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暴风科技CEO冯鑫在暴风摇滚公益基金发起仪式上演讲

在这样一个场合讲话可能是我最不安的一次讲话,因为摇滚在我心里还是挺重的一件事儿,那种感觉就像你特别喜欢的一个女孩儿,暗恋了很久,总会觉得自己在她面前表现的很差。

所以我就给自己写了个提纲,回答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成立暴风公益摇滚基金;第二个是摇滚跟我的关系。

1. 为什么要成立暴风摇滚公益?

1996年,我来北京,在大红门盖了一个厂,从山西带来两个小伙子。那时候我才二十三四岁,他们比我小几岁。我天天听摇滚,听红磡体育场的演出音乐,去酒吧,找各种各样能看到摇滚的机会。那两个小伙子也跟着我听。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1998年,我有些事要离开北京,走之前就又去见了其中一个小伙子。他本来是很腼腆的一个人,那时说他在玩吉他,不怎么上班了,准备去搞摇滚,混摇滚圈。

我再见到他是去年,差不多快20年了,他现在在北京开一个小超市。

我前两天终于又把联系到他,让他来参加这个启动仪式。虽然他已经不会再搞摇滚了,但是我相信他还是每天都在听摇滚的。

有时候我路过一些酒吧,白天有人在排练。我们楼下的地下室有一个很小的房子,听说有30多个摇滚队在那排练。

其实成立这个基金,我的初衷蛮简单的——大伙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我在想我们能不能帮点小忙。比如我们建了一个排练的场地,已经快装修完了,可以免费排练。有的乐队制作第一张作品需要经费,我们看能不能帮他们把这个作品做出来。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我想,只要我还能在这个商业社会上赚到钱,这事儿我就尽可能坚持干下去,最好能干10年、20年,能一直干下去。因为其实我从接触到摇滚到现在也20多年了,也没有办法离开它。

2. 摇滚和我之间的关系

我第一次接触摇滚已经挺晚了,是1991年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之前都是听王杰、姜育恒、齐秦之类的。1991年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莫名地跑到一个教室里头,看着电教馆很小的一个电视屏幕,里面放的是唐朝的MV,看着他们几个人都光着膀子,大长头发,还有人砸吉他。当时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吗,一下子脑袋全部震懵了,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过去的音乐全部都清掉了,然后就开始一直听摇滚。直到现在我车上、身边也全是那些摇滚的歌曲。

摇滚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它不仅是音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活法。我觉得过去的那些歌词,以及搞摇滚的这些人,在我心里头是一个保卫疆土的哨兵,像个卫士,寸步不让,他们会在你心里站岗,让你坚决不能投降。

到了社会上以后,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人会吓唬你,说你得圆滑一些,得稍微低一下头,得卑躬屈膝一些,否则混不下去。有人会给你糖衣炮弹,说如果这样你就会更好,这样就会多拿到一些钱,或者多拿到一些机会。还有一种是像和平演变一样,身边有很多人跟你聊车子、房子这些东西,你一不留神,跟他们就聊下去了。

在准备要投降的时候,你能不能先冷笑着离开,然后咬牙再坚持一段时间,这是摇滚带给我的思考。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那到底在坚持什么呢?我的理解是两个。第一个是真实;第二个是得有一些利器,就是除了柴米油盐,车、房以外,可能还必须得活在别处。

很多人除了显摆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心里也有不安。我经常想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出门的时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出去。你要么就是什么也没装,行尸走肉地出去;要么就是你装了一个算盘,出去狗苟蝇营,去打算盘;还有可能你脑子里想的就是能提把刀出去,手里能捏个拳头出去,我觉得其实也可以活下去。

努力坚持走到今天,至少还拥有一些东西。可能少占到一些便宜,多碰到一些坎,吃了一点亏。但是起码晚上回家的时候,有时候你一个人睡到床上的时候,你不至于看自己那个样子,连打都不屑于去打他一下。

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像摇滚一样活着,还是依然真实而有力量。

而且说实话好处挺多的,起码姑娘们都喜欢。

冯鑫:摇滚不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