賞賜給我們的每一絲美好。欣賞李後主的至情至性,感嘆他面對生活的日復一日,還能保有如此之情懷。也許有人會說,過著如此驕奢淫逸的生活,能不如此之享受嘛。但我認為不見得,古今多少帝王在繁華中寂寞,在寂寞中放縱,在放縱中滅亡。而李後主即使亡國之後,身為臣虜之時,仍能寫出華麗的篇章。認真生活的人,無論身處繁華,還是深陷泥淖,他們都有能力把生活過得漂亮。

不由得回想起大學生活,室友是一位小資的男生,興之所至時可以所走就走,生活瀟灑、精緻。現在想起或許是因為這個,促進了我們大學四年的革命友誼。大學裡每一場電影票、每一張火車、機票他都會悉心收藏好,閒暇時一張張貼到宿舍的牆上,裝點了生活的同時,隨時也能回憶滿滿。耳濡目染的四年,他也在慢慢的改變著我,試著從一個北方人粗狂的生活轉向他那種精緻的生活方式。很幸運,畢業時我沒有太多遺憾,大學裡每一週的校報和南方週末閱讀完後都保存下來,畢業時已可以整齊地鋪滿宿舍地板,旅行時也會將拍攝的照片製作成明信片掛在宿舍牆上,或者送給身邊或微博上的同學、朋友。
身邊經常有人說自己是藝術青年,其實,這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吧。自己讀宋詞的習慣也是這樣,下班後擠出一兩個小時創辦這個公眾號,將自己讀的詞拿給大家分享,慢慢堅持到現在不僅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
永遠隨遇而安隨波逐流,也就難有努力後收穫的喜悅。認真而興致勃勃地生活,努力而忙忙碌碌地奔走,滿懷熱情地投入我們的身心,開心或者生氣,深愛或者流淚,每一種情緒都是真實生動的,每一份表情都是燦爛明朗的,不用猜想不用揣測,這樣的人生光風霽月,這樣的人自是永遠從容不迫,無所畏懼。
如果生活裡,總覺得都是可以對付過去的小事,那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不用對付的?難道生活不都是由這些小事組成的。每件事情都得過且過,那整個生命也就這樣得過且過的過去了。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就看你願不願意發現。平凡的生活,如果認真對待,那也可以多出許多的情趣。
如果活,請認真活,這是一種情懷。
閱讀更多 每天讀詩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