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述說微笑692
从选择上来说,每一个组合都是好的,因为它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但是选课只有考虑多种因素选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一、选择物理+地理+生物的人多不多?
实行“3+1+2”模式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话,物理或者历史就成为必选的科目了。现在不知道这些地区的选课结果如何,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山东学生的选课数据。
在山东省第一批选课数据中,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为36140人,占比6.78%,排名中等。从数据看,这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较受学生欢迎。
在实行“3+1+2”地区,因为物理或者历史必选,而且以原始分计入总分,这样的话,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会更多。

二、选择物理+地理+生物好不好?
选择这个组合的优势就是用地理代替化学,由于地理是偏理科的内容,记忆的内容比政治历史少,理解的内容又比化学少,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简单的学科,尤其是对理性思维比较好的学生来说。
而化学其核心就在于化学元素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不仅要记忆,还要做题,难度比地理要大,要想学好,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对于理化生不能兼顾的学生来说,用地理代替化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在山东省第一批选课数据中,地理是选择人数最多的学科,大家选择这个选课,主要目的就是提分。
但是,从专业选角度来看,虽然选择了物理,能够选择90%以上的专业,但是大学也有不少专业要求是要求物理和化学必选的,比如下图清华大学的理科实验班和临床医学专业。
所以,如果学生的理化生比较不错,或者化学稍微低于地理,我建议选择理化生组合,再退一步,选择理化地组合,也比这个组合要好。
爱上学习教育
我女儿今年高二,就是选的物理,生物,地理组合。
现在的3+1+2的高考新模式,大家都没经验,也说不上哪种组合最好,只看哪种最适合。我和女儿商量时的方针就是,选自己能考到更高分的科目,选更容易考上大学的科目。兴趣,理想可以是个小的参照,现在学生的目标就是考更高的分才能上更好的学校。当然,其它真学霸,各种二代可以不用考虑这些,凭喜好来就可以了。
在老去的老胡
根据一些高校已披露的消息,经多方征求意见,教育部已制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并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计划于2020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个高考改革试点省市招生的所有本科院校,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指引》要求编报选考科目要求。
选课组合
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数外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三门。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学生面临着20种选课组合。
不论哪一种组合,学生应依据自己的优势与兴趣,选出一个自己热爱,又利于发挥的学科。
新高考选课对应的大学专业
物理+生物+地理组合
在了解这个组合之前,我们先看看三个学科的特点、难点和好处。
物理学科
生物学科
地理学科
物理学科的优势:据相关统计,由于选考物理的考生选报高校专业的范围最广,选报含物理的任何一个科目组可报考计划最低的达91%。再根据上面的各科针对的大学专业,这个物生地组合在选择大学专业及学校来说,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生物和地理学科的优势:生物是一个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它也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强的学科。
物理+生物+地理,有物理学科作为支撑,可以选择报考的专业领域类别比例达99%,选择报考的专业相对比较广泛,虽然学科组合偏理,但可以报考所有热门专业,在将来从事的职业领域类别上具有很大的拓展性与宽广性。
可从事的工作:
大部分理科类专业都会需要物理基础;其次,很多医学、生物相关的专业也会需要生物基础;最后,一些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会需要地理基础。
选择物理生物地理,以后的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像是技术类工作,教育工作,研究类的工作等等都是可以从事的,主要还是要看学生如何选择。
结束语:
选择这个组合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选择空间较大。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经过大学的深造,可以从事多领域的工作。
有梦就有希望sunshine
这两个组合,最主要的是地理和政治的对比,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地理和政治哪个难?这个因人而异,对于理性思维好的学生来说,学习地理更容易些,所以物理好的学生,学习地理不费劲,但是政治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还有关注时政的变化,如果用学习物理的思维学习政治,尤其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内容,显然是很难的。
其次,从赋分角度看,选择地理的人数较多,容易赋分;选择政治的学生水平差,也容易赋分,两个学科都是提分科目,关键看你处于哪个层次,哪一个学科学起来更有把握。比如你的地理学得比较好,我建议选择地理,因为地理比政治得分更稳定,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低,更有把握得分。但是,如果你的地理成绩不是很好,就要慎重了,因为选择地理的同学中,有很多学霸,他们将占据“分子”的位置;而学霸很少选择|“政治”,所以,如果你的政治成绩比较好,就容易处于“分子”的位置上,因为下面有大量的成绩差的学生给你当“分母”,赋分自然就更高。
综上所述,如果你想选择和物理相关的理工科专业,那么这两个组合尽量选择赋分更高的组合,如果理性思维较好,成绩中上游,建议选择物理+生物+地理;如果理性思维不是很好,擅长记忆,建议选择物理+生物+政治组合;如果你想扩大专业选择面,可以选择物理+生物+地理组合。
易森文化
这个组合还是不错的
这个专业组合的好坏,主要根据选择这个组合的人多不多,如果多的话,就证明这个专业的竞争力非常大,想要考到好学校的几率也是就非常小了。其实一些重点学校基本对物理学科都是有限制的,有些专业是必须选择物理,或者是物理、化学的任意一科,所以如果选择物理,其实可以报考的专业还是非常多的。
新高考选择物理的人数并不多,毕竟物理很难,我们从浙江、上海的选科中就能够知道,选择物理的同学有多少。所以这个有物理学科,一般竞争力都不是很大的,但是要想把物理考,也是不容易的。
这个三个科目的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非常多,所以选择这个组合其实是不错的,只要你自己对这几个科目比较感兴趣,选择这个组合也不错。
选择物理生物地理就业前景如何
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个组合可以选择理工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薪资都是非常高的,而且现在社会也是非常缺少理工类人才,现在很多行业都离不开理工类专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而且这个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能够达到90%以上,只要你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选择一个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一些文科类专业就业前景也不错,比如市场营销或者是语言类专业等。
同学们在选科的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充分的了解,不能因为这个组合以后竞争力小,高考结束之后可以选择的专业多,就选择这个组合,一般选择这个组合的同学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差,这个组合之间的竞争算是好学生之间的竞争,同学们压力也不会很小,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的努力,才能够有竞争力。
XY初高中数理化
某中部地区高考重省的省重点中学学生选科情况:全年级物理向与历史向的学生选科比例大概为2.6:1,专业要求物理类与不要求物理类比例为5:1,一般高中则历史向选课比例更高。说明什么呢?千军万马涌向了历史向的独木桥,无法想象这届历史向学生高考时的惨烈............所以,从应试角度和对新高考政策的正确解读角度来看,能选物理还是选吧。
物理生物地理这个组合,既保障了专业覆盖率,又选择了两个最亦文亦理的学科,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如果孩子不排斥部分记忆性内容的话,这个组合还是很完美的。
地理老师舒窈
这类问题,很多家长在问,很多回答者在回答。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让读者信服的判断标准。——到底满足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证明一个选科组合是有优势的!
小编认为,无论是选科、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上个好大学,更要上个好专业。
大家翻阅小编这类似问题的回答,已经有好几个了。给出科目组合好坏的判断标准是:
科目组合的选科总人数/对该组合三个科目均有必考要求的专业数量。得数的数值越小,选科组合越有优势。
有的家长还是摆脱不了分数是录取的唯一标准这个怪圈。这里就不展开对专业选择权的说明了(其他回答和文章中已解释多遍),直接说重点。
专业对科目的必考要求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无科目要求。这是最低要求,是一些没有考生愿意去报考的冷门专业,接收的是成绩较差的考生。
第二种是只对一门科目有必考要求。这是对行业知识要求的专业,比如外交学的政治、地质学的地理等。
第三种是对两门有必考要求的。这一类专业的水平相对较高,并带有一定得行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的要求。比如一般学校的外交学会只对政治做出必考要求,但是好学校为了选拔优质生源,对物理也会提出必考要求。
第四种就是最高要求了,对三门均有必考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种的科目要求是难度是依次递增的。
在报考志愿时会有这几个变量:
第一、科目组合的选择人数;
第二、科目组合的难度。
第三、对科目组合中三个科目均有必考要求的专业数量。
第四、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
我们填志愿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填报“竞争对手最少的热门专业。”
怎么实现呢?在这几个变量里:
第一点、挑选科人数最少的;
第二点、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最大难度的科目组合;
第三点、报考对三门科目均有要求的专业;
第四点、避免报考扎堆的热门专业。
总结:
任何科目组合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只是能够满足目的的专业数量不一样——越偏理科,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越多。
玖抒教育
你自己的这三门课成绩比较好的话,你自己喜欢的话,可以选择,考大学选课现在看重的是自己的潜力,自己的长项扬长避短。
实际上每一个人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非常优秀了,就可以活得相当好了。
祝你选择顺利,祝你前途辉煌。
向山举目
物理 生物 化学 更好
徐州杨哥
您问的问题无解,还得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