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人把婚喪嫁娶、喬遷新居、上樓板等紅白喜事,統稱為“過事”。
農村“過事”非常講究。“過事”當天,首先請村上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長輩來當“大總管”,並由大總管開出“執事單”,挑兵點將確定“過事”當天的人員分工。執事單開出後,所有幫忙的各司其職,各執其事。買菜的、接客的、燒火的,看酒的、端盤子的、洗碗的……都叫作執事,統一由大總管來指揮。渭南農村民風淳樸,一般誰家過事,全村人都來給幫忙。大家緊緊張張,忙忙活活都把主家的事當成自家的事情來幹,絲毫不敢懈怠。一天之內,祭拜先祖,三拜九叩,鞭炮對聯,規矩禮節主家忙到筋疲力盡也斷不敢省略一絲環節,用渭南人的話說“不敢叫村裡人笑話,說咱不懂哈數。”
這些年,農村條件好了,家裡過事基本都叫的快餐車,乾淨,方便,省事。但是座席的規矩依然沒有變。幾點開飯,一天幾頓都有嚴格的規定。開席時,先招呼村裡的長輩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就座。其他人按長幼順序依次就座。開席前,先上果盤茶水,然後是涼盤、熱菜、蒸碗、雞魚、湯水、蒸饃逐一上齊。端菜跑堂的在席間飛快地往來穿梭,客人們互相打招呼行禮交杯換盞。上菜後由桌上最年長的人先動筷子。開席後,像雞、魚、燒肘子等大菜上菜的時候,也是由長者先動筷子,然後眾人再把肉食夾給孩子吃,最後才自己吃。人人都要向長輩敬酒,主家要挨個給客人敬酒。喝不了酒的,可以茶代酒。酒可以不喝,禮不能不到。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於肉食酒水並不特別稀罕,但是這尊老愛幼的傳統依舊保存至今,沒有絲毫改變。
對長期生活在城裡人來說,已經好多年不曾經歷這樣熱鬧淳樸的場面了。過事,事中有禮節,事中有感恩,事中有規矩,事中有感動。過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中國老百姓喜怒哀樂的真實體現。身為渭南人無論走到哪裡,最難忘還是那份質樸的鄉情。
閱讀更多 臨渭旅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