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在5G時代到來以後,華為繼續高歌猛進,無論是技術上的創新還是銷量上的領先,華為取得的成就足以讓全世界驚歎。在以前那個外國品牌主導國內手機行業的時代,幾乎沒有人能想到華為會以如此快的速度崛起,成為媲美三星、蘋果的手機巨頭。然而,在崛起的過程中,爭議也是如影隨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華為帶來的那些爭議。

綁架愛國情懷——客觀上的確存在
華為是否綁架了愛國情懷?這可能是華為帶來的最大爭議,以至於引得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親自發聲,他表示“不能說用華為產品就是愛國,不用就不是愛國,華為只是一個商品,如果你喜歡它那你就用,如果你不喜歡那你就不要用,不能把商品和政治掛上了鉤。”但任正非先生的表態並沒有消除爭議,網絡上關於這一爭議的口水戰從未停息。那到底華為有沒有綁架愛國情懷呢?
客觀上來說,是有的。
任正非先生曾表示,註冊公司時,公司名字是根據牆上的“中華有為”臨時想出來的。我們無權評判這個名字的好與壞,但“華為”二字與“中華有為”卻在許多人心中深深地劃上了等號,這種名字上寄託的民族感在不經意間左右了很多人的思想與觀點,同時很容易帶給人一種將華為與愛國等同起來的心理暗示。
另一方面,華為是否聘請了大量“水軍”則成為了一樁至今未解的“懸案”。但客觀事實是,網絡上大量的言論將華為與愛國捆綁在了一起,這種捆綁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一部分人的思想,加深了“華為=愛國”的觀念。更有言論對華為的自主研發進行大量吹捧,同時給其他國產品牌的手機貼上了“組裝機”的標籤,這樣的言論同樣引導了一部分人對華為產生積極印象。然而,這一系列言論同樣也招致了大量的反感,與華為名字帶來的心理暗示相比,網絡言論才是綁架愛國情懷的主力軍。正是因為這些言論的存在,才讓引起了“華為綁架愛國情懷”的質疑。但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聘請了所謂的“水軍”,也沒有證據證明華為利網絡用進行了所謂的“愛國營銷”。歸根到底,直接實施“綁架”的並不是華為,而是網民。
那華為主觀上有過“愛國營銷”嗎?實際上也是有的。在今年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過後,一封華為的內部信被曝光,並引起了巨大反響,網友們紛紛為華為點贊。但客觀來說,華為通過這封內部信實現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雖然這封信裡沒有出現任何與愛國相關的字眼,但是華為利用這封信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敢於與超級大國抗爭的偉大的民族企業的形象。 這便是這次營銷最成功的地方,但這樣的營銷卻不易招致反感,因為華為在這次事件中體現出的勇氣、堅毅與長遠規劃的確令人敬佩。

華為的內部信
偷工減料——引以為戒
華為P10上的閃存混用事件對華為帶來了極為惡劣的影響,華為消費者終端CEO餘承東對此事的解釋則更讓人難以接受,甚至引起了大量華為忠實粉絲的憤怒。事實上,對於華為這樣的國際巨頭,閃存混用的行為無異於欺騙消費者,餘承東的言論則更沒有體現出華為對消費者的責任與擔當。好在華為在此後引以為戒,沒有再出現類似事件,並且不斷提高手機質量與售後服務,再一次取得了消費者們的信任。
餘承東對華為P10閃存混用的解釋
重視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華為崛起的根本所在
有多少人愛華為,就有多少人討厭華為,但不管你是愛它還是討厭它,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華為的崛起依靠的絕不是所謂的“愛國營銷”,而是依靠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極強的技術創新能力。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已經成為世界頂級的手機處理器,華為與萊卡、索尼的強強聯合使得華為在手機攝影方面幾乎無人能敵(這也是華為成功打入高端手機市場,實現溢價的關鍵原因),此外,GPU TURBO、LINK TURBO、超級藍牙、5G芯片等技術無不彰顯著華為強大的技術實力,同時也使得用戶體驗得到巨大提升。雖然有人認為華為的處理器依靠的是ARM的構架,拍照則是依靠索尼提供傳感器,是所謂的“偽自研”與“套殼技術”。但事實上,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不依靠外界而獨立存活。而且不可否認的是,華為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能力,遙遙領先於行業內的其他中國企業。
誠然,華為的麒麟旗艦處理器與同代的高通、蘋果的旗艦處理器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華為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已經無限接近於這些國際巨頭了。另外,雖然華為的手機在綜合體驗方面可能並沒有明顯勝過小米、一加、OPPO等其他國內品牌,但憑藉著良好的品牌形象、優質的品控與售後服務,很多消費者願意為購買華為產品掏出更多銀兩。
華為芯片
從古板老氣到引領手機時尚潮流——華為已成為手機時尚界的標杆
從P20系列開始,華為手機一改以前古板、老氣的形象,開始將更多時尚元素融入手機設計當中。漸變色、浴霸式相機模組、保時捷設計等元素不僅讓華為手機擁有了出眾的外觀,更是引得業內其他廠商紛紛“致敬”。可以說,華為手機目前已成為了手機時尚界的標杆之一。
iPhone 11系列也加入了向華為“致敬”的行列
清晰的產品線——華為的頂級佈局
雖然華為有“愛國營銷”的嫌疑,但清晰的產品線、成功的市場佈局才是華為營銷成功的根本所在。細看華為手機業務的產品線,你會發現它的每一條產品線都有著極為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市場目標——獨立榮耀品牌走“性價比”路線,在線上對抗小米;NOVA系列主打潮流配色與自拍,並藉助明星代言抗衡OPPO和VIVO;P系列和MATE系列兩大旗艦系列則主打高端市場,與蘋果、三星兩大國際巨頭進行競爭。這些產品線不僅定位明確,而且覆蓋了各個價位區間,幾乎滿足了所有人群對手機的需求。
易烊千璽代言華為nova系列
不止是手機制造商——世界頂尖的通信科技公司
事實上,手機業務只是華為龐大業務體系的一部分,華為的業務幾乎涵蓋了通信行業的各個方面。華為在5G技術、基站建設、互聯網數據通信領域等方面,都已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在歐洲,華為的通信設備比比皆是;在非洲,華為是電信建設的主導企業。可以說,華為已經不單單是一家中國企業了,因為它的技術服務了全世界的人民,它已經是世界通信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企業了。
在英國,華為的設備隨處可見
結語:崛起的過程中總是少不了爭議,但不管你是愛華為還是討厭華為,它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一家企業,走在復興之路上的中國也需要華為這樣優秀的民族企業為國家的發展保駕護航。但華為並不能代表國家與民族,它的產品只是為廣大消費者們提供一個選擇,購買與否與愛國無關,因此,切勿以華為的名義“綁架”愛國主義。
這樣的“愛國綁架”必須制止
閱讀更多 FENG1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