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採風|水鄉畫卷上揮灑,示範區的未來會是什麼樣?

2019年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正式揭牌,位於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範區先行啟動區為660平方公里,行政區域包括金澤、朱家角、黎裡、西塘和姚莊。

這片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超越傳統行政區劃的經濟發展方式,回答一體化制度創新的重大命題,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路。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將會是什麼樣子?

在示範區揭牌前,各種關於示範區的消息一次次牽動人心,引起人們的種種期許和遐想。

華為青浦研發中心、汾湖高新區、西塘古鎮……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近日親身來到這些地方,記錄下示範區現在的樣子,示範區的未來正孕育其中。

长三角采风|水乡画卷上挥洒,示范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青浦原生態水系一角。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張慧 圖

金澤引來華為

攤開長三角地圖,在太湖的東邊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澱山湖。

澱山湖的東邊是上海的青浦,西邊是江蘇的吳江,南邊是浙江的嘉善,這三個地域相接、水系共通的地方,正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10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乘著車,從青浦區西岑社區出發踏上了“示範區之旅”。

站在澱山湖畔的一處工地遠望,霧靄升騰之下,雜草恣意生長,鋼結構設備矗立,磚塊堆疊,遠處樹林陰翳,冠部暈成一片深色,一些高大喬木仍據守一方,靜待這片土地的蛻變。

“荒蕪”不會持續太久,這片工地將建成為華為青浦研發中心,標有“上海建工”字樣的板房已經立了起來,一期外環路及圍牆工程已經開工。

根據現場展板,這個項目規劃用地為2400畝,計劃總投資約100多億元。作為華為重點研發中心,將有3萬科研人員在這片臨湖傍水之地,開展終端芯片和物聯網領域的研發。

華為為什麼選在這裡建研發中心?

金澤鎮副鎮長朱衛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華為當初在多個地區選址,最終看中了金澤。金澤的優勢是水,來這裡建研發中心,環境好,研發人員更容易得到放鬆。對金澤來說,芯片研發沒有汙染,對環境友好。

示範區的目標之一就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得益彰、互相促進。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的南端臨近北橫港,這一條河道還串連著小葑漾、大葑漾、火澤蕩等湖。乘船一路向南,憑欄望去,水面波光點點,近觀河水,碧綠清透。目力所及,湖岸線與岸上樹木重影交疊。

這是上海湖泊水系中最具原生態特質的區域。青浦區水務局局長程光宇說,接下來,將通過設置生物基網吸汙、種植水生植物等多種措施,提升水體透明度。

如何做好“水文章”,三地的合作由來已久,駕輕就熟。

一條太浦河串起吳江、嘉善和青浦,而圍繞太浦河的治理,三地已建立《太浦河水資源保護省際協作機制——水質預警聯動方案(試行)》《太浦河流域跨界斷面水質指標異常情況聯合應對工作方案》等聯動機制,讓聯合整治專項行動成為常態。

汾湖正在轉型

江河聯通處,百舸爭流地。示範區已落子創新經濟。

華為項目位於青浦區科創走廊建設的發展主軸,而沿著G50滬渝高速一路向西,來到以汾湖大道為中軸的科技創新長廊,則是吳江汾湖高新區的佈局之處,周邊分佈著一系列科技載體。

比如,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有機光電技術研究所,擁有國內首條自主設計的OLED照明G2.5代量產線。9月,該生產線成功製造和點亮OLED照明面板。OLED有什麼用?記者在這裡的展廳,看到了頭盔顯示器、博物館照明燈……

秋風怡人,天高雲淡。站在汾湖高新區管委會大樓十二樓,最亮眼的建築莫過於有著“康力電梯”字樣、288米高的電梯試驗塔。以電梯為主導的裝備製作業,是汾湖正在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主廠房8月封頂的英諾賽科,是汾湖半導體企業的龍頭,該產業是汾湖重點打造的數字經濟。

示範區打造創新經濟,將以增量帶動存量,以增量優化存量,以增量改造存量。汾湖高新區經發局局長吳偉斌說,汾湖面臨產業轉型的要求,未來將通過科創產業把製造業做一個有效提升。

长三角采风|水乡画卷上挥洒,示范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整治現場原本是村裡的小型鑄件廠、紡織廠。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

汙染企業、落後產能也正在逐步拆除騰退,為產業提升做準備。

在汾湖高新區青石村,黨總支書記徐建春帶領記者來到綜合整治現場,成片的碎石、磚塊堆積,大型機械設備仍在現場作業,廢墟後面是大片農田,不遠處多座居民樓房矗立。這裡原先是村裡辦的鑄件廠、紡織廠等小廠房,都在近半年時間內完成了拆除。

一旁的展板效果圖顯示,青石村281畝土地將成為種滿莊稼的田地。徐建春預計,年底前,這片區域將播種下麥子。那時,當地人將不再受企業汙染之擾。

西塘燈影盪漾

示範區的美,既要生態之美、人文之美,也要現代生活品質之美。

走進青浦的蓮湖村,河湖縱橫,宅院林立,一派江南水鄉風光。觀其內部,這裡還為村民配置了為老綜合服務中心、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百姓戲臺及村民活動室,涵蓋日間照料、衛生室、圖書閱覽等功能。

與蓮湖村所展現的風貌不同,20多公里外的嘉善姚莊桃源新邨社區,讓人想不到這裡是農村:由物業公司管理小區,聯排公寓房統一塗刷上暗粉色,廣場上,大人帶著孩子游戲健身,歡笑連連。

架起攝像機後,有居民悄悄圍過來,還有居民向記者表示,小區漂亮整潔,孩子走到幼兒園只需幾分鐘,生活很方便。他們不吝表達自己對家園的滿意,“姚莊模式”已吸引全國數百個團隊前來參觀。

嘉善姚莊通過農房改造集聚,實現2900餘戶農民“帶地進城”,農戶集聚率達40%以上。姚莊鎮黨委委員陸燁介紹,三輪農房改造歷經十年,老百姓參與的積極性不斷高漲。他們的想法從最初的觀望,變成想參與進來,最後是要求農房改造,來改善居住環境。

长三角采风|水乡画卷上挥洒,示范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西塘夜景,店鋪亮起一排排紅燈籠。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

從桃源新邨驅車20分鐘,即可到達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西塘。

當地人說,週末的晚上,西塘最是熱鬧,但平日的西塘不遑多讓,停車場的車輛掛著各地牌照。

沿水而行,穿橋過巷,漸入景區的路上,遊人也沉澱下一顆浮躁的心。夜色中,一排排燈影盪漾在縱橫交織的水網中,灑落在徐徐劃過的船篷上。遊人攜手漫步水岸,青年男女談論著即將到來的西塘漢服節。每個人臉上,都是舒展的表情。

示範區是江南水鄉,也是科技重地,有漁舟唱晚,也有芯片角逐,而其使命不止於此,這片原本屬於三個省市的土地,將在未來回答好一體化制度創新的重大命題。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2018年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項目正在推進,而示範區所要做的是走出一條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