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行各業陸續復工,資本市場也迎來了久違的重磅消息。
2月23日,百事宣佈與好想你達成協議,以現金方式收購好想你旗下休閒零食公司百草味10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7.05億美元。
對於百事而言,這絕對是大手筆。
截止到2019年底,百事公司賬面現金為55.1億美元,7.05億美元佔總現金儲備的1/8左右。
百事在去年全年的營收為671.61億美元,中國區營收13億美元,甚至不到總收入的2%。

把1/8的現金砸在一個收入佔比只有2%的市場,百事此次可謂豪賭中國市場。
「零售氪星球」發現,百事瘋狂加碼中國的背後是中國區業績連續兩年雙位數增長,這其中又主要得益於零食品類的突出表現。而從歷史來看,百事的多元化戰略在維持自身業績增長的同時,可能也會便宜了老對手——可口可樂。
"中國"和"零食"是關鍵詞
在2月13日公佈的百事公司2019年第4季度及全年業績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百事在4季度調整了業務分區。亞太地區(含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被單獨列出,而中國市場的營收也首次被披露。
2017-2019年,中國市場分別實現營收9.63以美元、11.64億美元、13億美元。18和19年的增速分別為20.9%和11.7%,遠高於其他市場。

如果說"中國"是百事的關鍵詞,那麼"零食"則是中國的關鍵詞。
2018年和2019年,亞太區的零食營收分別增長7%和6%,這正是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兩位數增長。而傳統的飲料業務,在中國區只有"低個位數增幅(low-single-digit growth)"。
百事在亞太地區,以獨立或者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製作、營銷、分銷和銷售多個零食品牌,包括奇多、多力多滋、樂事等。
在製造端,百事零食業務在大中華區已經擁有7家食品生產廠、6個大型現代化土豆農場和10個合作農場,並且還在加碼。2018年,他們宣佈增資近1億美元,擴建並改造其上海松江食品工廠,包括增設全新生產線,引入先進的包裝和倉庫技術。2019年,他們投資5000萬美元,在四川省德陽新建"百事食品四川生產基地"。
相比之下,零食業務在渠道,尤其是線上渠道的能力略顯不足。這也是他們此次併購百草味的原因。
"百草味豐富的產品品類、輕資產和聚焦電商的模式與我們中國的現有業務高度互補。"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柯睿楠表示:"百草味卓越的直營終端消費者能力將助力百事實現線上市場的增長。同時,也能通過百草味本土品牌的特色為百事帶來更多元化的產品組合,適合於線上線下多渠道分銷"。
可口可樂撿便宜?
雖然同為碳酸飲料界的雙雄,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戰略。前者專注於飲料飲品行業,而後者則更熱衷於多元化。除了軟飲料外,百事公司還涉足餐飲、零食、貨運和體育用品等業務。
多元化的戰略更容易找到新的增長點,但也可能對原有業務造成負面影響。
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快餐店數量已經突破了12萬,成為軟飲料最主要的銷售渠道。由於工作繁忙,越來越多的美帝人民選擇在快餐店就餐。麥當勞是他們的首選。
當時麥當勞每年碳酸飲料的銷售額可以達到30億美元。雖然店內一直都出售可口可樂,但麥當勞並沒有和可口可樂公司簽訂過任何書面協議。所以,可口可樂公司對此非常擔心。他們知道,稍有不慎,麥當勞就有可能帶走公司的鉅額利潤。為此,可樂巨頭不得不為麥當勞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高利潤的分成。
另一方面,百事自1977年起就開始涉足快餐業。他們先後收購了必勝客和塔可鍾(Tacobell)。隨著1986年將肯德基納入旗下,百事躋身為世界第二的快餐連鎖店。可口可樂公司以次遊說溫蒂漢堡(Wendy's)。最終,溫蒂漢堡倒向可口可樂陣營。
當時溫蒂漢堡的發言人抱怨道:"百事可樂公司正在用我們銷售軟飲料的資金去擴大他們在快餐業的規模,我們正在支持一個競爭對手"。不久之後,達美樂比薩也因為同樣的理由放棄了和百事的合作,轉投可口可樂。
回過頭來看這次的"百百聯盟",本次併購勢必也會影響百事可樂和其他零食品牌的合作(或潛在合作)。
「零售氪星球」瞭解到,良品鋪子和來伊份的門店內都會銷售飲料飲品,除了自有產品外,也包括一些其他品牌的商品。
相較於快餐業,飲料對零食店的依賴確實不高。但隨著百事親自下場參戰,各個零食公司必然會抵制百事的各類商品,而可口可樂可能會因此撿到一個小便宜(尤其是碳酸飲料方面)。
筆者近日走訪了一家來伊份門店,店內並沒有出售百事可樂,但店員表示,這只是暫時斷貨,過幾天就會有。
某來伊份門店冷飲櫃
"以前有賣的,最近沒貨,你過幾天再來就有了"。
這名店員可能不知道,隨著百事收購百草味,來伊份的店內或許再也不會有百事的商品了
閱讀更多 零售氪星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