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和雷軍誰的能力強?

奇點吧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大家都知道,如今開個手機發佈會,鬧的動靜最大的無非就是小米和華為了。他們就像兩對冤家一般。隔壁的蘋果已經開始全面轉向內容服務了,而小米華為似乎還在比拼硬件,可見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激烈到無以言表了。蘋果都不和我們“玩”了,似乎蘋果的銷量下滑給庫克帶去了太大的打擊。

企業自然是要生存的,蘋果從萬元市值的一家科技巨頭隕落到如今這般地步,庫克自然是很著急的。所以如今的蘋果已經對於硬件產品輕描淡寫了,無論是最近悄悄發佈的新款iPad還是偷偷上架的老款iPhone SE,都向外界傳達了蘋果改變的信號。回到國內,華為的發佈會也剛結束不久,P30系列又一次震驚了各個友商,而小米的一些產品也開始降價,小米在3月的發佈會中大談特談相機,如今華為似乎給了小米一個下馬威。

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如今它們都已經將手機的攝像頭做到了4000萬像素以上,不論其使用的攝像頭傳感器是哪家的,畢竟硬件可以定製,而軟件就是靠的綜合實力了,小米在Redmi系列和小米9系列上均使用了索尼的IMX586傳感器,在發佈會上可謂是出盡了風頭。而華為後來居上自然不甘示弱,50倍光學變焦的鏡頭外加萊卡鏡頭讓小米一下子有些無法適從,無論是對於雷軍還是餘承東來說,今年又是競爭極為激烈的一年。

他們二人不論是微博還是發佈會都是針鋒相對,一點都沒有英雄相惜的意思。做出的產品自然是不分上下,互有輸贏。那麼大家覺得,他們二人的能力誰更強呢?

其實我更傾向於餘承東,這裡只說手機業務!其實餘承東已經算是華為手機業務的老闆了,消費者業務CEO,華為現在的優勢完全是餘承東一手打造的,小米的崛起和起不來也是雷軍造成的,按道理講,雷軍的個人能力更強,因為小米沒有背靠大樹,餘承東真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雷軍要考慮的事情太多,餘承東只需要考慮怎麼做手機就行了!

餘承東比雷軍的決策更成熟一點,首先擺脫原有的運營商主導地位,二、自主研發芯片和京東方、萊卡合作!第三、雙品牌戰略!劃分產品線!小米的問題是被性價比捆綁,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利潤低就沒有足夠的錢做研發,不做研發就會被淘汰,而且堅持性價比導致線下沒有利潤,渠道少了一條,出貨量受限嚴重!而且產品線混亂!

雷軍的米家佈局真的有眼光而且超前,這也是小米未來崛起的資本,現在都在聊新零售和IOT,米家生態搭配手機、電視接口讓小米優勢很大!怎麼說呢,都是厲害人,餘承東壓力小一點,但是確實把華為手機做到了全球頂尖!雷軍也不能說走錯路,因為沒有性價比思維也沒有小米的今天!只能說雷軍轉型有點遲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聊推


這個問題很深奧,一個代表華為,一個代表小米。都各有千秋,不能評價。

華為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5G技術,也擁有上萬的專利證書,本人也是在華為上過班,華為注重人才,餘承東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3G產品總監、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片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終端公司董事長。2018年3月23日,華為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餘承東出任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常務董事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也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小米公司在雷軍的帶領下2010年4月在北京創立。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在金山工作整整16個年頭,期間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年過不惑之際創辦了小米公司,徹底改變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用8年時間一步步帶領公司登上了港交所的舞臺,其本人也多次登上福布斯和胡潤的富豪榜單。

總的來說兩位領導人都給中國手機行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需要這樣的人才。


說不出口的話


單從個人成就來講:100個餘承東都幹不過雷軍。餘承東再厲害也只是一個打工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雷軍20幾歲的時候就和陳年(凡客創始人)一起創立了卓越網,後來賣給亞馬遜賺了幾千萬美金,那會就實現了財務自由。接著是帶領金山上市,期間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UC(後來賣給了阿里至少賺了1000倍)、拉卡拉、YY…做小米前又和許達來成立了順為基金,這些年先劈開小米的成就不說,小米和順為投資孵化的企業可以說佔據半壁江山也不為過。







in成都放牛


謝謝您的問題。餘承東和雷軍的成長經歷不同,總體看沒有太大可比性。

雷軍需要“悟”。雷軍當年是學霸,也做過程序員,28歲擔任金山總經理,與陳年合作過卓越網、凡客。多年來雷軍左右出擊,是一個迷茫的成功投資人。直到雷軍41歲成立小米,才撥雲見日找到自己的未來,看到了智能手機的風口,一直幹到今天。雷軍40歲以後才真正明白順勢而為,這也是他的風口論的來源,用互聯網思維去賣手機,對中國普及智能手機、小米成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多年來的性價比、粉絲經營、廣結善緣、合作研發手機技術,全部基於互聯網與順勢而為。雷軍悟出來了,能力很強。



餘承東需要“錘”。餘承東是華為的外來戶,1993年加入華為,資歷遠不如郭平等華為“老人”。餘承東曾自嘲,以前沒什麼使命感,自由散漫,把領導安排的工作做完就行了,也不多想。這裡要提到任正非,慧眼識人,認為餘承東能擔大事。一方面,給餘承東壓擔子,讓他從歐洲回來主持華為終端工作,成績就不重複了。另一方面,反覆督導“捶打”餘承東 ,甚至半夜打電話詢問工作的事,使餘承東慢慢具有管理者的氣質與責任。餘承東曾說,自己的閒暇時間基本都在思考華為工作。

兩者的異同。對於雷軍,他是懂技術的,也是創業者。他用理工科思維去思考商業,就能悟出新門道,甚至是人生新哲理。現在提前互聯網打法的鼻祖,無疑想到的有雷軍。對於餘承東,他也是懂技術的,也是管理精英。他曾是華為無線的技術負責人,但骨幹都是折騰出來的,技術管理者接近終端與市場,也許更知道華為需要什麼。餘承東通過錘鍊與敲打,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與潛力。對於任正非,他更是懂技術的,更是管理大師。他在部隊時就有技術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家空白,還被鄧老接見。任正非在創立華為後,在如何用人、如何用權、如何分利,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任正非在用人上有過失利,但很大的收穫就是挖掘了餘承東等虎將。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人品方面,雷軍還是可以的,至於華為那邊,別說餘承東,就算是任正非,假如他帶領的華為做不到500強,就憑他幹過的那些齷齪事,就夠他蹲監獄了,連自己的褲襠和女兒都管不好,足見企業文化,下邊的人咋樣


現在的魯迅


餘承東把華為手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牌子

做到了世界銷量第二 如果不是美國谷歌打壓 絕逼銷量第一

把HUAWEI打造出雙高端 帶動國內全產業鏈

雷軍掙快錢 上市撈錢行 搞營銷行

論格局雷軍他也就這麼大點

雷軍眼界跟餘承東差的遠

別把幾十年前的事搬出來 現在都快2020年了 看的是現在[靈光一閃]


用戶92857321517


客觀來講,不是一個層級的人物。一個是老闆,一個是打工的。一個是決策人,一個是執行人。除了身份的不同,兩個人的成就和影響力也是天壤之別。雷軍的履歷自不用說,互聯網圈裡響噹噹的人物。現在是金山小米兩個集團董事長,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並且第4家已經在路上。小米雜貨鋪也培育了十幾家獨角獸企業併成功上市。於成東雖然也很厲害,但高級打工和創業確實沒有可比性。


燜燒土豆5555


這還用問,雷軍碾死餘承東!你看看雷軍身價,旗下公司,投資的公司150多家。一個是老闆,一個是打工的,有什麼可比性?wps剛上市了,雷軍又多了600億。不要只侷限於小米,百度查查金山是誰的,迅雷是誰的,YY是誰的……



速水5


毫無疑問是雷軍。

餘承東的成功來源於華為,而小米的成功來源於雷軍。沒了華為,餘承東啥也不是。而沒了小米這家上市公司,雷軍還有金山軟件和金山辦公兩家中國上市公司(暴風影音,wps就是他家的產品)還有華米和雲米兩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另外還有紫米,智米,純米,綠米,納恩博這些準上市公司,以及一系列的小米生態鏈企業,目前已經達到了100多家。此外,在迅雷等大企業也有股份,形成了“雷軍系產業鏈”。

雷軍聽上去就像是美國的巴菲特,但巴菲特主要是投機,而雷軍就如同王多餘一樣投資的夢想,給創業者投資,同時獲得高額回報。曾經雷軍從小米撤股引起網絡罵戰,但實際上這是資本佈局,帶領三家企業上市,並幫助兩家生態鏈企業上市,第六家上市公司也不遠了。最近的金山辦公上市,讓雷軍身價暴增150億,旗下的準上市公司一上市,雷軍身價只漲不跌。

身為天使投資人,雷軍在2019年中國富豪榜上排名25位(前三是馬雲,馬化騰,許家印),排在雷軍前面的很多都是以家族來計算,單論個人,雷軍可以排進前十,而擁有1%華為股份的任正非排名257位,餘承東根本沒資格上榜。

綜上,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雷軍是一名出色的集團董事長,餘承東是一名出色的經理人,一個是老闆,一個是打工仔。


桃花夢幻


昨天才看到個新聞。老雷同志有150多個公司。是他投入過的。天使投資人!不不管150多個公司入股好多。感覺都挺嚇人的!而且這個數學還在繼續增長!才上市的金山不知道又給他帶去好多財富?總之挺佩服這個人。大學2年修完4年學科!20多歲就很有錢了!學霸不說,還牛逼的商人。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