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控是最有力的“武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系列評論之九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全面推進,防控力度持續加大,但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疫情仍在蔓延。要有效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阻斷病毒傳播,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就必須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堅持“科學防治”。

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歷史上,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科學這把“利劍”始終是應對疫情的有力“武器”。奪取同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勝利,同樣要依靠科學的力量。

要弘揚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堅持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問題、評價問題而不借用非科學或者偽科學的手段。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戰勝疾病不斷提供新的有效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弘揚科學精神,越要相信科學、依靠科學,在全社會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並以科學手段為利器,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學化水平。要善於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為科學研判疫情、推進科學決策提供堅實支撐。

要普及科學知識。新冠肺炎疫情相當複雜,人們對疫情的認知有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人不知所措、人云亦云,個別人甚至製造、傳播謠言,妨礙了疫情防控的正常開展。“大鵬之功,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

知識就是力量。戰勝疫病,提升全民的科學素質至關重要。應對疫情,各地要線上、線下一起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和有效方法,反擊各種偽科學,阻擊各類謠言的傳播,不斷增強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全社會的疫情防控能力。

要講究科學方法。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方法找對,事半功倍。在疫情阻擊戰中,要講究防控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對症下藥,精準施策;要完善工作流程,統籌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患者收治等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科學謀劃、統籌安排,織密橫到邊、縱到底、疏而不漏、高效運行的防控網絡。要集中精兵強將,對病例診斷、患者治療等深入研究,及時總結成功經驗,不斷完善診療方案,提高醫療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癒率。

科學是戰勝疫病的決定性力量。只要我們堅信科學的力量,弘揚科學精神,秉持科學態度,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防治疫情,全力以赴,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