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禕晗
五虎將是後人演義小說演繹,源自史書三國志的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論官職要分為二個階段看,首先,劉備最先的身份是左將軍,這個官職陪著他走南闖北,入荊州戰赤壁,據南郡入益州,都是在這一身份下完成,能封的官階不高,等到取了漢中,晉位漢中王,能拿得出手的官職變多了,所以才有前後左右四將軍的封號,但關羽在此不久就失荊州兵敗而死,撐不到劉備當皇帝,自然也沒有當上蜀漢官員,其時的官職不高是正常的。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都是武將,官職主要體現在武職,關羽在平黃巾時便與張飛跟在劉備身邊,劉備當平原相,二人是別部司馬領軍“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殺車胄二進徐州,關羽曾被劉備委託暫行太守事,曹操再攻徐州,劉關張三人分道揚鑣,關羽被擒降曹,封偏將軍,在誅顏良報恩後,關羽迴歸劉營,一同走荊州,戰赤壁,據有荊南四郡並借得南郡。劉備入益州以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守荊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待到劉備進位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獻帝封的漢壽亭侯仍在。這是三品武職,前後左右,以前為尊。對應當上魏王的曹操方的魏之元勳夏侯敦。
張飛初期與關羽歷程近似,關羽比張飛大幾歲“飛兄事之”,曹劉合兵攻打呂布前後,張飛被朝廷封為中郎將,劉備平定南荊州後,以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封新亭侯。二劉反目益州大戰,張飛與諸葛亮兵分二路入川,取成都又取漢中,劉備當上漢中王,張飛的官職變為巴西太守,右將軍、假節。這也是三品將軍。關羽身死,劉備稱帝,張飛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車騎與驃騎並列,低於大將軍,已經是二品將軍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馬超公侯之家出身,在未起兵反曹時就當過徐州刺史、諫議大夫,都是遙封遙領,沒有實際上任,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當上九卿的衛尉,馬超留守涼州,被封為偏將軍、都亭侯,帶領馬家軍。與韓遂等人起兵反曹後,潼關大戰,攻取隴西,自稱徵西將軍,領幷州牧,督涼州軍事。又逢冀城兵敗,投奔張魯,攻打祁山失敗,再投劉備助取成都,到劉備當漢中王,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也是三品將軍。劉備當上皇帝之後,馬超升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也是二品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黃忠在荊州跟隨劉備,入川取漢中立下大功,劉表時封為中郎將,曹操取荊州封為偏將軍,平定益州為討虜將軍。在漢中之戰表現出色,陣斬夏侯淵,又與趙雲漢水燒糧,功勳卓著,劉備為王時封后將軍,也是三品將軍。在關羽死後不久也逝世,沒有等到劉備當皇帝。趙雲在公孫瓚時便與劉備三人結識,引為知音,官渡之戰前投奔劉備,一路相隨,劉備取荊州後為牙門將軍,劉備入益州升為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拿下成都後,被封為翊軍將軍,這一職務低於四安四鎮,最多五品!劉備進位漢中王和當皇帝,史書都沒有記載趙雲加封的事,應該有所疏漏。到劉禪時,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四品將軍。
這樣論起來,到劉備當上漢中王時,官職關羽最高,為等同三品的前將軍,假節鉞。到劉備稱帝后,官職最高是馬超,為等同二品的驃騎將軍,剛好排在張飛的車騎將軍前面。《後漢書·百官》“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
南方鵬
官職是官職,爵位是爵位,所以用什麼什麼侯來比較是不合適的,那麼蜀漢五虎上將中誰的官職最高?得分時期來看。
關羽活著的時候
先來看關羽活著的時候,最高的軍事指揮者當然還是劉備本人。在劉備自稱漢中王之後,關羽授予的是前將軍的官職,而張飛為右將軍,馬超是左將軍,而黃忠則是後將軍,這幾個人的官職差不多是平級,而趙雲並不在此列之中只為翊羽將軍。所以這時候只是論官職,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是一個等級上,而趙雲則比他們要差一些。所以在眾人告訴漢獻帝的上表中,趙雲的名字是在等那個字裡面。
關羽死後
關羽死後,劉備才當的皇帝。這時候官職最大的當然就是張飛了,畢竟當了皇帝劉備手底下的人員官職當然也得跟著上去,所以張飛成了車騎將軍並且領司隸校尉,在沒有大將軍一職情況下車騎將軍就是最高軍事將領之一,而司隸校尉只看官職則是比兩千石的官職,比中兩千石低一檔。這時候馬超升為了驃騎將軍,官職和張飛是差不多的。
雖然只官職上來說,會有幾人官職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實際地位上來說,關羽沒有死之前在五虎上將中關羽的實際地位最高,因為他可以被劉備分兵委以重任,然後張飛次之,馬超和黃忠差不多,因為趙雲在劉備後期不怎麼受信任,所以實際地位在五虎上將中墊底。關羽死後劉備稱帝后,張飛的實際地位就是最大了,別看官職的等級差不多,但是實際權力這幾人中確實是張飛最大。
淡看天上月
驃騎將軍馬超的官職最高的,但是,因為劉備對於馬超的提防,所以馬超在蜀漢五虎上將中沒有太大的權力。與此相對應的是,關羽則是蜀漢權力最大的武將之一。《三國志》中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就關羽被賜予的“假節鉞”來說,武將“假節鉞”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彙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換而言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假節鉞”即代表皇帝出征。由此,對於鎮守荊州的關羽,擁有了近似於臨機決斷的權力,這無疑是馬超、趙雲、張飛、黃忠等人都沒有的權力。
龍叔小龍
這個吧,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三國志》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傳”放在了一起,可能這也是他們被稱為“五虎上將”的起源吧。
按陳壽的意思,這五虎傳的順序,也正是他們真實地位的先後次序:關羽居首,趙雲排末。
至於題中所說誰的官職最高,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下,也就是他們各自的行政職位與軍隊職位高低,而軍隊職位又可分為軍階、軍職。
另外,這裡還必須設置兩個前提,所謂職位要從他們的同期職位以及各自的最高職位加以比較,如此才比較公平。
劉備晉為漢中王后,五虎將的軍階、軍職、行政職位高低比較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分別被任命為前、右、左、後四方將軍,趙雲僅為翊軍將軍。四方將軍中,以前將軍最為顯赫,這意味著關羽的軍階在五虎將中同期最高。
張飛的右將軍稍遜於馬超的左將軍,先不說當時以左為尊的慣例,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之前軍職也是左將軍,還有特殊意義的加成,所以必須比右將軍顯赫。
更讓關羽明顯比其他四虎高出一檔的,是他被授權“假節鉞”特權,有代替劉備發起戰爭的決策權,這是僅僅“假節”的馬超、張飛所無法比擬的。
從這一時期的實際軍職來看,關羽為“董督荊州事”,為戰區司令,張飛“督閬中”,馬超“督臨沮”,為軍分區司令,後二者的實際權力都比關羽低太多了。
從同期的行政職務上看,彼時關羽為襄陽太守,張飛為巴西太守,馬超、黃忠暫無行至職務,趙雲曾經做過桂陽太守。
關、張、趙雖都當過太守,但關羽的襄陽太守等於遙領虛職,因為襄陽一直在曹操手裡,自然無法實際赴任,更無法行使真正職權,但張飛的太守職是現任實缺,從這一點說,張飛的同期行政職位要略高於關羽。
概括來說,在219年這個時間點上,關羽的軍階、軍職最高,張飛的行政職位最高。
劉備登基稱帝后,五虎將軍階、軍職、行政職位高低比較
到了這時,關羽、黃忠都已經不在人世,他倆的這三項指標都永久停留在了劉備漢中王時期的水準。
但五虎將中的其他三位,絕大多數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軍階上看,馬超晉升為驃騎將軍,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趙雲則原地未動。同期相比,馬超的軍階最高,甚至遠遠超出了關羽曾經的前將軍。
至於軍職層面,張飛兼任了司隸校尉,成為都城的最高軍事長官;馬超暫時沒變化,趙雲在劉備東征孫權時也取得了“督江州”的重要職務。同期相比,張飛的軍職最高,趙雲依然最低。
這一時期“三虎將”的行政職務,張飛依然為巴西太守,馬超躥升到了“涼州牧”,而趙雲則沒有固定的行政職務。雖然馬超的涼州牧也為遙領,無法實際上任,但畢竟行政級別上來了,達到了省部級,遠高於關羽曾經的、張飛當下的司局地廳級。
概括來看,劉備稱帝后這一時期,馬超、張飛的軍階都遠遠超出了關羽曾經的高度,且馬超高於張飛;
至於實際軍職,張飛雖然超過了馬超,但依然遠遠趕不上關羽曾經的地位;
而馬超此時的行政職務及級別,不但超過張飛,更遠超曾經的關羽。
從兩大階段的綜合衡量來說,蜀漢五虎將中,軍階及行政職位最高者都為馬超,軍職最高者為關羽,趙雲則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最悲催地位居末尾,甚至比黃忠還慘
司馬砸光
答案是關羽。
對比關張馬黃趙五人的官職,應該橫向對比同時期的官職。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五人歷史上的最高官職。
最高的是馬超,位至驃騎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帝時。
第二是張飛,位至車騎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帝時。
第三是關羽,位至前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
第四是黃忠,位至後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
第五是趙雲,位至鎮東將軍,時間是在劉禪即位後。
從歷史最高的軍職對比的話,毫無疑問最高的是馬超,最低的是趙雲。
那麼我們來看看同時期五人的官職。
同時期五人的官職對比看得應該是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對五人的分封,因為此時五人皆在。
最高的是關羽,封為前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二是馬超,封為左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三是張飛,封為右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四是黃忠,封為後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五是趙雲,封為翊軍將軍,雜號將軍。
同時期對比,最高為關羽,最低為趙雲。
所以本提問的答案應該是關羽。
九尾讀正史
應該同期進行比較。
五虎將同時歸屬於劉備的時候,應該是在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取得益州後,關羽以蕩寇將軍董督荊州事,張飛以徵虜將軍領巴西太守,馬超以平西將軍督臨沮,黃忠為討虜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如果從軍職上來說,馬超平西將軍名義上最高,但從實際地位來說,關羽的董督荊州事相當於代理荊州牧,實權最大。
劉備取得漢中時,黃忠因定軍山之功升為徵西將軍,軍職一下子超過了馬超。但不久,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為後將軍,趙雲仍然為翊軍將軍。此時,關羽成為毫無疑義的軍職最高的將領。
劉備稱帝的時候,關羽和黃忠都已經去世,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趙雲為徵南將軍,此時馬超成為了武將第一人。
所以,關羽在世的時候,雖然馬超以平西將軍、黃忠以徵西將軍名義上曾經短暫超過他,但沒人能改變關羽是劉備陣營二號人物的地位。但關羽去世後,從最終軍職來說,馬超的驃騎將軍最高,其次為車騎將軍張飛,再者為前將軍關羽,後將軍黃忠,最後為徵南將軍趙雲;從跟隨劉備集團的軍旅生涯長度來說,趙雲第一,張飛第二,關羽第三,馬超第四,黃忠第五。
靖遠0204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靜言讀史來解答。
既然是比官職高低,而且五虎將屬於武將系列。那麼就得先搞清楚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武將官職是如何劃分大小:
【一品】大將軍、上柱國:榮譽職位無特權無職權;〔從〕衛將軍:屬於加官從一品官職一國只有一個;大都督:同上;大司馬:同上 。
【二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虎翼將軍 、龍驤將軍、中軍將軍 (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三品】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後將軍 (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四品】徵東將軍 、徵南將軍 、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五品】安南將軍、安東將軍、安北將軍、安西將軍(同上);[從] 平西將軍:四平,四鎮,四安,四徵必須由鎮守地方意義而封。
【六品】軍師將軍、護軍將軍、都護將軍、驍騎將軍、越騎將軍(同上)
【七品】羽林郎將 、五官郎將、左中郎將 右中郎將、虎賁郎將(同上);[從] 偏將軍、裨將軍 、軍祭酒
【八品】長水校尉、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胡騎校尉、典軍校尉、上軍校尉、中軍校尉、左軍校尉、右軍校尉(同上)
【九品】督郵、謁者僕射 、賓贊謁者 、監冶謁者、郎中謁者、中宮謁者、給事謁者 、通事謁者、中書謁者、持書謁者、持節謁者 (同上);[從] 都尉、郡尉、散騎 、武庫、洗馬。
關羽官職升遷:偏將軍-蕩寇將軍-前將軍受封漢壽亭侯;
張飛官職升遷:徵將軍虜(新亭侯)-右將軍-車騎將軍(西鄉侯)
馬超:驃騎將軍(斄鄉侯)
黃忠:後將軍(關內侯)
趙雲:鎮軍將軍(永昌亭侯)
蜀國五虎將官職排名:第一:馬超、張飛並列;第二:關羽、黃忠並列;第三:趙雲。
靜言讀史
如果不算劉備,關羽元帥,黃忠為將,馬超,趙雲,張飛,魏延,皆可為先鋒。這個副元帥給誰都不好,黃忠,魏延肯定不會搶,但是馬,趙,張,就不好說了,首先關羽比較孤傲,就是太自信,他誰的都不會聽,而張飛可是老三,你覺得這兩個一起領軍隊會誰服誰?如果給,趙雲,馬超,這張飛能服氣?一般副元帥配個軍師兼著!
冷眼看娛樂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一個。
對於蜀漢五虎上將,我們不可以用官職高低來衡量權利的大小。蜀漢官職延續東漢,由大到小依次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大將軍位在三公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九卿下。但劉備在官職之外卻是另有考慮。
關羽,前將軍、襄陽太守、漢壽亭侯。
關羽雖然官職是前將軍,也有受封襄陽太守,這個太守當然也是一個空職了,畢竟襄陽一直都是在曹魏手裡的。但關羽這個前將軍可不一般,鎮守荊州,而在荊州卻並沒有任何官職。要知道此時蜀漢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荊州、益州、漢中,也就是說,鎮守荊州的關羽此事才是荊州的實際上的二把手,具有軍事自主權,不受諸葛亮這個丞相制約。
張飛,車騎將軍、西鄉侯。
可以看出張飛的這個車騎將軍論職位應該在驃騎將軍之下,但這個車騎將軍有個很特別的權限,就是即可以對外作戰又可以對內平叛。本來這個車騎將軍一般是有軍事需要時候帝王才會任命的,軍事過後就被收回了,但在蜀漢張飛卻是一個常任車騎將軍,這就造成他的權限既對外又對內,而且同樣不受諸葛亮這個丞相制約。
趙雲,鎮軍將軍、永昌亭侯、順平侯。
趙雲這個官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論官職,應該在五虎將最末尾,但趙雲的職責有點類似曹魏的許褚,是劉備的貼身護衛,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中南海護衛營。你永遠不知道這個營有多少兵馬、有多大權限,而且趙雲這個職位同樣不受軍隊制約,只歸劉備一個人管理。而且趙雲還有對外的權限,只要劉備親征,趙雲必定在左右,最次也是個後軍,軍權同樣自主。
馬超,驃騎將軍、涼州牧、斄鄉侯、威侯。
馬超是蜀漢的驃騎將軍,同時也是涼州牧。馬超這個驃騎將軍權限只是負責鎮守漢中,無命令不得回成都,至於這個涼州牧就很個性了,涼州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馬謖守街亭,諸葛亮要奪取的那個地方,涼州一直都只曹魏底盤,壓根沒蜀漢什麼事。第一次北伐之後,蜀漢與涼州的交集都很少了。但從權限來看,張飛這個車騎將軍都要比馬超這個驃騎將軍權利大很多很多。而且馬超是歸諸葛亮這個丞相直接管轄、調度的。
黃忠,後將軍、關內侯、剛侯。
其實黃忠在五虎上將中存在感是最薄弱的。被封時候就已年邁,甚至還被關羽瞧不起。但在劉備心中還是很重視黃忠這名老將的,劉備數次出征都會帶著黃忠一起,黃忠的忠心也是比馬超這種被逼無奈的歸順更能給劉備安全感。可惜老將黃忠,並未陪劉備走多遠便病逝了,是病逝,不是死於他人之手,三國時期沒有人能用箭可以射到黃忠。
愛抽菸、好讀史,我是抽菸侃歷史。點擊關注,與您一起分享不同視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謝謝點贊。
歷史話光年
蜀漢五虎將中,他們在世的時候,官階最高是張飛,爵位和軍銜最高的是馬超,實權最大的是關羽。
咱們把五虎將不同時期的官職列一下,來做個比較。(都按正史記載來,免得有些朋友認為我不讀正史,只聊演義)。
一、關羽
關羽的進步比較早,以前與曹操敵對,被曹操捉了俘虜,曹操很欣賞他,拜他為偏將軍。白馬坡斬顏良,立下大功,
封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就伴隨著關羽的一生。
在荊州期間,
官職是襄陽太守,軍銜是蕩寇將軍,爵位還是上文的那個漢壽亭侯。劉備在荊州期間,關羽駐江北。劉備入川,關羽總領荊州事務。
這個軍銜很高了。
官職:襄陽太守
軍銜:前將軍
爵位:漢壽亭侯
實權:假節鉞、董領荊州事
二、張飛張飛比起關羽來,進步要慢些。
荊州期間,劉備封他為宜都太守,軍銜是徵虜將軍,爵位是新亭侯,後管理南郡事務。張飛這個新亭侯和關羽那個漢壽亭侯不能比,人家是漢獻帝授予的,是正牌子。平定益州後,張飛官職
為巴西太守。這不錯,在南美洲的地盤最大的,比阿根廷大。劉備進位漢中王,張飛軍銜成為右將軍,假節。關羽是假節鉞,多個“鉞”字,就高一個級別,假節鉞的能管住假節的。
官職是司隸校尉,爵位是西鄉侯。在三國時代,這個司隸校尉的官位很大,直接代表皇帝。張飛死後,諸葛亮就繼承了這個官職。
官階:司隸校尉
軍銜:車騎將軍
爵位:西鄉侯
實權:巴西太守、假節
三、馬超
馬超很早就封侯了,早先隨曹操鎮壓叛軍時候,馬超立功,軍銜是偏將軍,爵位是都亭侯。劉備平定益州,馬超立下取成都的功勞,軍銜成為平西將軍,爵位仍是都亭侯,總領臨沮事務。
官階:涼州牧
軍銜:驃騎將軍
爵位:嫠鄉侯
實權:假節
四、黃忠
黃忠的起點比較低,輝煌的時間也比較短。
最初黃忠是在劉表手下做了箇中郎將,輔佐劉表的乾兒子劉磬。
曹操南下,黃忠成為代理裨將軍,屬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劉備獲得荊州,黃忠就為劉備效力了。平定益州後,因作戰勇敢,立功多多,軍銜成為討虜將軍。這和張飛在荊州時期的那個徵虜將軍差不多。
漢中之戰,定軍山陣斬夏侯淵,黃忠立下奇功,
軍銜遷至徵西將軍。
黃忠的最高職位:
軍銜:後將軍
爵位:關內侯
實權:沒啥實權
五、趙雲
趙雲的進步比較緩慢,始終不很理想。
最早趙雲在公孫瓚手下做事,曾隨著劉備去抵抗袁紹,管理騎兵。
劉備入川時,趙雲留在荊州。
官職:中護軍
軍銜:鎮東將軍
爵位:永昌亭侯
實權:掌護軍
先比較一下五位將領的官階:
關羽:襄陽太守
張飛:司隸校尉
馬超:涼州牧
黃忠:軍職
趙雲:軍職
張飛>馬超>關羽>趙雲≥黃忠
再看五人的軍銜:
關羽:前將軍
張飛:車騎將軍
馬超:驃騎將軍
黃忠:後將軍
趙雲:鎮東將軍
馬超>張飛>關羽>黃忠>趙雲
再比較五人的爵位:
關羽:漢壽亭侯
張飛:西鄉侯
馬超:嫠鄉侯
黃忠:關內侯
趙雲:永昌亭侯
張飛=馬超>關羽=趙雲>黃忠
再比較五人的實權:
關羽:董領荊州,假節鉞
張飛:督巴西,假節
馬超:督臨沮,假節
趙雲:軍職
黃忠:軍職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看起來,馬超似乎挺牛,實際上沒有什麼兵權,官職中有個涼州牧,也是虛的,劉備腦袋瓜子可一點都不含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