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美國海軍核潛艇
近期有消息指出,美軍核潛艇或在不遠的將來又添高超音速導彈這門利器,而且每艘裝備這一武器的核潛艇將搭載40枚導彈,在事先通過潛航佔領發射陣位後,美國海軍可以同過這款武器實現真正的一小時內打遍全球,據分析認為,美國方面放出相關風聲明顯是劍指2號大國俄羅斯,後者一直高調標榜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獨步世界,有俄網友直言不諱:幸虧美軍不是在戰時用實戰來公開這個消息,這才是俄軍國土防空體系最強對手。

圖為掛在米格31下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俄羅斯是目前全世界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標杆,而這種印象得益於俄軍各軍種已經列裝或即將列裝的多型高超武器,例如發展自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的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導彈、可由彈道導彈攜帶的先鋒高超音速彈頭,以及由水面艦艇搭載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這些武器幾乎都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短時間內被公佈出來的,可見俄羅斯方面不僅在相關技術探究上進展順利,而且成果豐厚。
然而,美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的技術儲備其實並不見得落後於俄羅斯,甚至比後者還要早一些: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軍就與波音合作開始進行預研,並在20年內研發了X43A和X51A兩款試驗性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前者最大飛行馬赫數超過了9,後者也達到了馬赫數5以上,儘管也曾在試飛中遭遇失敗墜毀的挫折,但美軍依舊從中獲取了大量寶貴的實驗數據、建立了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的初步理論。
圖為美軍空射高超音速武器試驗
不過,在經過一番評估後,美國人並沒有急於把高超音速武器相關的技術儲備轉化為實用成果,而是主要將研發戰術級遠程武器時的注意力放在了亞音速巡航導彈上,以戰斧、魚叉為代表的各型巡航導彈大行其道,它們被配備到各型美軍戰機與戰艦上,在利比亞、敘利亞等各處戰場上大放異彩,而各種高超音速武器的相關研發工作則一直在緩慢有序地推進,如今也離列裝部隊越來越近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這次很可能要把高超音速武器裝備到海軍的核潛艇上,而目前其他國家都還沒有這麼做的先例,值得肯定的是,隱蔽於茫茫大海之中、用神出鬼沒的核潛艇作為發射平臺,的確是能解決高超音速武器射程短板、進一步提高打擊突然性的上好選擇。
圖為美軍戰略核潛艇打開發射井蓋
實際上,美國海軍早就已經在戰略核潛艇的基礎上改進出了巡航導彈核潛艇,專門用於執行戰術打擊任務,而由於巡航導彈的尺寸較小,原設計能裝載24枚潛射彈道導彈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經過改裝後,可以塞下整整154枚戰斧巡航導彈,並且在利比亞戰爭中表現出色,不難預見,隨著潛射高超武器的成熟,還會有更多的老式戰略核潛艇接受這樣的華麗轉身。
閱讀更多 諸葛小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