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明園垂虹橋、玉泉山妙高塔…老照片裡的歷史


垂虹橋位於華藏海西南方位,為溝通靜明園南北水道的重要交通節點。垂虹橋以西皆為稻田,是為溪田課耕。圖為法國攝影師弗明·拉貝里 於 1906 年拍攝的垂虹橋。

法國攝影師弗明·拉貝里 於 1906 年拍攝的垂虹橋。

斯提芬·帕瑟於1913 年拍攝的靜明園垂虹橋,此照片為彩色照片,這也是靜明園最早的彩色照片之一。

拍攝於20 世紀40 年代的垂虹橋,此時的橋欄杆已有殘缺。

“峽雪琴音”位於東山景區,建制在馬鞍形山脊當中的部位,房屋架巖構築。院落的第一進正廳名“麗矚軒”,東廂房名“俯青室”,可以俯瞰湖光山色。第二進正廳設小戲臺,可舉辦小型演出,東廂房名“罨畫窗”。整組建築是觀賞山泉景觀的好去處。圖為弗明·拉貝里於 1906 年拍攝的“峽雪琴音”景區,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重簷“招鶴庭”及遠處的“妙高塔”。

從“罨畫窗”看萬壽山。當年這個角度是全園欣賞萬壽山昆明湖的最佳角度。照片拍攝於20 世紀20 年代。

妙高塔位於玉泉山北側峰頂,整組建築名為“妙高寺”。寺前建石坊,額曰“靈鷲支峰”。寺內共兩進院落,第一進的山門內為正殿“江天如是殿”,殿內供鐫胎三世佛。第二進“該妙齋”周圍繞以迴廊,庭院中央就是喇嘛塔“妙高塔”,既是園內的另一個制高點,也是玉峰塔的配景。側峰南面的山坡上散佈著楞伽洞、小飛來、極樂洞等洞景。圖為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妙高塔。


圖為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靈鷲支峰石坊。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年拍攝的北峰石雕佛像。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年拍攝的北峰石雕佛像。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