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劉161800206
强烈反对孩子报珠心算,孩子报珠心算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珠心算是个啥东西?很多父母可能单纯地以为这就是一个提升小学生计算速度跟效率的技能。其实不是这样的,表面上看珠心算提高了孩子计算能力。但它的原理是在脑子里模拟一个算盘。需要孩子额外背一些口诀和手势,实际上对小孩的数学能力,逻辑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为什么反对小孩学珠心算呢?
第一,孩子完全不理解这个东西,只是生背下来。额外给孩子增添了负担。
这好比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在用拼音打字,既容易学速度又快,就算打错了,别人也猜的出来你原本是要打什么字。你却为了快那么一丢丢逼着小孩去学五笔。就算学会了,值得吗?
第二,大家都在培养数感,培养逻辑运算能力的时候,你带孩子抄了捷径。你的数感、逻辑运算能力势必就要减弱。
最终高考考的可不仅仅是计算,高考的时候计算器是随便用的,你确定你需要把你孩子的大脑内存花在额外装一台计算器,而不是提升整体解题能力吗?
第三,我们数学计算用的是10进制,珠心算是12进制的,脑子稍微弱一点点都会被搅得天昏地暗。
正常人你叫他去理解2进制的计算机语言,都算得很吃力。你十进制到十二进制难度是一样的。会搞混吗?难说。有的孩子会,有的孩子不会,你确定要赌一把?
第四,过分依赖计算能力。
说个真事,是朋友给我说的,他是江苏的,也是一个高考大省哈。他初中的时候,当时同年级有一个学霸,经常拿奥数大奖,后来升入高中,跟他在同一个学校,那个学霸在实验班。但是很奇怪啊,他数学成绩掉的很快,那数学老师是学科教研组长,当然不甘心,因为这娃原来是数学天才一样被招进来的。
后来老师就发现这娃计算能力太强了。他初中很多奥数题都是依靠列举法,强算出来的。高中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他就不行了。而且大家都可以用计算器,他那个强悍的计算能力,渐渐地就没有优势了。然后老师花了挺多精力把他掰过来,但是最终,他的成绩也是实验班垫底的。
看了这些你还打算让孩子去学珠心算吗?在我看来这玩意除了能在低幼年级秀一把超强的计算能力,完全没啥用,还有很强的副作用。所以我强力反对孩子学珠心算。一切让孩子去学珠心算的机构都是坑娃的。
亦君说书
珠心算,貌似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流行的课外班吧,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那时候觉得会珠心算的人都是很牛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算出很复杂的数,对于很多家长苦恼孩子不会背乘法口诀,不会算算数的情况来说,珠心算正好满足了家长的需求,所以一时风头正起。
至于后来学习珠心算的人,到初高中学习怎么样,我也记不大清楚了。
但是我感觉珠心算应该跟下盲棋一样吧,可能要比下盲棋简单一点,只是在掌握规律,掌握技巧的前提下,通过一种无实物来实现快速计算的一种计算方式,而盲棋可能还需要在脑子里建立一个立体空间,考虑下棋谋略。
至于家长质疑珠心算的用处,我觉得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带孩子去学习一下,就当提高孩子对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了,如果孩子不敢兴趣也不强求。
至于有的家长说的珠心算会影响后期孩子的数学学习,我觉得是借口。数学思维训练是一回事,珠心算是另外一回事,珠心算开发的是孩子的计算能力,数学思维锻炼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立体空间等能力,完全是两个范畴,你总不能说孩子背乘法口诀背得溜,数学思维就差吧,关键还是家长的引导与对孩子的期望。
师兄说教育
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对于大脑开发,确实有用。我本人从学前班学珠心算,一直练到小学6年级。最明显的改变是我现在算数脑袋里想的是算盘,所以比没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算的快算的准。
但坏处是,我从小被逼着练恶心了,所以对于数字极其不敏感。数学学的也不好,就是本能的对数字反感。
适当的学习对大脑开发会有益处,不要过犹不及就行。
佳润爱阅读
珠心算,更多的是一种表演性的技能。
很多孩子,小时候学了珠心算,确实能够很快的完成低年级的计算题。但是这种优势到了初中之后基本就没有了,因为珠心算只是一种计算技巧而已,只能是一种技术,并不涉及数学思维。
同时,珠心算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其花这么多时间来训练计算,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做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毕竟,往后数学的学习,更大的挑战是思维的能力,而不是计算的能力。
这里倒不是说数学计算不重要,而是说,计算能力只是一个部分而已。并且,珠心算只是能够解决数学计算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比如分数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就不是珠心算能够解决的。
当然,珠心算确实也能锻炼到孩子的一部分能力,比如专注度。但是因为这种技能性训练,没有涉及到数学思维,对于灵活性不足的孩子,到后来反而造成了困扰。
很多孩子训练不到位,反而造成了计算也不行,课内知识也没学好。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很多身边的例子作为证据的。
如果想报珠心算,尽量先跟旁边的朋友求证一下,到底有没有好处。同时,还得找一些上了高年级的孩子来了解一下。因为作为一种表演性的技能,刚开始学会的时候还是看起来很有优势的。
最后,我的观点是:如果把珠心算当做一门兴趣来学习,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想通过珠心算提高数学能力,那么就得好好思考了。如果想提高计算能力,通过正统的训练方法即可,没有必要追求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东西。
切记,不要轻易跟风。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珠心算,我家孩子是受害者之一。我家孩子在大班时候开始学珠心算,到小一时候,加减乘这些算法难不倒她了,十几位数的加减方面拿算盘都比不过她,开心吧?可是,到了小学,完蛋了,小学老师教的计算题,她三两下得出答案,就听不进传统的方法了,而珠心算方面又不同课本配套,造成小孩传统的方法不会,珠心算方面又跟不上。那个后诲啊,求神拜佛求她快点忘掉那个珠心算方法。直到小学二三年级才慢慢忘记完。
无名
孩子报珠心算有用与否,这也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看你报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当作孩子的兴趣来学,或者为了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应该说还是有些用处的;但如果以报珠心算来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那就没必要了,毕竟珠心算只是一种计算技巧,并不涉及数学思维。
那么珠心算到底是什么?
所谓珠心算,就是珠算式心算。珠算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运珠技巧,再配合一定的规律和口诀,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及开方等。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就能够快速算出算式的答案。而珠心算就是在熟练使用算盘的基础上,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珠子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通过在大脑中想象着拨动算盘来进行计算,即好像在脑子里有把“活算盘”。它是一种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方法。
孩子有没有必要报珠心算班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种情况:报班
将珠心算当作孩子的兴趣来处理,有的孩子从小就对数字比较敏感,接触珠心算时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有必要报个班学学。存在即是合理,现在珠心算越来越热,肯定有它独特的价值。
据实践统计,孩子学习珠心算的最佳年龄段为4-10岁。特别是在孩子4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地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认识事物也比较直观,而算盘刚好能够形象、直观的计数。对孩子来说既是学具,又是玩具。学习时就好像在做游戏,对孩子有吸引力,也培养了孩子学习兴趣。另外,珠心算还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学习时可以使孩子始终处于思维状态,能够培育大脑机能,让孩子变的聪敏。
再一个就是学习珠心算与不学珠心算的同龄孩子,在前期数学计算的表现上面,肯定是学过的孩子更有优势,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第二种情况:不报班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珠心算,或者说适合学习珠心算的孩子是占少数的。学习珠心算需要记忆规律和口诀,对于不爱好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还有可能带来负责影响。
负面一:珠心算就是一种技巧或技术,它不涉及数学思维。对于灵活性不足的孩子,到后来反而造成困扰,可能会影响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果为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而影响孩子逻辑及其它思维能力,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负面二:学习珠心算的孩子的口算能力比较强,有些家长也会为此而感到欣慰。但是如果孩子养成了喜欢口算而不喜欢用笔算的习惯时,就会造成孩子不喜欢动笔。这种情况在一、二年级时影响不明显,但当孩子学到应用题和方程时,就会导致孩子做题不爱写步骤,遇到步骤复杂的题目时,做起来会非常慢。
负面三:珠心算的算法是先计算高位,再算低位,而小学学习的数学时,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运算,这种相反的计算方式对孩子学习也许会产生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喜欢珠心算,家长可以把它当做一门兴趣来学。但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而家长为了让孩子通过学习珠心算来提高数学能力,那就没有必要了。
橄榄树根
我想知道作者有真正的去了解珠心算吗,如果珠心算真的入作者说的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为什么国家还会成立国家队,为什么珠心算现在会重新纳入小学课程,为什么中央电视台在开学第一课会有播出,为什么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等国家也在做珠心算教育,为什么在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难道是要去让外国人来发扬光大,而我们自己在这里诋毁,我们家孩子从学前班就开始学习珠心算,现在已经学了两年了,数学次次考试满分就不说了,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罗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家长能感受到的,如果没有深入的去了解,那就没有资格去评判一件事情的好与坏
约定964
孩子报班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来分析,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报班要取长补短。
先说取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分, 也就是隐藏技能点,学起来事半功倍,可以通过不停的短期尝试把它挖掘出来重点培养,作为特长领域来培养。
再说补短,每个孩子也有自身的缺点,选择特殊的特长班可以补强。太内向可以学街舞、主持,身体弱可以学武术、跆拳道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考虑有没有上台表演或比赛展示的机会。对未来升学是否能有帮助以及对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能否起到补充。
选班要少而精。
珠心算从取长方面来说,适合在计算方面有较高天分,很少很拔尖那种,学会更多方法可以让优点更优,形成别人很难企及的专项。从补短方面,适合坐不住的孩子培养专注力,当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还有很多,例如棋类。
至于不属于这两个方面的孩子,不建议学习,浪费时间。
有很多东西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了解的,不上不下的花时间去学,完全没必要啊。
寒星林
给孩子报珠心算班是否有用这个问题,嗯,首先要看你认为有用是哪方面的用处是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说能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首先速算不代表数学。
如果家长觉得让孩子参加了珠算班,可以提高以后的数学能力,那想必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数学更考虑的是逻辑能力对于计算其实是非常忽略的,尤其是现在中考高考学生都是可以带计算器进入考场的,所以数学对于计算方面是比较忽略的,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逻辑过程和推导过程。
其次对于珠心算的优点也并不是没有优点的,它可以让孩子对数字更敏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触觉刺激等等。
我认为在这里珠心算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孩子更专注,但这并不是非要报珠心算不可的,也可以报其他系类似书法绘画等兴趣班主要是孩子喜欢的孩子专注下来学习,就可以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珠心算了的由来是在古代账房先生需要技术而用的,而现在我们完全有计算器可以代替,并不应该去夸大珠心算对于脑力发展的作用。毕竟一个人的大脑预算是有限的,就像电脑的CPU一样,达到一定的运算负荷,芯片就会烧掉,与其让孩子去做计算器可以做的事情不如让孩子去学一些更有创造力的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东西,这才是孩子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能力。
另外学习珠心算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事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家长如果逼迫孩子去学习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孩子对其他事物的学习心态,这是得不偿失的。
我是@双黄蛋妈妈爱学习,一对双胞胎宝宝的妈妈,坚持深耕育儿领域写作,欢迎关注我~
双黄蛋妈妈爱读书
肯定有用!
问题是你是用来干嘛的?
如果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培养思维能力、专注力、计算速度等这些事情,那么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主要是投入产出比太差了。
什么是珠心算
“算盘”应该很多人还是见过的吧,珠心算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把打算盘(实物)这个事儿玩的很熟练,也就是学会“珠算”。掌握珠算之后,慢慢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尝试着吧珠算的形式以及珠算的变化过程印到脑子里。然后就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进行“空打”或者说“虚打”。比如我们会看到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们在表演珠心算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有些人的手指是在不停动,实际上就是在空拨“打算盘”,而变化的图像是呈现在脑子里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才能够达到完全依赖脑中的珠像以极快的速度和准确率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这个阶段基本上手指头是不动的了。
性价比比较差
我个人认为学珠心算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怎样怎样的提高什么能力,性价比比较差!
比如计算速度这块。我孩子因为从小我就坚持让他计时做计算练习尤其是在幼儿园大班—三年级这期间,几乎能够做到每天都会练。孩子的计算速度可以说,除了极个别学过珠心算的孩子比他确实快,他的计算速度真的相当的快。在学校里的紧张测试过程中,基本上是第二名的一半时间就能完成,而比其他人就更快了。我认为如果学习珠心算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计算,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实践中的笔算、心算、口算会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技巧、培养孩子的“数感”,坚持练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慢慢的会自己“发现”一些规律和技巧,甚至是总结一些“诀窍”。我认为这种收获是最大的!而珠心算更多的实际上就是一种“机械”的方式而已。
如果是为了培养专注力。那我认为就更没必要了!抛开生理上的问题(比如多动、感统失调等),一般孩子专注力不够好,往往是因为他对要做的这件事情并不感兴趣!就好比小朋友们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是不是也不专注?相信多数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是非常专注的吧?那么为什么做这些事儿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专注,而学习的时候就不能呢?说到底一是态度的问题,二就是习惯的问题。当他们习惯了一旦开始学习就要认真对待提高效率的完成那么所谓的专注力也就练出来了——否则,玩游戏也可以锻炼专注力,为啥没几个人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strong>
我反对的最大原因——思维方式的不同!
因为我们小时候上学是学珠算的,而且还考试的,所以我孩子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教孩子去学。所以我就咨询了很多人也研究了很多介绍,除了上面说的那些问题之外,我认为让我选择放弃让孩子去学的最大原因就是珠心算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平常上学所学的是不一样的。当然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转换一下并不是很难的事儿。但是对我来说我认为我没想培养“最强大脑”(那时候没有这个节目,但是电视有这样的表演),只是想培养一下孩子的计算基本功和兴趣,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
但是我个人并不反对学,事实上身边也有朋友带着孩子学这个东西。总的来说看孩子的兴趣吧,别太逼孩子,也别把珠心算看的多么的神奇,你看到的“最强大脑”们除了天赋实际上还有超出你想象的大量练习——所以要不要做这些、投入这些精力和时间是否值得,自己权衡吧。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