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命運多舛,註定要飲恨退出?


殲-31戰鬥機,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 。該型戰機和同一時期的殲20一起出現,當時還引起不小轟動。但多年過去,殲20已經入役,而殲31卻已漸行漸遠。近來有關殲31的消息也是寥寥無幾,這款戰機的命運可謂多舛!

殲31和殲20同一時期出現,有點F-35和X-32同臺競爭之勢。但因為殲31缺點太過明顯,以至於無法滿足挑剔的我們,所以在與殲20的比較中趨於平凡。

殲31作為五代機來研發,其隱身性能肯定比四代機要出色。但相比於五代機來說,又顯得沒有競爭力。這點我覺得是沈飛沒準備好,它的科研效果比實戰大,性能沒能達到實戰水準軍方估計也不會看上。

儘管沈飛通過一大堆試驗後,對殲31進行了改進,稱為殲31 2.0版,但性能上還是不太讓軍方滿意。那麼殲31到底有哪些缺點呢?

1、殲31機身太薄,這點通過一些高清圖片就可以看得出來。對比殲20以及F22、F35等戰機都要薄一點。2、內部空間不足,載彈量少。這點也是由它的機身單薄所帶來的的影響。3、還有就是發動機問題,發動機國產無法匹配,一直使用俄製發動機。

這樣看來殲31問題還是不少,後來人家沈飛也考慮轉型。往海軍方向發展,要做五代機艦載機。但人家海軍是有追求的,海軍崛起需要一款大航程和大載彈量的五代艦載機,殲31只是能隱身而已,打動不了海軍的高層。

這樣一來又浪費殲31幾年時光,命運又變得曲折起來。後來又有人提議說殲31可以外銷啊!現在那麼多國家需求,應該能分得一杯羹。

想法挺好但事實很殘酷,我們眼光挑,人家眼光也不低啊!拿殲31到航展遛遛,再詢問個意向,結果很殘酷,還沒梟龍受歡迎!

外貿這條路也涼了半截,這個我個人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美國的F35太過熱銷,沈飛的招牌沒洛馬招牌響,都跑去買洛馬的F35去了。其二就是五代機本身價格就不會太低,以至於絕大多數國家沒有購買能力,而有購買能力的國家沒有購買意願。

這樣看來殲31未來想要轉正,估計是很難的事。對此很多網友也很惋惜,畢竟也是自個的戰機,都紛紛建言獻策。

對此本人也是挺遺憾的,對於殲31未來的命運也表示不太樂觀。既然現在沈飛這款戰機位置比較尷尬,個人覺得還是不要有太大動作,乾脆直接就用來科研,積累相關數據。因為現在有很多國家想要自己造五代機,到時我們賣點技術估計還能創收。

當然啦本人的這一想法可能也不太靠譜,不懂廣大網友還有什麼優秀建議,歡迎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