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碎石路爬到西鄉縣大河鎮窩壩村中蜂養殖基地,只見200多箱中蜂散佈山腰厚朴林裡。村支書馮友祥說,這個基地的蜂蜜暢銷東部沿海,每年創收10萬元。
中蜂是窩壩村“一村一品”產業。該村位於米倉山深處,距離縣城120公里。山谷幽深、人煙稀少,野花和藥材遍佈是優質蜂蜜的絕佳產地。基地出產的“巴嶺雲樽”蜂蜜每斤128元,還賣斷了貨。同時,村合作社還高價收購貧困戶家的蜂蜜帶領貧困戶增收致富。去年該村拿出2.3萬元蜂蜜“紅利”分給貧困戶,每戶分到手1000元。窩壩村中蜂養殖只是該鎮“一村一品”產業發展的縮影。

大河鎮與四川接壤,山大溝深,全鎮5800多人居住在392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山。如何使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鎮黨委反覆調研,決定通過“一村一品”把農戶鑲嵌在產業鏈上,帶領小農戶闖大市場。
思路決定出路。該鎮峰椏村和四川搭邊連界,山高坡陡,卻適合種核桃。經科學規劃和嚴格招標,請來四川省專業技術隊到村裡高標準栽植了3600畝優質核桃。

同樣和四川交界的亢家村,土質適合種花椒,該村就以花椒作為“一村一品”產業,全村已發展100畝,今年還要種植300畝,最終達到1000畝的規模。
而與窩壩相鄰的河西村,大力發展民俗和生態旅遊,村裡發展青脆李200畝,建起剁椒加工廠和臘肉加工廠。貧困戶做的剁椒、臘肉、紅豆腐,賺到了城裡人的錢。
“一村一品”在該鎮大放異彩。龍池村的大黃品性好,質量優越;南坪村新建了魔芋加工廠。大河社區發展大球蓋菇400畝,建起500立方米的冷庫,化解了產品儲運難題;河西村“土哥郎”剁椒享譽省內外。
隨著“一村一品”深入推進,各村陸續出現土蜂蜜加工廠、臘肉加工廠、酒廠和冷庫。全鎮532戶貧困戶中參與發展的貧困戶有365戶,全鎮初步建成了“萬箱土蜂蜜養殖基地”“萬畝核桃生產加工基地”“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千畝水果採摘體驗基地”。
“一村一品”培育了好民風,過去入冬就習慣烤火喝酒諞閒傳的村民,如今抓緊時間發展經濟。日前,以茶葉作為“一村一品”產業的樓房村民看到天麻發展勢頭好,專程趕到60公里外的龍池村,流轉50畝土地栽種天麻。
閱讀更多 好看漢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