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战情
疫场如战场
在千钧一发的生命线
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
有人拼了命想逃离
而他们却选择义无反顾向前
这就是白衣天使们
后方是
最美逆行的背影
铁肩担道义
所为是苍生
他们必须跑得更快
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他们从未签下生死状
却无比执着
要保护好这座城市
只愿山河无恙
这辈子,他们拼过命了,为这片土地
今天让我们看看
身边
仍在没有硝烟战场上
拼命的这些白衣战士
1.诊疗“指挥部”
防控工作,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医院迅速成立了包括张彤院长、邓新桃副院长以及含呼吸科张辉耀、重症医学科何永辉、感染科房爱杰、吕峰、郭保营等专科组成的专家组。

作为医院患者诊疗工作的“指挥部”,刚成立就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大年三十,正是万家团圆时,专家们会诊完一例重病人后,在洗漱间每人一份盒饭作为“年夜饭”吃完后,又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布置战斗中。
专家组成员要对每位发热门诊接诊的病人,24小时严格把关,只要有电话,就需立即行动起来,哪些患者需要立即收治入院进行隔离治疗,哪些患者可以排除疑似在家隔离观察,均需要专家组成员来决断。

同时,还要到各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会诊,实地查看病人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既要勇敢担当,又要专业准确,动脑筋、想办法,决不能放掉一个疑似病人,否则稍微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而想要判断准确,就需要专家组成员们冒着极大的风险,零距离与各位发热病人接触,不少患者咳嗽严重、有流行病史等,更要进行详细交流、认真查体,才能最终做出专业决断。这个时候,专家组成员们为了保护年轻医生,常常冲在前头,不顾个人安危,查看患者病情。
疑似患者被隔离后,制定什么样的诊疗方案?什么情况下能解除隔离?这都需要专家组三位以上的成员,结合患者病情来确定。同时,每天还要进入隔离病房查房,再次零距离与他们接触,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每天早晚两次会议,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事关大局,专家组成员每天的休息时间很短很短,常常深夜还在开会讨论病情;张彤院长基本每天凌晨以后还在一线巡视,随时了解隔离患者情况,解决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邓新桃副院长同时作为兴化市的诊疗组组长,自抗疫防控疫情战役打响以来,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他的女儿念父心切来医院看望,却只能是隔着一米的距离进行交流,然而还没等俩人好好说句话,工作的电话已来了好几个。
每位专家组成员,在疫情发生的这些天都高度绷紧神经,懂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冒着最大的风险,承受着最大的压力,累了只能坐下歇会,吃饭难得按时,但依然保持高度的敏锐力,勇敢的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2.阻击“先锋队”
发热门诊是阻击疫情的第一道战壕,即为分流发热患者,避免院内感染的前方重地。因为疫情发展,我院临时从临床科室抽派医生组成“先锋队”,他们是来自临床一线的5名医生:刘江、宋传军、解加泳、陈建明、朱银军。
这5名医生均是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工作。作为第一批主动进入抗疫防控前线阵地的“战士”,不但职业素养过硬,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患者及家属,都比较认可,同时也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解加泳是一名博士。
同时,他们又都属于80后,在科室是中坚力量,专业技能强,在家里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无论对于科室,还是家人,他们都是希望和寄托。但在疫情面前,他们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来到了主动选择了最危险的地方。
来自神经内科的陈建明医师,曾获得医院2017年“最美人医人”荣誉称号,医院组建发热门诊时,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但对他来说,最担心的还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和身体不好母亲。妻子却很支持他,并在微信圈写道:我能做的就是呆在家里全力支持他。她的母亲给他最朴实的鼓励:当病来的时候,不能让人看不起。
“我报名,听从医院安排!”当医院向全院员工发出到发热门诊防疫一线的倡议书后,解加泳第一时间报了名。解加泳的爱人是我市一名乡镇的公务员,每天要巡视11个行政村32个大小卡口,工作也非常得辛苦。由于两人一直奋战在防疫的一线,他们只能将两个孩子交给双方老人照料,每天也是短短通下电话或视频看一下孩子,在微信中小两口互相鼓励,互相叮嘱保护好自己。
陈建明与解加泳的情况,代表了这个“先锋队”队员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或夫妻双职工都在抗疫一线,或家里的亲人无法照顾,但却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第一线。同时,像解加泳和宋传军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在最危险的时候,冲在最前头,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3.收治“根据地”
发热病房是医院接受病患的“根据地”,收治着来自全市范围内的疑似甚至高度疑似患者,目前兴化1例确诊病例也收治在我院的发热病房里。病房里除了上面提到的专家组中感染科三位成员外,还有顾羽桐、黄素琴两位医师,他们均是2016年来院工作的年轻人,同时,还有从消化内科主动报名支援的邹德铜副主任医师,他是内科党支部的宣传委员。
在病房里的医师,要掌握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执行专家组的具体诊疗方案,及时反馈患者的诊疗情况,保证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是抗疫防控的关键环节,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在发热门诊未发出倡议支援之前,他们要同时负责发热病房与门诊,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严峻的形式下,依旧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查房也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在隔离的屋子里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尤其对于郭保营来说,每天要对各位患者的信息进行梳理,并反复核查,哪位患者情况怎么样?哪些关键指标有变化?都需要以类似简报的形式,在会上汇报给专家组成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诊疗方案的调整和完善,确保精准治疗。
同样是高风险,同样是连日来一直吃住医院,同样是要身着层层包裹的防护装备,这里就如同收治患者的“根据地”一样,在发热病房的每位同仁,顶着很大的压力,生活、工作、与病毒作斗争,兢兢业业又毫无怨言,只因牢记白衣天使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救死扶伤的信念和追求,所以才会在这里义无反顾的坚持着。
病毒一天不曾消退
他们一天不会撤退
我们一直待的家中
是他们想回却不能回的地方
为了和死神抢人
他们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地狱
所谓医者,便是如此
哪怕前方万般险阻,即使预见所有悲伤
“虽千万人吾往矣!”
隔着护目镜
看不清他的脸
却看见了他眼里的光
那么耀眼
一定会照亮这片漆黑的夜
閱讀更多 橙子先生smile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