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人們生活的百態都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想了解這個城市,不妨去菜市場走一走。
之前有過一篇文章,大概是說得了抑鬱症,去了趟菜市場,人就活過來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誇張的說法,但卻也有一定道理。

01
中午的菜市場,人煙稀少,只剩下一些商戶在自己的攤位上驅趕著蒼蠅,昏昏欲睡。一個老婆婆在地上撿著散落的菜葉,收在一個破破的塑料袋裡,這是今晚她和她孫子的食物。
老婆婆賣了半輩子的菜,卻一直在吃剩下的爛葉子。
老婆婆隔壁的攤位,一箇中年男子在默默流淚,手裡攥著一張100元,但那是一張假幣。
他早上3點起床,騎著三輪車把新鮮的蘿蔔載進菜市場擺好攤位。迎接著七八點鐘的太陽,菜市場也迎來第一波買菜的高峰期。
媳婦剛生完二胎,還在坐月子,老父親還在家裡種地,大兒子還在等著學費上學。他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張假幣。
或許並不是一張假幣就能讓他流淚,只不過,是一直以來的艱辛,自己卻無能為力,終於壓垮了一個堅強的男人。
如果是下雨天去逛菜市場,你一定會嫌棄滿地的溼漉漉,還有被腳踩出來的一灘一灘的黑水。這樣的天氣,菜市場變得很冷清。
商販們衣服、褲腿、頭髮全都是溼的。這樣糟糕又沒客人的天氣,他們本可以選擇不出來擺攤。但生活的壓力,讓休息變得很罪惡。

02
下班後的六七點,是菜市場的第二個高峰期。下了班的女人穿著合身的套裝穿梭在菜市場。白天敲打鍵盤的手,此時扒拉著帶著泥土的青菜、油乎乎的豬肉、腥腥的魚,扯著嗓子討價還價。
然後匆匆忙忙趕回家,給下班的老公和放學的孩子做飯。
白天CBD中再怎麼精英,再怎麼女強人,來到市場,就是個要過日子的小女人。刀槍不入的她們,在菜市場,是她們和生活的唯一連結。
在這裡,沒有階級,沒有高低,只有生活的煙火氣。
03
如果你在菜市場遇到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商販,你會不會多買一些,讓他們能早點回去休息?我想你會的。
但是後來我也發現,現實生活中,一些越晚收攤的人,他們的菜越是不新鮮,越是缺斤少兩。
有一次去買菜,想買半隻雞,賣雞的大爺跟我說:“孩子,我就剩這一隻雞腿了,你也一起買了吧”。
好啊,我買了老大爺就能回去休息了。但是回到家,才發現那一隻雞腿是臭的。
第二天路過那個攤位,這位老大爺還是同樣的神情跟另一位小姑娘說了同樣的話,小姑娘也同樣把老大爺攤位上剩下的東西買了。
你自以為善良,在這些人眼裡,可笑之極。
04
菜市場,一個斤斤計較的地方,一個喧鬧嘈雜的地方,也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
在菜市場之外,你會覺得那裡都是凡俗之人,但當你走進菜市場,也許就能理解這些嘈雜背後的溫暖,就能發現這些渺小的個體,都充滿著對生活的期待和熱忱。
這些凡俗的煙火氣,讓我們在迷失的時候能夠重新看到希望,讓異鄉的遊子找回家的味道。
大俗即大雅。有空不妨也逛逛菜市場,你會發現,那些生活中困擾你的事情,都是一頓飯能解決的。
閱讀更多 護膚不求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